关于成长的名人故事
1、出了学堂的李白很高兴,一路顺着山路小跑,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山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逃学的李白以前也经常到这里来玩。
2、“太无聊了,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3、父亲看到事情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只好让邓稼先离开北平去避难。临行前的晚饭很丰盛,但是谁也吃不下去,父亲坐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以从未有过的眼光看着邓稼先,过了很久,才坚定地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更有用。”
4、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关于成长的名人故事)。
5、最初,陶行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平民教育,在这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的运动,也就是到乡下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关于成长的名人故事)。
6、各位老先生看罢,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连连赞叹,在这些前辈的鼓励声中,张大千又连画了几幅山水、人物、花鸟,展露了自己诗、书、画三方面的才能。就这样,张大千在第一次参加“秋英会”就崭露头角,名声大震,这年他只有24岁。
7、公元701年,他出生在辟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户商人家庭,五岁的时候,全家迁居到现在的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8、张大千吃饱后,兴致更高了。他在院子里的八仙桌上,时而写字,时而作画,不一会儿就创作了一长串作品。村里人开始对这个比桌子高不了多少的孩子刮目相看,并纷纷上前求画、求字。这是张大千第一次独自用笔解决吃饭问题。
9、华罗庚回答说:“没有,也没听说过这本书。”
10、1956年,华罗庚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全分析》,荣获中科院第一批科学奖金一等奖。随后,他的《数论导引》问世,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巨著,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强烈震动。
11、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12、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之后,一边在武昌一所工业学校任教,一边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一九一一年,李四光怀着科学强国之志进入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当时他觉得中国现在最需要的还是寻找矿产,他就改学了地质学。
13、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4、老太太说:“我要用它做绣花针啊!”说完,抬头看看眼前站着的这位少年。“
15、在清华大学的这四年里,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一年半之后,他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德、法文。24岁时,他已能用英文撰写数学论文,25岁时,已成为斐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16、这件事虽然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还是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司马光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17、1062年,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的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溢“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18、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19、“不气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母亲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她每次的处罚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让我永远牢记。
20、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尔堡的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他在瑟尔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整天梦想能当上一位王公贵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瑟尔堡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也就在这时,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21、离开政治漩涡的中心,苏轼做过八处、十六年地方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总是尽力为当地百姓办一些好事,如徐州抗洪、杭州修湖、密州赈灾,令当地百姓十分感念爱戴。即使是在流放海南期间,仍然不遗余力推行文化教育,终于使这块蛮荒之地书声朗朗,文人辈出。
22、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华罗庚已经举手回答:“23!”
23、那时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迁到昆明之后,联合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邓稼先逃到昆明,在朋友的帮助下,安顿下来之后,邓稼先立即投入紧张的复习迎考当中,第二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24、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广,这种教育方法在上个世纪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5、此时衙役将一个头被黑布罩住的人拖上石桥,县令说:“此人便是杀人凶手,本官现在判决将此人斩首示众。”
26、“孩子,你千万不能这样想。”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27、老奶奶听了满有信心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28、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儿子司马康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最后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才草草办了丧事。
29、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30、但是,当我想起我平时的所作所为,心里顿时感到一股羞愧,很不得找一条地缝钻下去。吃肉串时,我总是要同学帮我买单;选班长时,我总是争先恐后;发新书时,我总是挑三拣四;发成绩单时,我总是冷嘲热讽,挖苦别人。想到这里,我再一次感到无地自容,在罗健夫同志面前,我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他呢?却是那样的庞大,那样的高大威猛,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给予是快乐的。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奉献是蜡烛的照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从不炫耀自己,踏实而忠诚;奉献是肥皂的逐渐变小,把被洗物的肮脏洗条,直至自己消灭殆尽,全心全意;奉献是贝壳的死亡,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无怨无悔。
31、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d。
32、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
33、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34、在又一次失业后,乐嘉去上影厂参加配音演员应聘,遇到了一生难忘的恩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安振吉。这位曾经辅导过王志文、陆毅、宁静等着名演员的老人在和乐嘉攀谈之后,建议他到戏剧学院进修表演。
35、司马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司马光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为孔子和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
36、他的同伴们在用他们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他那不受人喜欢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前者;而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参与后者的资格。于是,他改变了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和不受限制的事情,而且当时他们享有免费在图书馆借书的权利,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37、司马光在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七岁的时候就把《左氏春秋》倒背如流。在他八岁的一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当中游玩。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朋友满脸是汗,跑到大缸旁想伸手捧点水洗洗脸,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装满水的大缸里。
38、乐嘉出生于宁波,他参加工作很早,中专金融专业毕业后才16岁,就进入了银行系统工作。母亲期待他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安稳地做到银行行长。但他忍受不了银行的刻板无聊,一想到要在钢筋混凝土的格子间里过完终生,他就要发疯。辛辛苦苦坚持了两年,他不顾妈妈的强烈反对偷偷地去应聘销售员。
39、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记得那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一入学就是大人了。
40、一次偶然的机会,乐嘉接触到雅芳产品,他在向银行老同事推销,卖了900元后从中提取佣金200元,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70元,只要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有这么高的收入,他为此激动不已。
41、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
42、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43、人们都说,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种语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种语言。但我并未放弃中文学习,按照约定,我每周都会用中文给母亲写一封信。收到信后,她会逐字逐句地检查,找出错别字,并在回信中罗列出来。为了在信中尽量不写错别字,我到处找中文书籍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正是因为每周一封的中文家书,让我的中文没有被ABC慢慢侵蚀掉。
44、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45、这本书主要写了名人的成长事迹。里面有曹操“中风”整叔叔、孙中山智擒人贩子、狄仁杰智斗恶官、马歇尔刺刀上的小英雄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拿破仑“成功的习惯”的故事。
46、“什么答案?”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抱住老师的胳膊,“快告诉我呀!”
47、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48、1961年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我家的小房子里却闹翻了天。因为已经42岁的母亲竟然再次怀孕了,而她肚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49、他一生廉洁正直,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断案公正,被百姓称为“包公”或者“包青天”,是一个千百年来人们熟悉、敬仰的人。
50、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
51、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学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出来。基于他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语:“我永远敬爱你!”
52、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53、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54、“现在你还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吗?”格雷厄姆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你认为粉笔只有一种握法,但事实上,它还可以横过来写,而这些,任何老师和书本都没有教过你!你所有的知识与经验也是一样,你不能用固有的知识作出死板的判断,所以你不能只按照理论来走现实中的每一步,你必须要与众不同、独辟蹊径,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
55、陶行知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和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56、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遇到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先驱,受到革命理论的教育和爱国激情的鼓舞,他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并且时刻关心着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积极参与救国活动,参加了在东京赤坂区召开的中国同盟会,成为了最年少的创始会员。
57、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58、虽然是在抗战的极端困难时期,学校的条件极为简陋、生活十分艰苦,但联大师生都憋着一口气、捏着一把劲,决心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因此教师敬业、学生好学。“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师生们高唱着联大的校歌工作者、学习着、生活着、奋斗者。
59、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60、过了一段时间,祖父问他:“你现在知道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缺了吗?”祖冲之说:“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朝着大阳的一面有光亮,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没有光亮。人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正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就是满月;侧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就是半月。”祖父听了很高兴。
61、于是,一路下来,乐嘉先后做过售楼员,做过导游,甚至在酒吧吹过长笛。
62、从那以后,巴菲特在公司经营和股票投资中,先后创造出了一些例如“人越少,钓大鱼的可能性越高”、“在别人恐惧时兴奋,在别人兴奋时谨慎”等独有的理论,并屡屡成功,被尊称为“奥玛哈的先知”!从2008年开始,在美国《福布斯》排行榜上,巴菲特那逾700亿美元的净资产一直远远超过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和比尔·盖茨,稳居全球富豪榜榜首!
63、1086年9月,司马光病逝,终年六十八岁。朝廷给他“太师” 和“温国公”的封号。
64、1925年,华罗庚中学毕业,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还没有毕业就失学了。
65、县令说:“那好,本官正好缺一个刽子手,你就来当这个刽子手吧。”那人极不情愿地走上石桥,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大刀,用力砍向那个犯人的头部,只听“嚓”的一声,一颗稻草团滚了下来。
66、一位台湾作家指出,三毛的文笔清新通俗,具有强烈的个性,这可能是她的作品特别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一位台湾心理学教授分析说,三毛将南美洲描写得那么好,事实上那儿却是战火连天,充满人间的苦闷。现实生活既然有这么多的苦闷、束缚,尤其年轻人,面对着现有制度下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家多么希望在精神上暂时舒放自由一些,逃避到一个没有战争,没有恨,到处充满爱的世界。这也许是三毛文章受欢迎的原因。
67、“对、对,歧途!”明可夫斯基顾不得别人的指责,非常专注地说,“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然后,他又解释说:“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无数人、无数脚步涉足的地方,别想再踩出脚印来……”
68、有一天早晨,小包拯受母亲之托上街买菜,还未走到桥上便远远地看见桥上站着许多人,河中还聚着许多船。他快步走向桥,挤进人群中探头一看,吃了一惊:桥栏杆上系着一根沾着鲜血的白色纱带,一具尸体系在纱带的另一头,悬在河面上。
69、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余七七数之也余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
70、李白故意调皮地说:“那你今天能磨得成吗?”
7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文坛领袖,诗词书画全才。
72、因众人的营救,在被关押一百三十天之后,苏轼出狱,被贬往黄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下手中的笔,照样吟咏人生,指斥时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不是为美人,而是为国家,为文学。
73、邻村小学有个叫方庶咸的老师,常到陶行知家串门,他很喜欢聪明伶俐的小行知,并决定培养他,于是免费招收陶行知入学。
74、老汉一看心里一惊,他从没见过哪个小孩子能写出如此工整、秀气的字,当即叫儿子买来几碗面给张大千和他的伙伴吃。这桩新闻在村里不胫而走,老汉的院子里很快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75、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周公诛管蔡论》,题目说的是周朝初期发生的故事:周武王因病去世,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史称成王),这位小国王年仅13岁,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理政事。
76、仁宗皇帝临终前曾留下遗诏,要赏赐司马光等大臣一批金银财宝。司马光领衔上书,陈述国家穷困,不愿受赏,但几次都未被批准,最后他将赏赐自己的一份交给谏院,充作公费。
77、他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又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让儿童团的小儿童团员讲故事。
78、他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开设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
79、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80、“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81、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将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将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82、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在这种自满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副自己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83、死亡。是每一个登雪山者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且雪山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面临的危险几率都是一样的。王石也概莫能外。1999年,王石登博格迭峰,他一人进山,第三天下午就遇到了非常恶劣的天气。前面是雪崩区,天气又很糟糕,当天要想走过去显然是不可能的,王石只好在冰地上打锥挂上绳子,套上睡袋,当晚就吊在绳子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天气依然恶劣。王石只好往下撤,不幸的是在经过一段40多米长的65度坡时,保护绳被飞石砸断。巨大的恐慌向王石袭来。他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哆嗦。他心里明白,即便有人从大本营赶来救自己,也得两天以后,而两天的雪山停留,足以把自己送进天堂!王石最后决定:关掉与大本营联系的对讲机,抽自己几个耳光止住哆嗦。然后独自下山。这正好是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仅保留董事长职位的一年,人生的放弃与得到,在他尝试登博格达峰后。越发清晰。
84、提到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或化学史里,都有关于格林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85、面对这样的历史成见和武断专横的批评,华罗庚心里很是不服,他心想:老师是要尊敬的,但道理还是要说明白的。于是他就去找老师讨论:“倘若老师只许赞颂周公旦,那题目就应当叫做《周公诛管蔡颂》。既然是“论”,就应该允许学生自由“议论”,允许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说法。”
86、从13岁到20岁整整7年的时间里,三毛都是在家自学的。她的父亲陈嗣庆是一位律师,母亲终进兰也有很好的文学修养,都耐心教导她。回忆往事,三毛说:“不是妈妈的熏陶,我写不出来这许多文章。”在那段不短的岁月里,三毛用功读书,孜孜不倦。她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看《红楼梦》、《水浒》……,学绘画,弹钢琴,还学会了英、日、法、德文,尤为出色的是西班牙文学。
87、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居里夫人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88、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著名航天工业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d员罗健夫同志在他的一生中,他处处为别人着想,他时时为他人奉献。在每次评职是,他总是退避三舍;在单位分房子时,他总是挑差的房;在弟弟去世时,他总是寄钱补助:在日本实习时,他总是省吃俭用,上缴国库;在香港考察时,他总是推来推去,让给别人;在同事请教时,他总是热心解答,给予帮助;更让人感动的是,当他在生命垂危时,他仍然奋不顾身,用心工作。因此他被人称为“傻子”。但我认为这样根本不是傻,这是美德,这是舍己为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国家也需要这样的人,世界更需要这样的人来建设,如果这样也是傻的话,我甘愿做这样的人,做这样的“傻子”。
89、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90、“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91、从此,全班同学都对华罗庚刮目相看,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使华罗庚对数学的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92、为了能替下当时采用的旧历,颁行新历,祖冲之与宋孝武帝的宠臣——懂得天文、历法的戴法兴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戴法兴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辩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来难为祖冲之,企图把祖冲之驳倒。
93、从此,祖冲之对有关天文学的文章和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书时,还把祖父给他的小木球(有点像今天的地球仪)摆在面前,转来转去,进行研究。461年,祖冲之进入“华林学省”(国家学术研究机关)从事科学研究。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天文、历法和数学等科学知识。
94、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在2010年初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上,黄伟明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科幻新作《开心超人》,之所以选择“超人”题材,黄伟明说:“看动画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看到中国的超人形象,我希望能创作属于中国的超人。”
95、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变法,苏轼起而与王安石抗争。苏轼和王安石的分歧主要是不同政见的分歧,如在解决宋朝财政拮据的问题上,王安石主张理财,苏轼主张节流,这是一个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实践的根源。
96、1071年,苏轼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他留下了许多歌颂西湖的千古绝唱,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97、但是开展乡村教育绝非易事,他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为之奋斗。因此,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98、1985年,华罗庚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99、苏轼说:“表哥,你画得这么好,有什么奥妙呀?”表哥说:“能有什么奥妙,不过就是多看多想多练罢了。下笔之前,必须多看,在胸中酝酿出竹子的形态和形象来,当这个形象出现时,你就马上动笔画竹子,要画出神韵来。”苏轼听了表哥的话就说:“这叫成竹在胸啊。”“对,对!是胸有成竹!”
100、爷爷迅速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还请盖尔的老师在班上告诉其他小朋友,盖尔帮爷爷长了一根大拇指。小朋友们非但不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盖尔小小年纪就帮助大人。
101、后来,人们就将梦笔生花看作是有文才的吉兆,而成语“梦笔生花”则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情横溢,文思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