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江郎才尽(摘抄好句25句)

江郎才尽(摘抄好句25句)

江郎才尽

1、江郎才尽,出自唐·李延寿《南史·江淹传》。传说南朝时期,有位少年名叫江淹,人称江郎。江郎吟诗写文时常有奇言佳句,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家。一天,江郎梦见一个自称张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字景阳)的人说:“以前我送给你一匹锦缎,现在该到还我的时候了。”江淹从怀中抽出几尺锦缎。又有一天,江淹在凉亭午休时,梦到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说:“我的笔放在你那里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就把怀中的笔归还郭璞。经过这两个梦境后,江淹就再也没有写出过名言佳句了。(江郎才尽)。

2、江淹(字文通,公元444年-505年)在一甲子的人生中,写了不少好诗文,尤其是在朝廷登高官之前。江淹文才早显,六岁就能作诗,而且非常好学。十三岁时他父亲去世,少年江淹砍柴供养母亲,在清苦的寒门中奋发向上。

3、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4、然而,到了晚年时期,江淹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远不如从前,世人就称他为“江郎才尽”,也就是说其才华已经枯竭了。为何他的才华会消失呢?《南史·江淹传》记载:“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5、                            

6、(释 义)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7、江淹在南朝宋、齐、梁三朝都任过官职,如倒吃甘蔗的人生,官职升迁越来越好。《金楼子》一书举述一些个当时才能卓尔拔群之人,江淹名列其中,“皆当时之杰,号士林也”。

8、他已经江郎才尽,已经放弃了希望和改变,还指望以"不作为"来赢得2012年的选举。

9、请在WiFi环境下看视频,没有WiFi可以先听音频。

10、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

11、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搜索枯肠,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12、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13、当时,有个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学,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还特地去拜访江淹,并请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见檀超热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礼节,从心里很敬佩他。于是,两人成了意气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赏识江淹的才华,逢人便讲,言辞不免有些过头,近似为其吹嘘。这样,江淹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也成了有名的诗人。

14、说“江郎才尽”,还不如说他是生活“尽”了。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作的源泉自然就会枯竭。

1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16、(反义词)出类拔萃、初露锋芒、才华横溢、才高八斗

17、不久后,他受到了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和提拔,在南兖州做了官。但是没想到,不多时,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县令诬告,被捕入狱坐了大牢。这真是福到祸也至。幸亏后来刘景素给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狱,又提升他做了官,与刘景素一起去镇守京口。

18、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19、                            

20、06有些时候所以会感到江郎才尽,也许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热情消退了。

21、后来刘宋被齐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负责编写历史。不久,一个襄阳人发掘出一座古墓,里面有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筒。竹筒上的古体字没有人认识,有人提议说,让江淹来看看。后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这是西周时候的钟鼎文,当年他为了当大官还苦学过这种文字。江淹看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内容,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看后,他给来人讲着,周围听的人很惊讶。一下子传开了,江淹认识西周时候的文字,从此,名气更大了。于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后官至梁朝的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就是皇帝的顾问,以后又被封为醴陵侯,有了千亩良田,成了豪门贵族,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22、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江郎才尽”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23、但是否因为官位高升,俗务烦心?还是凡事顺心如意,折煞了文思?或是遇到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不敢以文才凌驾于帝王之上,所以故意“藏拙”?到了晚年,江淹的文采却反而失色了,作不出如年轻身处逆境时的好文赋来。

24、04如果不持续努力,即使是有点天份,也会江郎才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