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1、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2、欧洲伟大的长篇小说都是作为娱乐开始的,每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对娱乐都有一种怀旧之情。事实上,那些伟大娱乐的主题都非常严肃。(比如《巨人传》《堂吉诃德》)
3、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特蕾莎对卡列宁是一种无私的爱,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大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
5、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人的存在,每个人对生命轻重的追求不同,方式也不同。书中,米兰·昆德拉通过托马斯和萨宾娜尝试了生命轻重取舍的不同方式,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对“媚俗”的反叛。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人类的一个通病,是一种以撒谎作态和泯灭个性来取悦大众,取宠社会的行为。作品中托马斯和萨宾娜都体现了反“媚俗”。区别在于托马斯是以一种表面上退让的抵抗来否定“媚俗”;而萨宾娜则是背叛,出走的抵抗。两者在反“媚俗”上的表现反过来又体现了作为其生存状态的生命之轻与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7、永劫回归、轻与重:实际讨论的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我们生命都只有一次,那我们是永恒的吗?如果不是,我们何以立身,我们何以抗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8、1985年,文化名人李欧梵先生在国内发文,向汉语文学界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
9、托马斯与特丽莎的死,在第三章就已经有所交待(萨宾娜收到托马斯儿子的来信),第六章又再次交待(托马斯的儿子获悉父亲的死讯),第七章写两个人开着卡车和村民到邻近的农庄狂欢,由此与前面的交待形成一个闭环。
10、(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 —2008),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电影大师。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代表作有 《橡皮》 《窥视者》 《嫉妒》等。
11、自福楼拜以降,小说家都试图消灭故事情节的花招。这样一来,长篇小说变得比最乏味的生活更加乏味(法国新小说派作家格里耶)。然而,有另外一种方式绕开对情节的怀疑以及情节的陈腐方面,这就是把它从可能性的要求中解放出来。你故意选择不大可能地讲述一个不大可能发生的故事。卡夫卡恰好就是这样构思《美国》的。(同时也包括他的另外几篇长篇《变形记》《城堡》《审判》等)
1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4z9mJFuzlue0s1GzS8psg?pwd=8r4n提取码:8r4n
13、 但是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以往的行事作风(虽然只是稍加收敛)。特蕾莎是个在感情上敏感脆弱的人,她把生命和情感看得很重。
14、跟一个女人***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5、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6、萨宾娜:“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17、 年轻时的丹尼尔·刘易斯真的算的上颜值逆天,将原著中风流成性的男主角托马斯演绎出自己的风格。可能是刘易斯自带的温良气质,让托马斯人设中的“渣”属性都变的可以理解。
18、 今天小园子为大家推荐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改编自捷克传奇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文译名《布拉格之恋》。
19、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20、昆德拉在国内出版的作品我读了十之八我觉得最出色的除了这本之外,就是《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昆德拉对小说历史和小说艺术的分析,精彩至极,一个一流大师对其他大师的评点,不可错过。他还有本短篇小说集《欲望玫瑰》,也非常好,读过的人大概不多。记得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坟墓搬迁的,“死了很久的人要给新死的人让位”,充满寓意。
21、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22、 男主托马斯在没遇到女主特蕾莎(比诺什饰演)之前,一直有一套自己特定爱情理念,他不会对每一个和他产生关系的女性有感情投入,也不会去干涉对方的生活,他给自己自由的空间,以便他可以对他肉体无穷的放纵。这是他存在的最轻之处。
23、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4、大学生路德维克在寄给女友的明信片上开了几句小玩笑,于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的一切从此被改写。他的玩笑被组织上的人理解为对组织的污蔑和进攻。路德维克被取消学籍,进而成了一名穿着军装的劳改犯。
25、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书,书中内容也有很多含义:有社会内涵的揭示、还有人性的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26、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权。
27、Max(CliveOwen)是贪恋肉欲之欢的男同性恋,德国纳粹对同性恋展开大规模的迫害之前,他一直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之后,他在同恋人Rudy逃亡时落入纳粹之手,为求自保,他隐瞒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当着纳粹的面打死了Rudy。
28、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也一样地被他们惊吓。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了我自己固定的界线。对界线的跨越(我的“我”只存在于界线之内)最能吸引我,因为在界线那边就开始了小说所要求的神秘。小说已不是作者的自白,是对人类生活——生活在已经成为罗网的世界里——的调查。
29、 而托马斯经历了一个人在异国的身心自由之后,极度空虚的他发现自己还是要回到特蕾莎身边,此后二人便一直生活在一起。不再去执着生命的轻与重,而是把握瞬间的幸福。
30、元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
31、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是生于母亲的子宫,而是生于一种基本情境或一两个带激发性的词语。托马斯就是“Einmal ist keinmal”这一说法的产物,特丽莎则产于胃里咕咕的低语声。
32、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3、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4、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5、昆德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埃科等)的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必须重新定义小说,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说主题和表现形式,这就意谓着大多数的写作者只能是平庸的作者,注定一生与伟大无关。但没有任何一个小说家生来就是伟大的,一个小说家能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与他的天份、努力、机遇都有关系,在这个方面,我个人是比较宿命的,并不是努力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但努力是必须的。
36、媚俗的典型表现:政治家亲吻婴儿的脸蛋、群众大游行等。
37、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8、牧歌: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象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象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
39、《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解释说“有些事只发生一次,而只发生一次的事,根本上就从未发生过,这便是生命中的轻了”;生命中的重,指的是那些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让你感知人性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的事物。通常这句话是被用来形容人生的悲剧、厄运的降临之类。
40、在小说之外,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或读者,阅读与小说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很重要;为什么博尔斯的小说写得好看,就是他把整个人类文明史当作他写作的素材。)
41、(瘦竹按: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但爱情的魅力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如果只是一味地简单快乐,人也会觉得很无聊。)
42、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3、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第六部伟大进军
44、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45、雪国--川端康成白夜行--东野圭吾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倾城之恋--张爱玲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失乐园--渡边淳一白鹿原--陈忠实
46、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47、如果你不懂得想象本身是有价值的,那么你就不懂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
48、昆德拉当然有资格获诺奖,当然,指望诺奖公正也是不可能的事,几个糟老头躲在瑞典皇家文学院里老眼昏花,就算星星砸下来他们也当萤火虫。截止我写的时候,我发现昆德拉还活着,那就是说他已经91岁了,一个脾气显然比较暴烈的老头也能如此长寿,恭喜昆德拉。
49、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