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的意思解释
1、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也叫雪糁、雪糁子;方言中,也叫雪子。(天寒地冻的意思解释)。
2、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民谚:“小寒时处二三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天寒地冻的意思解释)。
5、吴伯箫《菜园小记》“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6、(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7、解释: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8、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9、滴水成冰〖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10、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1、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12、例: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山寒水冷冷冷清清。
13、解释: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14、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15、解释: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16、形容严寒。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
17、 冰天雪地 (拼音):bīng tiān xuě dì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18、译文:现在天气极其寒冷,战马难以在这种天气长久安住下来,暂且回山。
19、解释:相当于寒风凛冽。形容冬天寒风刺骨,非常寒冷。
20、(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亦作:饕风虐雪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21、阴宅 | 道术 | 封印 | 占卜 | 五鬼运 财 |
22、《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23、领悟了北方的天寒地冻你就不会感觉的南方的寒冷了。
24、解释:指雪花。琼:美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
25、(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26、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27、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28、几千年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带着最美的时光气息,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29、生活是清贫的,冬天每天早上,天寒地冻的就要骑车去上班儿。
30、译文:冰雪漫天盖地,狂风就像老虎一样凶猛,那些没有衣服遮体的人哭着找不到栖息的地方。
31、解释:数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32、形容天气极为寒冷。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33、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34、(暗香疏影)(出处)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释义)意思是扑鼻的清香,稀疏的树影。形容梅花。
35、生活是清贫的,冬天每天早上,天寒地冻的就要骑车去上班儿。
36、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37、6)冬姑娘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尽情地舞蹈,而我们只能缩在厚厚的棉衣中欣赏她的独舞……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冬姑娘渐渐告别了舞台,等待着下一个冬天的到来。
38、(解释): 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39、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40、一般不单用。凛:寒冷,不单用,能组成“凛冽”、“凛凛”等。
41、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