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
1、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
2、(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16-20章
4、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论语二十篇全文内容)。
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21-30章
6、(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6-20章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第1-30章
10、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1、(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1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1-10章
13、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21-24章
15、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0章
17、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18、(⑴)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19、7子夏1)曰:“贤贤(⑵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21、白话释义: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2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颜渊篇第1-24章
2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21-26章
25、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26、白话释义: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11-20章
2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6-10章
2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微子篇第1-11章
30、6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