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谐音式歇后语是啥(摘抄好句17句)

谐音式歇后语是啥(摘抄好句17句)

谐音式歇后语是啥

1、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2、《三国演义》就不同了,多和人物有关,以书中人物入歇后语:

3、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4、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5、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6、歇后语: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7、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8、看到上面这些,想必不用小编提醒,大家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些歇后语。

9、有情有义很好理解,是交朋友的基本标准,而有趣,可能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一个有情有义还有趣的朋友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一句话不是挺流行的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有趣的灵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当然也有我的答案。不过今天,我想先从一首词开始,来和你分享古代那些有趣的诗人朋友们。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新添声杨柳枝》:

10、“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两句用桃核的形状,来表达失恋的遗憾,真是绝妙的比喻。正是因为这两句实在是太传神了,后来宋代的大诗人黄庭坚还忍不住东施效颦一下,将这两句进行了改写,改成这个样子:“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说实话,黄庭坚也是一个大才子,但他这几句词改得实在是蹩脚得很,太俗太赤裸裸,比起温庭筠的含蓄来,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11、这是一个谐音式歇后语。苇笠,是挡日晒遮雨淋的小用具,下雨时没戴苇笠必然会淋着。人们把“淋”的谐音字“临”用在说明语里,就形成了这个歇后语。

12、谐音类的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从而由一种意思引申出另一种意思,此类歇后语想找到引申义往往曲折但十分有趣,也有规律可循。因其有引申义的意思,往往又被称为“双关语”。

13、这一部分由普通话歇后语的连线挑战,引入粤语歇后语的连线挑战。通过将普通话和粤语有关的歇后语连线,我们大致了解了粤语的歇后语。

14、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15、    唐代大诗人李贺才华横溢,童年即能词章,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前辈李益齐名。等到他要考进士的时候,与李贺争名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应进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致使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参加考试。仕途失意的李贺,年仅27岁便郁郁而终。

16、      小组讨论,填写使用谐音的注意指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