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的诗句
1、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朱元璋《示僧》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孟子尝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就是: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所以人与家、家与国,就应当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试,因受奸相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又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中。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又被罢官。嘉泰二年(1202年),再次被召入京,主持编修孝、光宗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此诗即是他的绝命诗。(家国情怀的诗句)。
6、辛弃疾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我虽然老了,但要是为了抗金,我仍会义不容辞地走上战场。这是多么可敬的一位老将军!
7、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8、这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留下的一副对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以此劝学生要好好读书,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更进一步,说明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劝勉读书人要心有国家,体现了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9、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0、 《纪念卢沟桥事变》“……捐躯城上将军骨,誓死桥头烈士容。一曲悲歌应记取,今朝踞岛有苍龙” ⑤。
11、和陆游一样,辛弃疾一生也是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全部都寄寓在了他的作品中。
12、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头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7、家国情怀是一种抽象概念,一般作为作品的主题思想依附于作品的深层内涵中,需要通过具象的人、事、物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来表达、表现或者反映。表达家国情怀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但是,作为一种行文现象,它多少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本节仅对家国情怀的三种最基本途径进行探索。
18、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9、再如(南仙侣·西河柳)办年货:“老伴呵,孙辈磨。拉车挎包超市过,双手连肩合力驼。时鲜扒半箩,佳肴挟几盒。前边袋码名牌货,后面箱堆奇异果。老夫即一封驼,怕亦会愁言奈何。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