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摘抄好句31句)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摘抄好句31句)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1、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从总结近20年来的中国文论在传统与现代(或中国与西方)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入手,谈谈你对在当前发展中国文艺理论的意见和看法。

2、《典论.论文》>>《文赋》>>《诗品序》>>《文心雕龙》>>《与元九书》>>《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论诗三百首》(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3、“语言本体论”“卡塔西斯”“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4、“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班固《汉书•食货志》)(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5、结合作品,分析《三国演义》如何塑造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并加以评价。  

6、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2卫人嫁女

7、其中的《孤愤》论述的是韩非子自己的愤慨;《说难》是对君主心理的分析,表现劝君之路的艰难;《奸劫弑臣》的前半部是论述惩治贪官污吏的具体做法,后半部就是反对儒学倡导法家的治国之道;《显学》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之学思想的主要史料来源,还有《五蠹》,五蠹指的是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韩非子认为应该除掉他们。韩非子认为为学者、言议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买卖者等就是五蠹中的蛀虫。

8、师:从扁鹊的一次次望诊中,一次次的劝告中,桓侯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强烈,最后不治而死,我们感到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死,因盲目自信而死。

9、《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如《逍遥游》中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10、 韩非说理文的特点: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自成一格; 韩非寓言的特点:采用历史故事表达思想;通俗浅白,形象可感。

11、师:那么,带着你加的词语的语气来读一读吧,特别是“扁鹊(眉头微蹙 )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12、商鞅早就阐明过的“以战止战”、“以刑去刑”观点颇为韩非所赞赏,也传达了法家最终消除罪恶和暴力的赤子般的道德信念。韩非子深知,世界秩序的存续离不开道德信念的集体迷恋,只不过前提在于强大暴力的有效控制。在他看来,生命欲望彼此不可能达成一致,只有通过社会规范将“力”凝聚起来,展现为“法”“术”“势”,而为君王意志所操控。君臣、夫妇、父子之“三纲”,乃是聚“力”的三根绳线。的确,除非在死人的王国,生命欲望彼此永不可能一致。但韩非摊开导致世俗生活混乱的欲望海洋,希望凭借君王的“公平交易”重新恢复秩序,只不过是让君王成为欲望海洋本身而已。被剥夺了自我选择和决定资格的每一个臣民直面君王的权术无不恐惧而颤栗,最终必定激发生命的抗争意识,生命规范终究将挣断维系社会规范的绳线。确立规避恐惧界标的“法”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操控臣民的“术”实际上也是赤裸裸的,君王也成不了最后的“独善其身”者,“势”所独有的“刑赏二柄”,其凛凛寒光必定为黑暗深渊所吞噬:嬴秦帝国能够拥抱的也只有自身的死亡,它注定是短命的。

13、那咱们来猜猜,他们的结果如何?蝉有可能吸到露水,但是呢?螳螂呢?   

14、论述题(共30分)章学诚:“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5、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 

16、伊阿宋 “清新诗派”  玛卡梅 《百喻经》 战后派(日本)  《诗艺》 “席勒式”  自然派(德国)  “非个人化”(艾略特) “陌生化”

17、前一类作品包括《五蠹》、《说难》、《孤愤》、《显学》、《亡徵》等著名篇章。这类文章内容宏富复杂,说理透彻,既长于分析,又善于概括,表现了一种犀利峻峭、锋芒毕露的风格,是先秦理论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如《亡徵》篇一连举出了四十七条国家致亡的徵象,郭沫若称之为“奇文”;如《说难》论述对人君谏说之难,顺之以招祸,逆之而致祸,稍不留神便命丧身亡,列举谏说的种种困难,提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种种不同的进言方法,对社会和人君心理进行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缜密透彻,犀利刻削,入木三分。韩文中的长篇大论,如《显学》、《五蠹》、《孤愤》等,都写得波澜壮阔,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短篇往往则就一个问题深入论述,辞旨简洁爽利。如《难一》、《难二》、《难三》、《难四》中的28个短篇,借评论史实批驳不同意见,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驳论辩难,仍是其冷峻文风的体现。 

18、试论19~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联系和区别。 

19、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 

20、参考答案:《文言》 《鹿鸣》、《文王》 鲁哀公 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 辞赋同源(大家找材料确认一下)《西都赋》、《东都赋》 孙绰 张说 《感遇》 卢仝(写李贺估计也可以)晁补之 刘基 刘大櫆 

21、(1) 春秋末至战国初,《论语》、《老子》、《墨子》,篇幅较短,有语录体。

22、前人谓词至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对此你作何理解? 

23、那么,“独尊儒术”的“儒术”究竟是什么呢?

24、结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分析90年代文学的走向。 

25、简述1980年代“后朦胧诗”的文学史意义。 

26、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10分) 

27、看着你们认真读文章的样子,老师都不舍得打断大家了。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8、闻一多曾参加哪个文学社团?他积极倡导和探索过何种诗体?

29、可是,这则寓言的作者,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听老师读。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你读。

30、富人:“儿子,你真聪明,判断非常正确。不过,我猜小偷一定是邻家的那个老头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