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身世
1、巴老说:“我回到上海以后,想读一读关于孔子的书,或者孔子写的东西。我小时候,每逢孔子的诞辰日,都要给孔子磕头;在私塾念书时,每天都要背‘四书五经’,背不下来,老师就用竹板打手心。虽然要求背诵,但老师一点也不讲,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 。”
3、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巴金
4、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5、新书|“到民间去,为人民服务。”——《点滴》2019年第3期出刊
6、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7、第二阶段,创作前期。少年的家庭生活和十几年的求学生涯,给他的人生烙上了深深的痕迹,他自己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在他的前期作品中,这方面的题材占着很大的比重。1928年归国后,他便涉足文坛,勤奋写作。他与鲁迅有过通信、投稿关系,在《北新》《语丝》和《奔流》等刊物上发表过一系列作品。1930年,他在南京参加了中国文艺社,并担任了大约半年的《文艺月刊》的编辑,很快即因与王平陵等人在编辑方针上产生分歧而辞职。就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巴金、杨晦等人,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于1933年先后出版了《晞露集》和《寄健康人》两本集子,这是他前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1939年出版的《废墟集》,所收大都也是1937前的作品。在缪崇群的前期创作里,主要描写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以及发生在周围的凡人小事,如对亡母、情人的追怀之恋,对师长、同学的思念之情,对异邦生活的感慨描绘等等。他写来如叙家常,明白晓畅,而又时时处处散发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显示了他平实、精细的风格和善于抒情的特长。
8、作者以一连串美好的印象——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9、文字摘选自巴金《再思录》中《怀念从文》一文。
10、如醉如痴: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11、叶圣陶诗作出自:《赠巴金同志》(又称《巴金兄索书作此赠之》)
12、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13、心像转换主要指小狗包弟在作者心目中形象的转换:包弟→包袱→上帝。
14、这主要体现为互为镜像与心像转换的修辞策略——
15、巴金痛恨自己没有为友人做什么事,而事实上,缪崇群的创作,自始至终是得到了巴金的支持和鼓励的。1933年,崇群的第二本散文集《寄健康人》就是在巴金的支持下得以出版的;以后,崇群的《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和《眷眷草》等主要作品,都是在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崇群逝世以后,巴金又搜集了他的散佚之作和书信,于1948年11月出版了缪崇群遗作集《碑下随笔》。巴金还曾有过出版《崇群书简》和《崇群全集》的打算,并为之作出过大量努力。
16、井上靖先生说:“把自己没写的小说告诉举世闻名的作家巴金先生,简直是匪夷所思,班门弄斧。但机会难得,我还是想跟先生说一说我的创作计划。我在国际笔会东京大会的开幕式上讲了葵丘大会,那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各国诸侯于祭坛前盟誓,约定黄河沿岸的各国不用黄河之水作为武器互相攻击,史称‘葵丘会盟’。春秋战国,天下大乱,各国剑拔弩张,争雄称霸,血雨腥风,但在五百年间,大家都遵守这一盟约。这是人类的大智慧。孔子希望天下安定,并且致力于创建一个幸福的社会,使百姓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基于这个思想,他提出了‘仁’。
17、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18、缪崇群,笔名终江苏六合人。1907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生坎坷,贫困交迫,1945年1月,正当人生年华正茂之际,却以肺结核溘然病逝于重庆北碚江苏医院,年仅三十八岁。
19、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20、互文之狗是指小狗包弟与在险境中关心艺术家而被打伤,绝食至死的小狗。一些研究者称对这条小狗的描写是文本的肿瘤或引子是不妥的,因为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看到两条小狗其实是精神上的“同位素”之狗。亦即写关心艺术家的小狗的忠诚、善良、无私,就是在变相地讴歌小狗包弟——包弟在作者夫妇带孩子去广州过春节后,每天清早在上海家的房门口等候主人出来,天天如此,从不厌倦,不就是一种忠诚的表现吗?
21、此次在上海徐汇艺术馆的展览,展出了巴金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叶圣陶、冰心、沈从文等四十余位友人及其家属的往来手札。从1936年2月4日鲁迅致巴金书信起,展出手札时间跨度近六十年,涉及的内容既有创作编译、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又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相比其作品,挚友之间的手札往往更直接地表达了作家们的思想和情感。
22、 (chā chà chāi cī)
23、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24、其实这种犹豫很容易理解,两人本非密友,又多年不通音讯,生疏隔膜在所难免。更为重要的是,曾同在茶店喝茶的两位年轻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陶亢德后来成为附逆文人,被判刑投监。巴金则一直以笔作武器,积极支持抗战,坚持为民族、为人民鼓与呼。不知当陶亢德回想起巴金给他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忠告,自己却没有“照了他的教言去做”时,会生出“不料蹉跄愧故人”之感吗?
25、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26、《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7、觉新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28、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29、第二次听井上靖先生谈孔子是在1984年5月,我随巴金先生赴日本参加国际笔会大会。5月17日下午,应日本时事通信社的邀请,巴老与井上靖先生进行对谈。
30、这种艺术构思与《涉江采芙蓉》一诗中的同心之望,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同心之思不谋而合,属于同质互补。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秦可卿,《金瓶梅》中的武松、潘金莲这些同位素人物形象的一体两面、异质互补有所不同。但是因为有了这种互文式描写,文本的表现空间、情感浓度、陌生化带来的新鲜感,都具备了。
31、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沓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32、过(隐 瘾) 书(籍 藉) (馈 贵)赠
33、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我不觉吃了一惊。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我的眼睛没有错。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34、“我就住在车厂里面。一天花个一百子儿。剩下的存起来……做衣服。”
35、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怕,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36、互文之人是指文中的艺术家、工厂老板和巴金。虽然身世、经历、命运各异,但都折射了一个扭曲、荒唐的时代。丹麦文论家勃兰兑斯在其《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中说:“个人的哀伤仅仅是全民族哀伤的一个象征而已,它所体现的是当时举世存在的苦难。”[9]巴金所写的这一组互文之人,虽是简笔勾勒,但因为是关系中同质的生命存在,所以更能有力地表现一个时代的荒谬与哀伤。是非颠倒、指鹿为马、群众暴力、恃强凌弱……这些时代病不是直接喊出来的,而是在互文之人的形象勾勒中渗出来的,如此描写岂能没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37、“一百子儿”是两角钱,他每天还可以存两角。
38、配图为:巴金藏《沫若文集》及扉页郭沫若题词。
39、“巴金先生一生重视友情,爱护朋友,也得到朋友们的爱戴。从他们之间不同时期的通信中,能够看出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情谊,能够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年月。友情温暖了人生、照亮了生命,纸短情长,欣赏这一封封珍贵的书信,时常让人不禁热泪盈眶感动至深。岁月流逝,它们又是历史的记录,珍贵的文献,让我们窥见历史的背影。”策展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这样写道。
40、郭沫若,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去世时,巴金曾说:“五十几年前我读他的《凤凰涅槃》、读他的《天狗》,他那颗火热的心多么吸引着当时的我,好像他给了我两支翅膀,让我的心飞上天空。《女神》中的诗篇对我的成长是起过作用的。”
41、[6]谢冕.推荐《小狗包弟》[J].语文建设,2004
42、“这小孩儿真不易,还知道存钱做衣服。”中年车夫带着赞叹的调子对我们说。以后他又问小孩:“你父亲来看过你吗?”
43、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44、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熬煎感的描述不同于某些作家笔下的享虐式描写——通过对自我人格的嘲讽、反常合道地达致现实利益的满足,如古华《芙蓉镇》中的秦书田和胡玉音想结婚,村领导说他们是“黑五类”,没资格结婚,秦书田说“就是公狗和母狗也要交配吧”。依然开不到结婚许可证,秦书田干脆回家贴上对联“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直接完成结婚仪式。巴金煎熬感的描述是与忏悔之情的发抒紧密相连的,而忏悔的目的是荡涤自我的罪感,获得救赎,这与鲁迅笔下涓生的忏悔颇为相类——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因此,忏悔和救赎之情构成了情感的和弦,彼此难以分离。
45、此次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故居、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嘉兴市作家协会、嘉兴文学院、嘉兴市图书馆、嘉报全媒体人文副刊部共同承办,并得到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街道办事处、读嘉新闻客户端、好书有约等大力支持。
46、“‘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其根本要义是爱人,也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他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其确定为人们的道德观念,这是很了不起的。当时还没有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那样的年代,孔子就认为人类会在未来建立理想中的和平社会,这就是我现在要思考的,要写的。”
47、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48、造句2:
49、这样,既为他们的现在进行科学的定位,又为他们的性格发展和变化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使整个叙事具有本质化的顺序和构思,暗示了时代大潮发展的流向。
50、C.作者读书时不求甚解,所以作文水平快速提高了。
51、 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