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网络流行语大全及解释
1、汉语中本有“套路”一词,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网络流行语中的“套路”旧瓶装新酒,其“套”不是“成套”“成系统”的意思,而是指“圈套”“老套”。“套路”泛指经过精心编制的、用来迷惑人的说法或做法,甚至诡计、陷阱等,如“骗子行骗的套路就是恐吓,让人心生恐惧,从而听其摆布”。有时也指人们约定俗成的处理各种事情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如“记者采访的套路大家都很熟悉”。
2、随着“黑人抬棺”的视频越来越火爆,人们才开始去了解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加纳。(2020网络流行语大全及解释)。
3、12月4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4、 源于“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5、用法:白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晚上:人间不值得。
6、释义:播放量超过千万的直拍,形容人气高、红。
7、用法:老公竟然送我一台粉色的法拉利,这颜色选得也太直男了吧,哎,怎么跟他说不喜欢这个颜色呢?
8、用那些俏皮的词汇主动纾解和释放内心的压力,
9、 倒逼倒逼,即逆向促使。按照常规,甲乙两事物,甲动则乙动;如果一反常规,乙先动逆向促使甲动,这种逆向促动,叫作倒逼。倒逼来源于经济领域中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如今扩大了使用范围,“由下而上”“由流溯源”“由果问因”等行为,都可以称“倒逼”。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用到“倒逼”,提升了这个词的流行度。
10、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11、本年度“双语榜单”的诞生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征集阶段,读者共推荐500余条流行语、热议语条目。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初步遴选出40条流行语和25条热议语进行网络海选。
12、新常态 顾名思义就是“新出现的常态”,译自英语的“NewNormal”。它本来描述的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有人概括为“一低两高”,即“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有人总结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一经流行,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各行各业都在使用。例如“立法先行成为治国理政的新常态”,“平安幸福成西藏新常态”,“候鸟式养老已成为东北老人生活的新常态”。
13、2016年7月25日,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开始出现在网络上。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摊烂泥瘫坐在沙发上,神态“妙趣横生”。随着表情包的走红,网民们便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有人说,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这正是“葛优躺”一词流行的心理背景。
14、 “主要看气质”,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此语在2015年末突然蹿红,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起因是台湾女歌手王心凌为了配合新专辑的发行,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吃汉堡的宣传照。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其中有人说品位不高,甚至说没文化。一位网友却认为,虽然是一张奇葩照片,但颇有内涵,于是留言:“主要看气质。”这则留言立马获得广大网友点赞,被大量转发,火速引爆网络媒体。有人说,在过分追求“颜值”的时代,“主要看气质”的流行有“正能量”意义。
15、柠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合。因此“柠檬精”最初用在他人身上,是用来嘲讽他人的,其含义与“嫉妒”类似。近来,它的贬义色彩在不断淡化,有时也用在自己身上,即用于自嘲,表达对他人或外貌或才华,或物质条件或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羡慕
16、这个年纪真好,能在课桌上撑着头聊着自己天花乱坠的未来和梦想。
17、 气场“气场”本指环绕在人体周围的能量场,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状态,包括健康、心理及修为等等。美国心灵励志大师皮克·菲尔著有一本谈比尔·盖茨、奥巴马等世界名人超凡魅力的书,此书引进中国后书名被译成了“气场”。“气场”于是流行开来,指由气质、学识、修养等等的综合表现而形成的超凡魅力。具有强大“气场”的人必定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本年度的新闻人物报道,流行拿“气场”说事。
18、用法:老板经常画大饼,我可能被职场PU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