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雨果简介
1、就拿巴米扬大佛来说,说起来感觉跟中国人关系不大吧,被塔利班炸之前,大多数国人听都没听过,包括我。但是被塔利班炸掉以后,名声大噪,我们也才知道这世界曾经存在过这么伟大的奇迹。不过《侣行》节目2015年曾经在原地用光影复活过一次巴米扬大佛。
2、1822年 编成第一本诗集《颂歌与杂诗》。与艾德娜在圣苏比士大教堂结婚。
3、巴黎圣母院,威严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注视着滚滚河水、芸芸众生,曾经是多少人间悲剧、人间喜剧的见证!在雨果的这部小说中,它仿佛有了生命的气息,庇护爱斯美腊达,证实克洛德的罪行,悲叹众路好汉尝试打击黑暗统治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惊赞卡席莫多这“渺不足道的微粒尘芥”把一切豺狼虎豹、一切刽子手踩在脚下的侠义行为;它甚至与卡席莫多合为一体,既是这畸形人灵魂的主宰,又是他那怪异躯壳的依托。在雨果的生花妙笔下,它活了起来,同时也以它所铭刻、记述并威武演出的命运交响曲增添了伟大作家的光辉。美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建筑艺术的珍品。雨果早在少年时代就对建筑艺术——尤其是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至青年时代,他至少进行了三年的准备,熟悉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屡次亲身钻进圣母院的旮旮旯旯,同时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掌握了法国人引以为荣的这座建筑物所有的奥秘,便于1830年7月着手写稿。他假托在那两座巍峨高耸的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说是这个支配人类的命运,事实上支配那愚昧时代一切人的黑暗之力亦即魔鬼,它无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确实,《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就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席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死光的惨烈结局。我们在这部巨着中看见的命运,就是在特定环境即中世纪的法国首都,愚昧迷信、野蛮统治猖獗的那个社会之中,发挥其横扫一切的威力。《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精炼在这部名着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桎梏的又一胜利。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法国雨果简介)。
4、1819年 同浪漫诗人维尼等人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于期刊发表第一首诗。
5、其次,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历史文化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法国的财产了。它也是全人类的财产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虽然不能去拥有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作为人类这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中创造的的每一个历史的文化的遗产,都是全人类共享的财产,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可以自由的参观,去凭吊,去感叹人类曾经做出的伟大的事业。这当然不是革命小粉红想象的,我们只遗憾巴黎圣母院遭受劫难。我们也遗憾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我们也遗憾我国一些文物部门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还有各种拆迁改建带来的莫名其妙批准的对古建的拆除,还有文革破四旧摧毁的文物,等等。所有的遗迹、文物都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产,被毁灭了都很可惜。
6、雨果的想象十分奇特,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自由度。浪漫主义想象中,作家的情感对想象的性质和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个性倾向性制约着想象。
7、经常一起逛古董市场,这是他们收藏的中式古董
8、time君将在留言里抽10位,送每人一份:
9、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10、中国佛教僧人玄奘在约630年时曾经过巴米扬,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形容当地(书中称为梵衍那国都城)是一个兴盛的佛教中心,“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书中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
11、在董纯和沈大力的共同努力下,雨果的《笑面人》于2012年被搬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采用的便是由他们二人合译的中文演出本。
12、我给雨果写信,紧张万分,斟酌再三;我努力让文字显得礼貌大气,在这位大师面前,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13、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法国雨果简介)。
14、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
15、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16、 译者程曾厚先生以对雨果的热爱和积累,将近耄耋之年着手翻译《巴黎圣母院》,并视其为一项学术工程。除了对译文的细致推敲,还额外为当代中文读者提供了其他中文译本罕有的一千余条注释和一百多幅精美图片,以助力读者在阅读经典之余,更好地体验中世纪法国巴黎的全貌。
17、在董纯看来,雨果在《千元赏金》的社会批评中灵活运用了直到20世纪才由布莱希特系统理论化的“间离效果”,主角格拉比欧在剧中实际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剧情开展的核心,又是作者的代言人,表达作者洞察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观点,引起观众共鸣。
18、有句俗话说:“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对我们适用,但是对雨果而言,这句话应该改成:“上帝为雨果打开窗的同时,还把门、窗、天井等所有的通路全部打开了!”
19、██ 一部关于巴黎圣母院的纪录片之后,开始追述弗罗洛与加西莫多的身世、经历。18岁那年夏天,弗罗洛的家乡发生了瘟疫,父母丧生。弗罗洛抚养弟弟长大。20岁时,他当上了神甫。复活节后的一个早晨,有一畸形弃婴被放置在圣母院前。弗罗洛收养了他。这个4岁的“小妖怪”,就是加西莫多。这个人物看起来并不是道貌岸然,而是真的德行高尚,起码在他遇上爱斯梅拉达之前是这样的。
20、朱尔·巴斯蒂安-勒帕吉(1848—1884)
21、其中,他当年参与的戏剧作品中的道具,原件也被空运到了上海明珠美术馆!所以这不仅仅是雨果展,还是一场法国19世纪文艺展!
22、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Besançon)的一个军官家庭,其父勃鲁都斯·雨果为拿破仑麾下的一位将军。从中学时代,雨果爱好文学创作,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便开始写诗。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
23、雨果:我其实一直认为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达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我认为可能2020年又和我生活的时代一样,需要英雄。其实,需要英雄的时代是不幸的。我很羡慕你这样的时空记者,可以穿梭在各个时代,用上帝视角审视这个时代是否伟大。
24、https://www.ramblingfeet.net/old-summer-palace-beijing/
25、██ 广告回来,精彩继续。剧情接着女神和穷诗人那部分进行。
26、雨果是这样一个罕见的人,他永远以自由为本,犹如自由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源。(法国作家阿兰评)
27、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28、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29、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30、想亲眼看到这两个居所?没问题!在“流亡中”展厅中,通过360度全息影像,还原了雨果位于根西岛的住所高城居。而他为情人朱丽叶·德鲁埃打造的中国风居所“高城仙境”(这是雨果用一篇稿费买的别墅...),其中由雨果亲自创作的最具中国风的彩绘漆板也被带来了上海!阵容真的超豪华了!
31、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
32、雨果在他“高产”的一生,创作了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整整79卷!
33、如果可以,我希望中国挺过这样的战争(火烧圆明园后14年,1874年中国处于战争中,日本军队登陆台湾,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美好能够被传承和保留,在未来同样能大放异彩,艺术与文明再度崛起。这两个国度的文化与浪漫,应当永远被人传承。
34、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35、您尽可以在想象中指令那些具有跟诗人一般想象能力的建筑师,把《一干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个梦表现出来;您也尽可以去想象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朱镂和孔雀。
36、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在这篇序言里,雨果激烈地批判了束缚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古典主义,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这篇序言是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浪漫主义流派的旗帜,在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这时起,雨果成为了青年浪漫文艺家的核心人物。
37、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一路加官进爵,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1843年创作的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自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38、在这个展里,你不会看到枯燥的文字手稿、大段的生硬描述。取而代之的是雨果天马行空的画作、穿过的学士服、设计的中国风家居等等。雨果作为文学家外的“斜杠人生”,几乎都浓缩在200余件展品之中!
39、██ 这本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巴黎圣母院》。作者是我们熟悉的法国教科书级小说家雨果。中文版全书共11卷,40多万字。1831年,29岁的雨果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小说的大概情节我们也很熟悉: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加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收养,做了撞钟人。副主教弗罗洛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心生邪念,目睹少女和花花公子弗比斯幽会后。他设计刺杀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加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藏身于圣母院中。但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加西莫多愤然把弗罗洛从教堂顶楼推下,加西莫多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40、当然,你总是很快就会看到一些人表示幸灾乐祸,甚至说这就是圆明园的报应。这当然是一种义和团式的心态。
41、作为一个浪漫的法国人,雨果在生活中一直是个颇有情趣的人。就像有人偏好工业风、有人倾向于富丽堂皇,我们的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也有自己的装修喜好,那就是——中国style!
42、文学作品的翻译,甘苦一如创作,凡从事翻译的人都有体会。这一译本虽几经修改,但和原著相比仍有差距,我衷心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专家的批评指正。“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人早已发出过感叹,译者今后也还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以期将来能有较大的进步。
43、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44、2005年11月1日晚,由中国戏曲学院根据法国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京剧《悲惨世界》首次亮相北京。该剧融合中西文化艺术精华,运用和发挥中外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的不同特点,将外国文学作品以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表演形式展现在中外观众面前。中新社记者钱兴强摄
45、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悲惨世界》
46、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47、9月,雨果创作长诗《凡尔登的贞女》,成为《颂歌集》最早的诗篇。
48、在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方面有:《〈克伦威尔〉序言》(1827)和《莎士比亚论》(1864)等。
49、可能是雨果在文学方面造诣太高,99%的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他其实是个画家!雨果这一辈子的画作,已经超过了3000张!
50、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51、我开始八卦附体:那么在你和朱丽叶小姐的故事中,是她给你这样的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