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关于国家的成语(摘抄好句29句)

关于国家的成语(摘抄好句29句)

关于国家的成语

1、后来,贾季被人问到:“赵盾与他的父亲赵衰相比,哪一个更贤明?”贾季打了个比方说:赵衰是冬日太阳,赵盾是夏日太阳。意思是:赵衰好像冬天的太阳,使人感到温暖、亲切,人们愿意接近。赵盾杀伐决断,手段狠辣,令人感到恐怖。

2、释义: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3、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保证了唐王朝长治久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名将,曾经敌人听到这个名字都弃战而逃,他就是薛仁贵,说起薛仁贵,历史上有很多成语都跟他有关,“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说明这个人当时是威名赫赫,只不过现在人很少听闻罢了。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他的一生可谓是戎马倥偬,不负生平。

4、(译文):因此百姓努力劳作而不休息,追击敌人危险而不退,所以他国国富民强。

5、汉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国推荐人才。东方朔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自荐,被任命为常侍郎。自此以后,东方朔曾多次上书提出关于朝政的建议和看法,但不少意见和规谏都没被采纳。有一次,东方朔又提出耕战强国之策,也未被采纳。

6、翻译:你大哥又是才能出众的大才;调度很有一套;还怕不上升和兴盛吗?”

7、翻译:那是举其防家贼、媚不同族的手段,送我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8、重熙累盛)形容累世圣明有德,天下升平昌盛。同“重熙累洽”。

9、出处:《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10、谈何容易用来比喻事情办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11、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12、当时,楚王宠信四个大臣,每天都想着吃喝玩乐,不干正事,有一天庄辛看不下去了,就勇敢地对楚王说:“大王啊,你再这么享乐下去,连首都都要弄丢啦!”

13、(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14、庄辛淡定地回答说:“我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你一直宠信这四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15、央视新闻整理自《成语典故歌》《中华成语故事辞典》等

16、“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7、成语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8、然而薛仁贵父亲英年早逝,此后薛家家道中落,少年时期的薛仁贵地位卑微,只能以种田谋生,然而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妻子的鼓励下,薛仁贵十分向往军旅生涯,得贵人相助之后应征入伍。

19、举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得奋起直追。反义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0、(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21、《鹤林玉露》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北宋时期,政治家赵普出身小吏,读书不算多。他辅佐宋太祖赵匡胤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继续担任宰相。

22、公元670年,唐朝出兵对抗吐蕃,薛仁贵担任行军大总管带领郭侍封一同前往,郭侍封也是名将之后,心气极高的郭侍封不甘心久居人下,因此时常违背薛仁贵的命令,当时唐朝大军行至青海湖,薛仁贵整顿兵马,找来部下商议,认为前路艰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不过若是行军迅速的话就能出其不意,趁敌人不备迅速扫清战争,因此薛仁贵命令郭侍封断后,自己带领兵马先行前进。

23、(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4、(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25、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26、为了讽谏汉武帝,东方朔写了一篇《非有先生论》。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用“谈何容易”来表达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27、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28、围攻六个月之后,平壤被攻陷,高句丽宣告灭亡,此次出征大唐拿下176座城池,42个州县,在高句丽境内设置都护府管辖,封薛仁贵为安东都护,薛仁贵主理高句丽期间,任用贤才、治理盗贼,力排众议选拔高句丽人才,高句丽百姓纷纷称赞,甚至忘了亡国之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