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全文
1、新月娟娟,夜寒江静衔山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宋词三百首》027诉衷情_欧阳修_清晨簾幕
5、《宋词三百首》193贺新郎_辛弃疾_赋琵琶
6、《宋词三百首》235贺新郎_刘克庄_湛湛长空黑
7、这本《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最全集超值白金版)》由子青主编,在参考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朱祖谋选编的《宋词三百首》和其他多种优秀选本的基础上,兼顾诗词发展脉络及读者的审美需求,将唐诗、宋词辑录成一册,所选篇目各三百首左右,全面反映了唐诗、宋词的发展概貌。
8、.《赠花卿》唐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9、宋词三百首|《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范成大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2、《宋词三百首》233生查子_刘克庄_繁灯夺霁
13、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14、《宋词三百首》265唐多令_吴文英_何处合成愁
15、《宋词三百首》151虞美人_叶梦得_落花已作
16、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7、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18、宋词三百首|《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19、《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廖世美|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20、《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苏轼|共粉泪,两簌簌
21、这些词人有柳永、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等一代词宗,也有少有人知的宋徽宗、周密、林逋等词人。而其中词作有《如梦令》、《浣溪沙》等常见的词牌,也有《花犯》、《六丑》等少见的词牌。不论是词风、题材、词牌格式、艺术手法方面都是非常全面的。
22、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或多或少有错漏讹误的可能。建议大家,尽量选取著名出版社的版本,因为他们的校勘编辑质量更高。
23、《宋词三百首》246浣溪沙_吴文英_门隔花深
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5、《宋词三百首》298念奴娇_李清照_萧条庭院
26、此词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读者从敦煌曲子词中也可以看到类似格调,而不类中晚唐的清婉绮丽。陆游说:“唐自大中以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不复有前辈宏妙浑厚之作。”(《花间集跋》)。诗风与词风自身存在着交错否定之趋势。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代·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减字木兰花·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词三百首,端午节生活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版本二)——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27、《宋词三百首》194水龙吟_辛弃疾_登建康赏心亭
28、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29、两个有情人在江边诀别,明明两人相爱,却无法永远相守。江头潮水已经平了,船要开了,分别就在眼前,让人断肠。
30、宋词三百首|《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吴文英
3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2、《宋词三百首》080定风波_苏轼_莫听穿林
33、宋词三百首|《定风波·进贤道上赠王伯寿》陆游
34、《宋词三百首》022踏莎行_晏殊_碧海无波
35、《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 |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36、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37、《宋词三百首》102忆少年_晁补之_别历下
38、《宋词三百首》048八声甘州_柳永_对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