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珍惜时间的古诗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五年级上册珍惜时间的古诗)。
2、 《白鹭》:能找出课文中体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语段,能用小标题概括自然段段意。
3、“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4、平衡: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5、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完璧归赵”的故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8、讯(通讯)汛(汛期) 绰(绰绰)掉(掉队)
9、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10、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11、原因只用力气,没有谋略。 启示:做事,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
12、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13、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写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14、第一部分(1-3):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15、这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五年级是小学打好基础的一年我受着意志力的验,妈妈也对我关怀至。这一年我希望自己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不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盼。
18、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19、《四季之美》中知道每个季节最美的具体时间及特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的动态描写
20、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的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他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21、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仿照句子介绍某一事物,用上同样的说明方法)(2分)
2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3、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4、 球员将冠(ɡuān ɡuàn)军奖杯上的皇冠(ɡuān ɡuàn)取下来,给主教练戴上。
25、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6、意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万年太久远了,多少事在等着我们去做。我们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分秒必争,只争朝夕。这首诗的词牌名是满江红。
27、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8、负荆请罪:现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本课指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29、一年级上册语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
30、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31、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就是说时间很宝贵,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像早晨那样珍贵和旺盛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也不随人而改变,所以要自励自勉,珍惜时间。
32、 《珍珠鸟》:能说岀作者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并能通过具体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概括回答。(2分)
34、读了选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蔺相如呢?(3分)
35、完璧归赵:现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文中指蔺相如派人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36、联结 召集 机智 诚意 允诺 隆重 示弱 胆怯 乘机
37、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