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读音
1、的确,这些制度的实施让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聚焦于科学研究。
2、成语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
3、其中,研究员裘晓辉负责“亚纳米尺度的表界面结构与动力学”。2013年11月1日,他带领的团队改装了“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并获得世界上首张氢键照片,发表在《科学》上。(见微知著读音)。
4、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5、宋·岳飞《支拨战马状》:“与曹成下王渊贼马见阵,约及数时,杀散王渊了当。”“见”是交战、对阵之义。
6、如第一单元的《我的乐园》:教师首先要对“乐园”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它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可能是家乡的某处地方,如:院子、小河等;可能是一个秘密基地,如:和小伙伴探险的小树林,藏着无穷趣味的小天台等;也可能是我的精神乐园,如书的世界、音乐世界等。对于学生在这些地方活动的素材收集,都可以在前期进行储备。教师在习作指导前,制作好“微课”。课堂伊始,先播放大量的照片,勾起学生对乐园的回忆;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乐园所在地和它的样子,以及喜欢在那儿做些什么;接着再播放老师眼中的乐园,通过教师的“现身说法”,聚焦“乐”的内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且侧重对“乐”的挖掘;最后,在动笔写之前,出示老师的下水文,引导孩子如何抓住细节,表达“乐”的趣味。
7、“这次做的产品和上次做的不一致,有时候性质特别好,有时候一般。”这引发了唐智勇的思考:“是不是我们走得太快了?在好多基础问题没有完全吃透之前就去做产业化?”
8、“不改革就会被改革”“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改革”,白春礼的讲话时刻萦绕耳边,令纳米科学家不由得加快了谋篇布局的步伐。
9、注解: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借以比喻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微薄之力做事也能成功。
10、见微知著管理职员操守培训影片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
11、 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
12、(解释):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13、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见”是实现之义。
14、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从而达到“群贤毕至”的状态呢?我国古代的典故或许能给现在的我们些许启示。
15、《二刻拍案惊奇》:“况且见赌着利物哩,他如何肯让?”“见”是现在之义。
16、妇女能顶半边天,“造血式”的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让勤劳、质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更加鲜活了。
17、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18、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19、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20、出处: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21、 翻译:大凡圣人看到祸福的,也测量端推类,原始见最终。
22、填完基本情况表格发完惠民联系卡,袁老师的老伴随口咨询了一下修缮房屋的政策,说当时自己生病,袁老师母亲也生病,家里的这间平房是包工包料建的,质量不好,屋顶漏水,很多墙皮脱落,想修缮一下。村里负责建房的同志正好在这个组,看了看门口和里屋起皮的墙面,向袁老师夫妇宣传了建房政策和建房申请流程,老俩口连连感谢。
23、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
24、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的布局,独具匠心,有“以小见大”之特色。人屋宇还缀有精致的夸刻木雕,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建筑艺术的风格。
25、“纳米卓越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科学家干劲十足。”俞书宏进一步评价,“有远大的科学目标,主攻‘从0到1’的重大科学问题,在纳米科技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
26、用法: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赅全。
27、科学家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一种可能的新发展范式正在纳米科学家的心中形成。
28、宋朝仁宗年间,孙冕在海州做知府。海州有产盐的传统,老百姓多以晒盐为生,海州也因盐业而物阜民丰,社会祥和。
29、2015年6月,纳米卓越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该中心依托“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A类先导专项建设,是会议形成的重要共识之一。一个月后,中科院院长办公会通过了这份方案。
30、《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见”是遇到之义。
31、2018年11月13日,纳米专项以优异的成绩结题。
32、文章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以小见大,另一种是以大见小,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写法,因为本文想表现的是复杂现象下的简单本质,而使用的分析工具就是经济学。
33、见微知著,难怪此店是香港唯一一家要排队买鸡蛋仔的店子。他们的鸡蛋仔,只有传统一款,但每天销售量数以百计。
34、出处:《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35、这次会议上,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梳理了纳米卓越中心的领域方向,整合了研究队伍,为纳米卓越中心科技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读音chàzhīháolí,miùyǐqiānlǐ。
37、以综合单元为例,虽然这个单元没有安排主题式的习作训练,但是在“活动提示”中有要求学生试着当个“小诗人”,尝试创作诗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画面之美、节奏之美,教师可以在学生动笔前,收集除教材以外的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如赵丽宏、汪国真、余光中先生等的作品,配上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介绍,并以朗诵视频的形式,旁侧滚动播放诗歌字幕。
38、本文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见微知著,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9、《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见”是看法、见解之义。
40、基本释义: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41、巧捷万端: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42、释义: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43、 通过“家门口”的景点引入,教师在“微课”的篇章切换之间辅以解说,一方面促使学生快速聚焦观察的角度,回顾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即按游踪、事物变化、方位的顺序进行描写;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角度所呈现的景点之美,生发表达的欲望。这样生动、直观的资源呈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也打开了他们习作的视野。
44、他们首次利用智能纳米机器人在活体实验动物血管内稳定工作,高效完成定点药物输运。2018年,该成果与人工智能、孤性繁殖等一起入选“世界七大技术进步”。
45、见微知著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
46、《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著,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47、注解:微,隐约;著,明显。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48、然而,没有人相信和重视孙冕的警告,一些人甚至联名上书就此事弹劾了孙冕。
49、《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当下,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体例,更是将阅读与表达揉合,从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表达,在习作中迁移运用,两者互为整体。笔者认为,教师若能充分用好教材的“例子”作用,通过“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解析,那么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后续的习作教学。
50、 见微知著的著的意思是:明显。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出处,汉·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翻译:聪明的人,是智慧的人。只见前面听,不惑于事,见微知着的地方。
51、注解: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借以形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52、文章提出了五种寻找最佳视角的方法,即放眼全球,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受众,凸显人文关怀;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反复比较,寻找最优视角。
53、在2018年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决赛中,他带领团队完成的项目“肿瘤治疗纳米机器人”获得优胜奖。
54、(释义):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5、“建设纳米卓越中心,是落实‘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赵宇亮说,“有利于充分凝聚中科院在纳米科学领域的优势,更有利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
56、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堪称中科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纳米卓越中心)4年建设发展历程的代表性工作,也是“卓越”两字的生动体现。最近,聂广军等人正在推进DNA纳米机器人产业化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