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诗词
1、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若夫泰山,仰视恍
2、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3、傍有长眉翁,一一能指道。从此炼金砂,人间迹如扫。
4、诘朝事虔谒,玄居宿斋沐。积霖喜新霁,风日散清燠。
5、10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6、新朝望秩遵虞典,故国牲牢忆汉祠。祝册御名劳自署,华原使传已先驰。
7、凿石开山面势改,双峰辟阙见江渚。闻是吴君所规画,此举良是反遭忌。
8、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9、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10、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
11、21岁的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考中举人。之后,便赶赴京城准备参加次年春季的全国会试。不幸的是,王阳明落榜。面对落榜,意味着无法进入仕途,也就不能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他内心多少感到几分落寞,便回到家乡余姚。与方伯魏瀚等人一起,在龙泉山寺组成一个诗社。考场上失意的王阳明,置身在林木葱笼的幽静环境中,调节心态,溺于辞章,寄情于山水之间,倒也逍遥自在。正如后来在京师所作《忆龙泉山》诗中表达的“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在这里,王阳明度过了一段惬意悠闲的时光。然而,期待有一天能大展宏图的念头依然在王阳明心中挥之不去,以诗咏志,写就《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孔颜心迹皋夔业,落落乾坤无古今。公自平王怀真气,谁能晚节负初心?猎情老去惊犹在,此乐年来不费寻。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
12、冷雪晴林还作雨,鸟声幽谷自成吟。饮馀莫上峰头望,烟树迷茫思不禁。
13、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
14、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15、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7、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18、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
19、文学,学术,时尚,视觉,书画,音乐(她会弹琴的!),园艺,美妆,赌博,鉴赏,甚至喝酒饮茶都看出她的不凡来!
20、逡巡缘沚湄,迤逦就风势。新涨翼回湍,倏忽逝如矢。
21、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22、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23、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
24、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
25、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26、乱流荡桨济倏忽,系楫江边老檀树。岸行里许入麓口,周生道予勤指顾。
27、1山寺钟呜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流暄。——孟浩然
28、王伦一行到达镇江西郊的金山寺,这是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所在。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镇江的名胜古迹。那天登临,已是暮色茫茫,站在金山寺边,远眺暮霭之中的群山、楼阁、树木都若隐若现,再加上天空中点点繁星与江上的灯火互相辉映,是一幅十分典雅的水墨画。王伦看了很激动,开口吟诗,但不知怎么的,结结巴巴,一下子用不上词,正在冥思苦想,不知如何连上时,王阳明率先大声吟出《金山寺》,这富有豪气和仙气的诗,将天上人间组合成一幅“水月玉萧”图,意境开阔,确实震惊了当时的众游客。有一位从杭州上船的旅客,看起来也是饱读诗书的长者,他为王阳明的敏捷思路所激发,指着天上的明月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以《蔽月山房》为题,要王阳明再作诗一首。王阳明没有胆怯,也不理会祖父王伦的故意推辞,镇定自若,稍作思索,创作出《蔽月山房》.
29、正德九年四月,时年43岁的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滁阳众多好友相送至乌衣,久久不愿离别,留居江浦,等候阳明渡江。王阳明以诗“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滁阳别诸友》)催促好友回去。
30、王守仁,蒙古族;蒙古名:达尔罕夫。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生于乌兰浩特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科左中旗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内退期间曾任《长白山诗词》《文化月刊·诗词版》《诗词月刊》编辑、编辑部主任,《通辽诗词》执行主编,《科尔沁诗苑》主编。诗歌作品曾刊发《人民日报》,有诗词作品刊发《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大地文学》《神州》《中国老年》《星星·诗词版》等国家级刊物及《草原》《当代诗词》《上海诗词》《长白山诗词》等。有作品曾获“华夏诗词奖”优秀奖、二等奖等其它多项奖。
31、 本文部分摘注出自李永鑫老师的《心灵导师王阳明》,欢迎大家阅读全书。
32、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
33、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温庭筠《寄河南杜少尹》
34、释义: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
3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6、颂声远播怀柔后,道化孚昭感格时。登望杜陵游甚壮,低回迁史去何迟。
37、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