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子经典百句及译文(摘抄好句46句)

孟子经典百句及译文(摘抄好句46句)

孟子经典百句及译文

1、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

2、(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麽区别呢?”

4、(译文)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5、(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6、(感悟)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孟子经典百句及译文)。

7、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8、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9、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0、孟子回答说:“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分侍奉小国,所以商汤侍奉大国,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分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分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诗经》说:‘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够安定。’”

11、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2、①惛:同“昏”,昏乱,糊涂。②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③若:转折连词,至于。④放:放荡。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乱纪。⑤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⑥制:订立制度、政策。⑦轻:轻松,容易。⑧赡:足够,充足。⑨奚暇:怎麽顾得上。奚,疑问词,怎麽,哪有。暇,余暇,空闲。

13、“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14、(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15、(译文)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

16、(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7、(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8、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后演化成成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9、一个人最强大的靠山,不是金钱,不是婚姻,不是子女,而是...

20、(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21、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史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幽鹿攸伏⑻。幽鹿濯濯⑼,白鸟鹤鹤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22、(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23、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24、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5、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27、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28、(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29、(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30、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3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2、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4、(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35、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36、景公悦,大戒⑿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⒀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⒁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⒂?’畜君者,好君也。”

37、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38、(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39、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40、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1、孟子说:“假定皱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42、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母亲对孟子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样子,玩起办理丧事游戏。孟子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样子。孟子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孩子居住!”孟子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事。孟子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地方呀!”

43、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44、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5、(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