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名言
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孝道的名言)。
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7、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8、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9、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1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1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2、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13、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4、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1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6、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7、华人文化精英应该弘扬孝道和慈道,恢复华人父慈子孝的伟大传统。
18、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9、庄子讲了一段孝道的经典:“(以养孝易,以敬孝难。)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20、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21、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2、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2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4、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5、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6、出自桓宽《盐铁论·孝养》。孝敬长辈需要的是质朴实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敬意与爱心,而不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花哨形式。
2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8、君子奉事君主,就要考虑如何竭尽全力为君主做事,降级退职时就要考虑有没有过错,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奉行顺从君主美好的言行,纠正制止君主的错误举动,所以君臣上下的关系亲密。
29、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弟子规》
30、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31、语出《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人伦的基本法则。
3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3、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34、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
35、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36、出自《孝经》。亲爱自己父母的天子,不会厌恶天下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天子,也不会怠慢天下的父母。
37、远道思亲,如《诗魏风·陡岵》中“陡彼岵兮,瞻望父兮”、“陡彼屺兮,瞻望母兮”。高堂念子心,如《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门而望。”远道的儿子怎么会没有思念双亲的眼泪,只是没有父母挂念儿子的心情深切。
38、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39、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40、出自《孝经》。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是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
4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3、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7、即使你忘恩负义,对天地之德毫不领情,甚至骂天骂地,天地依然无怨无悔,供养你阳光、空气、水,还让你脚踩在大地上。
4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49、华人将承载什么样的文化呢?一旦丢弃了华人固有的父慈子孝的文化传统,我们必将两手空空。孝道在衰落,父母很悲哀,后人岂不悲哀?后人哀之而不警醒,复使后人哀之也。
5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5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52、过去的一年,“达人素材积累”每天都陪伴在你身边,无论风雨寒暑,从未间断。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一样坚持了下来?是不是也很有收获呢?
53、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54、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55、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5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5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5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5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献文》
6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61、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62、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63、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5、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6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68、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6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