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故事30字左右
1、你们是什么时间开始读书的?如果想不起的话,就先来听一听我和书的故事吧!
2、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3、五岁后,给歆的书单里,我们选了许多文字类的图书,当然不是为了认字,是让她感受正式的书面表达也为了扩展她的知识面,让她更加了解我们祖国,我们的历史.这类书主要由大人朗读,每次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
4、弟弟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家人每天都听我讲故事。有一天,我在家里找零食,无意中我找到几颗绿豆,我看着绿豆发呆,突然想起我可以拿绿豆做实验,我可以让小绿豆发芽。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书中学到的形容小绿豆的词语,像酵母一样发挥了作用。妈妈看了作文给我写了一句话:“你真棒!”(关于读书的故事30字左右)。
5、我在中都中学上高一时,语文老师丘保初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的老师》,本来中学作文写800字就可以了,但是我的这篇作文写起来却收不住笔了,一口气写了3000多字。
6、投稿邮箱:alumni@ruc.edu.cn
7、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8、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9、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体比重等理论。
10、2007年,郭萌参加了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2008年,她被好几所美国高校录取。她最终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这里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11、《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4册(陈卫平主编)这是套台湾作家编给孩子们的中国历史,插图非常不错,好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是,每章节都有和孩子一起讨论的问题,这套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让孩子从小能有分清事实和观点的能力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目前和歆一起读到唐朝,每次一个章节。
12、我们学校要请一些有名的人来演讲,叫做“名人演讲”。有一个小组专门请名人来演讲,这个小组也请吴山秀来讲。黑板上写好了“名人演讲”,他用笔把“名人演讲”改成“各人演讲”。他提倡白话文,可是当时白话文不进课堂,他就在课外教我们看白话的东西,写白话的文章。许多“五四运动”的思想在中文课上灌输给我们,我们这些小青年对他非常钦佩。
13、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14、来到慕尼黑贫民区的寄养家庭,莉泽尔夜夜抱着《掘墓人手册》入睡。养父为安慰她,每晚给她朗读手册的内容,还教她阅读。
15、除了这些我还看了《水浒传》,这个更有意义,有武松打虎、李逵连杀四虎,在这个《水浒传》里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是武大郞被老婆、王婆和奸夫所杀害,最后都被武松杀死了。可是,还有下卷我没看,我只买了上卷,但我补习班的刘老师告诉我绿林好汉全都死了,刘老师这么一说我更想看下卷了,我星期六一定要买到《水浒传》下卷。
16、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17、回家后,我叫妈妈帮我买一本。妈妈马上去帮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绿野仙踪》,我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住了,真好看!
18、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拥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
19、《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14册(陈卫平主编)台湾作家的文学、历史、科学素养在这套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编的太好,祖国的壮丽山河,美丽诗词,地理科学完美结合,文字太贴切孩子的视角。和歆一起读这套书的时候,她会超级兴奋的寻找她去过的地方,急切的让你给她念出来,她看到书上峨眉山的图片会超级自豪的说这是我家乡,找到北海,她会很开心唱自己和爸爸编的涠洲岛之歌...
20、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21、当我们的小主人公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他最怕那些吵闹的小动物在旁边嚷嚷剧透,把结局告诉他。但它们还是这么做了。最后大家发现,小主人公本人正在奔向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也许他还真应该听一听动物们的劝告呢……
22、打开冰箱,拿出几个鸡蛋,牛奶和麦片……做起了早餐,这时爸爸才起床。我已经把我的那份吃完了。今天是星期我可以去书店看一会儿书籍,我喜欢的是国外的美术书籍,对我期末,考级,平时老师提问都很有帮助。我迅速地换好休闲服,拉着刚起床还是迷迷糊糊的爸爸,到湾仔沙的新华书城里看书。
23、画是一种上帝和魔鬼都懂的语言,45个国家80位漫画家关于书的150个奇思妙想。无字漫画,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人群间架设了一座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24、这是一本书中有书的书,“书”不仅仅是文字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更是插图中串联线索的重要道具,每一本出现的场景都有其深意。内文中一句简单的台词,画面却是一出出丰富的剧情。每个场景中充满许多细节,处处都蕴含惊喜。
25、1980年9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学习,虽然学的是经济类专业,但是我对文学、音乐的爱好始终没有淡化。当年母校最大的礼堂兼教室——八百人大教室在周末经常有文学、音乐、时事、哲学等方面的讲座,有时甚至有中央乐团或者北京文艺团体的演出。我经常想办法搞到八百人大教室音乐讲座的门票,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学和音乐等课外知识。记得我在学校听过青年作家陈建功的讲座,也听过中央乐团几位指挥家的关于交响音乐的讲座。
26、托米钻进地下室,东摸西摸瞎摆弄,找到一个打火机,居然还有烟火筒。托米点着烟火筒,就像发射小火箭,烟火腾地往上蹿,一下顶穿天花板。就这样,托米的小火箭从地下室一直穿到顶楼二十一楼,这只小火箭给这栋楼的住户都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呢?
27、对雏菊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美丽的白色;对雨来说,最重要的是它湿漉漉的……那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柔美的图,优美的图,讲述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让孩子在成长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28、我的老师教《古文观止》,他喜欢韩愈,因此我们大家都跟着他喜欢韩愈。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很糊涂的。我有一个同学叫史松培,溧阳人,那时候自修室里一张桌子两人用,我跟他一张桌子,他从小就读许多古书,清早五六点人家还没有起来,我们就起床,我跟他念了许多古书。史松培后来去读东吴大学,我们没有联系了。我很怀念他。
29、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30、郭萌说道:我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乐趣,兴趣,它们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相信无论谁,无论学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有关读书的小故事篇3:周有光从小学到大学育志小学
31、我慢慢地发现,当年爸妈逼我背的诗居然很有用!每次老师要求大家背古诗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背出来,问到关于古诗的问题时,我也能第一个举手抢答,别提有多自豪了!而且我所看过的那些书大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从自然到社会,从数学到哲学,我心中的那无数个问号,都在书中得到了解答。哈哈!我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为什么”的小屁孩喽!
32、那些年的读书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从一个山里的孩子成为人民教师,又成长为祖国、为社会、为群众奉献智慧和爱心的d员志愿者,我的世界越来越辽阔,内心越来越丰盈,那是因为那些年的读书,那是因为这些年的坚持不懈的读书。
33、征稿内容: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可以是买书、借书、淘书、藏书、抄书、阅读分享等故事,也可以是荐书、读书有感,亦或是“寻章摘句”觅得的人生妙语、领悟生活真谛,以及读书过程中遭遇的酸甜苦辣故事均可。
34、一本好书,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35、一本书的生命,要靠阅读来唤醒。书中所讲有真实,有虚构;有时候实实虚虚,虚虚实实。书栖息在图书馆里、书架上,或者在书店里和你的家中。故事栖息在故事生长的地方。
36、我最早的读物是充满幻想的《神奇校车》一套。我和亲弟、表弟抢着看。因为那时,我才上幼儿园,一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当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觉得不好看了。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套书《上学就看》这是一套科普书。我一开始只看图片,后来才开始读字,我读的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之情。妈妈又在学校订了少儿期刊,但还是不能满足我的心愿。
37、我今年11周岁,跟书籍已经亲密接触了很多年啦!
38、从我咿呀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经常给我讲童话故事,边讲边跟我一起翻看那些花花绿绿的绘本,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看不看得明白。
39、那时的小学是男生女生分开的,一进门,女生在女生部,男生在男生部。上课,课堂里一排排的座位,男生先坐好,教师来了,然后,女舍监领了女生坐在旁边;下课,女舍监把女生排了队带出来,男生才出来。虽然在一个课堂里,实际是分开的。还有更麻烦的,中午吃饭叫送饭,家里烧了饭,送去吃的,有女孩、男孩同一个家的,不能一起吃,要分开来吃。后来就改进了,可以一家一起吃。那时候男女同学根本是分开的。
40、况衡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41、我是从一年级开始读书的,那时候我家都是些图书,开学以后,妈妈就给我买了几本书,有《小屁孩日记》、《三毛流浪记》等注音儿童读物。因为那时我还不认识字,所以就像看图书那样随便看看图就合上了书。我认识字以后,又打开来看看,无意间瞄了一眼字,然而看着看着,就入迷了,原来这本书那么有趣,搞得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其它几本书。最后,我把妈妈买给我的书都看了好几遍,妈妈见我看完了,就又买了很多新书给我,有《三毛从军记》、《三毛新生记》等书。这些书一到,我就把它们的包装撕掉,然后跑进书房津津有味地看。
42、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43、以美国黑人教育家卜克·华盛顿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卜克·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教育家,童年时家境贫困,生活在成天为糊口而付出劳动力的文盲中间,他紧紧握住梦想,不但自己渴望读书,还想帮助别人学习。这种对阅读的追求使他又紧紧把握住机会向一位识字的先生请教,终于开启了灿烂人生的大门。
44、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比如,我们说: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就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间春色”。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如看电影、看风景、看热闹、看耍猴,不说“阅电影、阅风景、阅热闹、阅耍猴”。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45、小小的狐狸先生特别喜欢书,他是怎么喜欢的呢?实际上,狐狸先生每次读完一本书,就要把这本书配着盐和胡椒粉全部吃光,就连图书馆的书也不放过。后来,穷困的狐狸先生用非法的手段搞“粮食”,被关进了监狱……这本书用说笑的口吻和丰富多彩的图画让我们看到,读书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46、也不知道从什么起,我愈发喜欢散文和诗歌,喜欢读外国小说。席慕蓉的诗歌和散文也影响了我的青春岁月,买来能够买到的她的所有作品,每一首小诗、小短文,都不会放过,包括书中她自己画的插图,都会认真的去看,她喜欢荷花,种了一缸又一缸的荷花,也画了很多荷花,书中的插图也多是荷花,我也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荷花。至今,我还把她写的《尘缘》这首诗作为QQ的说明。《莲的心事》更是熟稔于心,那是怎样的心事呢,在我美丽的时刻,多希望那个你恰好在那里呀。然而,你在哪里呢,你的脚步是那样匆匆,未曾察觉我眼里的希冀,然后就成了永远的过客。
47、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48、2004年,郭萌获得辽宁省中学“希望之星”数学竞赛第一名;2005年,又获得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二等奖。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给了郭萌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快乐,她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49、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50、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篇幅1000-3000字左右,并可随文配图。同时,欢迎您提供摄影作品及音频、视频作品。
51、现在,我长大了,阅读范围也广泛了许多。我看的书有很多种类,比如:科学、历史、神话、童话、文学等等。书,也让我收获多多。《鲁滨逊漂流记》让我知道了永不放弃,《昆虫记》让我了解到了昆虫的习性。
52、小时候,在深山区的家里很少有书。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我们学过的课本。父母亲都在为生计忙碌着,一家老小十几口人,老的少的,连几个孩子的学费已经让他们很为难。每次到交学费时,我们几乎总是最后才交上去。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回家去拿,我一路掉着眼泪,走到父亲的单位。父亲刚好和一位叔叔在说事情。我说老师让尽快把学费交上时,那位叔叔说先帮我交。父亲让我去学校,我又一路哭着到学校。在校门口迟迟不敢去教室。
53、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要不就是粘着妈妈不放让她给我讲故事,要不就是在本子上乱涂一气,画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反正就是不看书。
54、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55、上师范三年是读书最多的三年,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了很多喜欢的书籍,只要是课本里学过的文章,就想再看看作者的其他作品。因此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鲁迅、徐志摩、沈从文、郁达夫......不记得借阅了多少本。其中一本书,借过来后,还没有读完,书本在教室里丢了,按照学校的规定,丢失的书籍要按照原价的三倍赔偿。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跑到教室前面,对班里的同学说,谁要是喜欢那本书,看完了可以悄悄放在我的课桌里,或者等我看完了,再去图书馆借走。但是,那本书终究不知所踪。为此,我每周不再乘坐公交车到学校,而是从济源的家里骑着自行车到沁阳师范。省下的车费就赔偿了那本丢失的书。每周骑着自行车一个人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也不知道有多少里路,走得多了以后,就不觉得累,相反为自己的独立出行感到窃喜。
56、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57、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58、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59、《世界经典音乐绘本》台湾出的一套音乐绘本,30部经典歌剧改编的儿童绘本,还附有VCD,故事加歌剧音乐欣赏,很遗憾我一直没有买到书,只在荔枝FM下载了音频部分,灰姑娘,卡门,真假娃娃,歌剧魅影,图兰朵,胡桃钳,都是歆儿非常喜欢的听的故事,后半部音乐鉴赏部分她会直接叫停。一般一个故事在20-30分钟,很适时睡前放给孩子听。
60、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61、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2、还记得有一次,我拿了《西游记》在课堂上看,看得入迷,竟然忘乎所以笑起来。老师脸色一变,随即把书没收走。他可能想着,平时工工整整写笔记的我也会这么不着调。课堂上看闲书,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我心想着书是在小队里借走的,就特别着急。晚自习时,就跑到他的办公室,先承认错误,立下保证,然后再把书拿走。当时,他正和一个老师在说话,我扒拉着门框,谁知道边上的泥巴,一会儿就掉了一片,老师听到响声,一看是我,脸色立即阴转多云,刚好那个老师也知道我平时的努力,就帮衬着说了好话,这样《西游记》再次回到了我的手里。至此,我也再没有出现过在课堂上看小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