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法家思想对现代的影响66句集锦

法家思想对现代的影响66句集锦

法家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1、  第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自从人类成为智识动物后,对人自身、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关系便进行着不断的思索与探讨,不同类型的文化对此进行了不同的回答。在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之前,只有中国文化对人的现实价值是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比如,基督教、佛教都主张人们放弃现实世界的利益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天国世界、佛性世界,在实质上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在不同时期其程度有很大区别),而在中国,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充分地肯定了人生存在现实世界的意义,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中心,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中国古代的“天命论”,把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看成是上天安排的结果,是老天爷意志的体现,这种说法虽然与宗教的上帝创世论有相似之处,但与其他文化中的上帝却有着重要的区别。其表现一是儒家思想中的“天”虽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它更多更主要地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我们今天讲的自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如孔子就明确地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就是说,上天是用诸四季的更替、万物的存在和变化等行为来表示它的存在和意志。“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古代“天命论”的出发点和归缩并不是要人们去追求天国世界,为“天”献身和殉道(像其他文化中的宗教所宣扬的那样),而是借助“天”来证明在现实世界行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观规律办事,达到天为人服务的目的,天生出各种各样的物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人有生存的条件,“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

2、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春秋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在哲学上,他们表述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3、经过这些改革,农业好了,生产上去了,人民富裕了,国家收入增加了,军队也兵强马壮了,当时秦国的军队号称虎狼之师。秦当时真可谓民富国盛兵强!所以,它能一统六国,统一天下!

4、儒家学派产生以后,因为其产生年代在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故其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重用。然而,儒家学派却像一棵在沙漠里发芽的小树苗,不断逆势成长。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蔚然大宗。在先秦时期,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先后产生了两位影响深远的巨人:孟子与荀子。孟子的思想基本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完善,荀子却是别处心裁,大相柔和其他学派的合理内涵,提出“性本恶”与“君舟民水”等比较犀利的思想观点。

5、左飚,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前院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前会长;曾应邀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同声传译集训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长期从事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及MBA/EMBA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比较、翻译与现代管理。曾在澳洲昆士兰国会大厦举办的海外华人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交流论坛等做有关文化交流的主旨报告,曾为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期中国市长班授课。近几年应邀在国内外一百多所高校以及大型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高峰学术论坛讲学,并为“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访华学者、企业高管和高校师生等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讲好中国故事。获得市级和国家级奖励及荣誉称号主要有:上海市高教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等,199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称号,2013年获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终身成就奖”。

6、   另外,法家在教育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政策。比如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就与当时的儒家思想处于对立方。他反对用那些比较落后的东西来限制当前社会的发展,其特别重视培养有革新变法思想的人才。

7、大家都知道法家思想史具有局限性的,第一法律绝对性。什么事情都用到法律,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任何都不是万能的,该需要用到法律的时候用法律,该需要用道德去解决的时候就需要用道德教化。

8、在这里,本组想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儒学不是孔子后才有的,孔子只是儒学在春秋晚期的集大成者。为何,这里简单讨论一下。《汉书•艺文志》有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周礼·大宰》亦有云:“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见,儒学之起源甚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尧舜禹三皇统治时代。只是,在最初的那段历史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致到孔子时期,在整理其积极内涵和柔和自己的一些思想上,首次提出儒家学派并将其思想系统化。

9、具体做法是,在阿里巴巴员工进行自我评估、主管给员工考核时,如果考核成绩在3分以上或0.5分以下,都要用实际案例来说明这个分数。主管完成对员工的评估,同时与员工进行绩效谈话以后,员工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主管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员工也可以随时找HR,反映考核中的问题。

10、我们知道一个没有约束的权力,是可怕的。事实上,历史上众多的朝代都是因为这一因素而最终导致灭亡。独断专行,并不利于皇权的长治久安。

11、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也不仅仅是在政治方面,或是国家层面,这种理论可以扩充到我们的企业管理,甚至家庭经营,更甚者如一个人的干事创业修身成长。

12、文艺复兴有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讨论人的价值。为什么叫文艺复兴呢?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思想家在讨论这些问题,就在追求人的价值,思考人性的问题,所以叫文艺复兴。西方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期的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很多思想大师也在讨论人性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是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没有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认可,就没有后来的思想启蒙,更没有现代的民主宪政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系统。

13、对于人性的讨论,对建立怎样的制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建立怎样的制度,跟文化、传统、地理等等都关系不大,但是跟人性有很重要的关系。像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他们为什么思考人性?因为他们知道,建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的福利,增进老百姓的幸福的,所以要思考人性,如果人性是善良的,那么就建立发扬人性善良的制度,如果人性是罪恶的,那就建立遏制人性罪恶的制度。这几位思想家都是有这种认识的。

14、包括,我们现在世界上,强大的美国,之所以强大,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键全的法制。我们国家新中国成立时间短,法制也在慢慢的逐步键全和完善。

15、第二局限性,发自君出,法家认为君主是最大的法,这样就造成了君主专制的高度集中,这也恰恰是法家思想迎合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式,法自君出,就体现了法家法律的而不平等,而我们今天的借鉴法律就提倡法律人人平等。

16、在阿里巴巴以上案例中,法家的法、术、势思想,儒家的德治思想,道家的顺势而为思想是有机融合的,正因为将法、儒、道思想的优势做了融合,同时又进行了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阿里巴巴才焕发出勃勃生机。

17、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晚上9:15-10:30

18、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齐法家。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

19、阿里巴巴在价值观考核设计上采用通关制规则。如果一名员工在考核时第一条没有做到,那么第二条、第三条做到也没有用。

20、阿里巴巴价值观考核占到总体绩效考核(KPI)的50%,具体考核内容为六大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六脉神剑”)。为了便于考核,将每一项价值观进一步细化分为5个小项,最后形成30条考核细则。与考核相对应的是处罚措施,如果员工价值观考核不及格,会直接影响收入,如果出现完全违背价值观的行为,会遭遇严厉处罚甚至开除。

21、梁启超还说过一句话,叫做:“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梁启超这句话说得也非常好。

22、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韩非甚至主张应当让人民经常处于饥寒而求食不能的状态,仰仗国家禄赏才能存活,才能保证人民顺从国家的法令。

23、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建设中,思想教育活动和“政委制度”是重要创新,其效果也十分突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马云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毛泽东高度重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在关键时刻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在d内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在军队中则通过政委制度的实施,使军队成为听d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子弟兵。

24、众所周知,光靠思想上的说教是很难控制人的。

25、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国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纽带维系的贵族政体。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法家的政治口号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6、秦始皇除了非常重用李斯外,对韩非子也是五体投地。比如,秦始皇读了韩非子的《五蠹》之后,非常仰慕,曾感慨,若能见之,死而无憾,后有人就把韩非推荐给了他,秦始皇大加赞赏。结果,由于妒忌,韩非最后被同门师兄弟李斯给害死了。

27、比如,战国时的秦国,它为什么会统一六国,因为它历代帝王重用的人才都是法家的人。

28、秦国用法家的思想进行统治,让秦国走向了强盛和统一!其实,后世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玄烨在治理国家走向强盛的道路上无不是“儒外法里”,儒法结合来做的。

29、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学派,开始为刑名之学,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吴起、商鞅、乐毅等人的大力发展,遂成为诸子百家的一分子。在战国末期,韩非子对前人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集法家之大成。涉及到法律、经济、改革、法学、社会等方面。

30、理论如果是以人性恶为基础,也可能用来限制老百姓的罪恶,去为统治者服务,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就是,人性是恶的,所以我要这么来管理老百姓,防患于未然,用各种招数来避免老百姓造反;理论如果是人性善,制度建设也可能充分相信老百姓的善良。

31、我们学校里,光凭教育,也是不行的,因为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对不良学生适当的施以惩戒也是必须的。

32、中国社会的这一性质可以说是法家所刻意打造的。

33、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意思是,法家这类人,大概都是从理官发展而来。

34、以至后来的唐代武皇时期、宋代的分封制时期、元代大一统、明清以至近代史,对于维护祖国疆域的领土完整和统法家思想都起着主导的作用。

35、法家诞生之初,中原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不断,通过法家的专制手段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尽快结束社会大动乱,在当时有其积极的意义。

36、提到法家,很多人误以为和法治有关系,其实法家和法治没有任何关系。法家就是一套统治者整治所有人的这么一套体系。(详情点击和希特勒很相似,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

37、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按“271”原则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于期望。考核结果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阿里巴巴也通过制度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38、法家的政治思想,由于切合时代环境的需要,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暂新的局面。秦始皇推展中央集权的措施,实得力于韩非、李斯思想的运用;

39、他们的行业很多,有铁工、木工、纺织、洗染、刺绣、制陶等。内部分工还很细,有专做鞋、帽、农具、炊具、车子以及专做葬具的。战国时期,参与商品交换的种类繁多,商品交换的地域也相当广,如北方的走马、吠犬,南方的羽毛、象牙、皮革、丹青,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文旄等。手工业、商业繁荣的结果,城市也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40、在我国,法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时期的一次思想上的大辩论,这次大辩论基本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儒、法两家围绕对待"礼"和"法"的态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其中法家代表人物大都源自三晋大地,从中华法系第一部成文法典的著者李悝,到"礼法并重、邢德并举"的荀况,再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并且提出权力制约理论的韩非,以及吴起、商鞅、慎到等。其法治精神和法治思想共同构成三晋法家文化的精髓,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1、以荀子的“性恶论”为基础,韩非子在其著作中重点论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42、它没有真正的法的公正认识,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无“法”精神的律治。

43、强调法律价值的绝对性,忽视德治,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44、墨子主张以“天志”来制约君主的无限权力,对两汉时代的哲学家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汉时,新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就继承了这一思想,建立起“天人感应”的大体系,主张“屈君以伸天”,试图以人格神的“天”来制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君主的无限权力。

45、墨子虽说他的学派,学说在秦汉时代就已经中绝,但他的影响可以说直至今日,而且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墨子,他的名字和今天的中国科学技术是连在一起的。

46、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

47、大家都知道法家思想史具有局限性的,第一法律绝对性。什么事情都用到法律,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任何都不是万能的,该需要用到法律的时候用法律,该需要用道德去解决的时候就需要用道德教化。

48、首先,这四个流派有一定的相同点。那就是都或多或少地对人性有一定的论述,尤其是儒家和法家,对人性的论述是非常丰富繁杂的。制度建设或者说统治模式的建设,是要基于对人性的理解上的。

49、法家,是诸子百家中对“法”最重视的学派,主张“以法治国”。韩非子所提出的“法”“术”“势”,你知道它们的核心内涵分别是什么吗?现代人该如何理解其中的观点?

50、 但其学说对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法律思想仍然产生了长久而巨大的影响。法家思想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以及维护这一政体的方法。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各个朝代一方面用法家的君主专制政体理论构筑了庞大的封建官僚队伍,另一方面又运用法家的“法治”、“势治”、“术治”理论,控制和驾驭这支官僚队伍。

51、马云、任正非、刘强东、郭台铭等,凡是有成就的商战大咖,无一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我们考大学,我们做企业,我们做事业,没有不下功夫的,没有不需要自我鞭策的,因此,希望大家从法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规范的东西,好自为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营好自己、家庭和事业,让我们的子孙生生不息、永世太平!

52、但是像商鞅、韩非子对人性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却忘了建立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商鞅和韩非子并不算是思想家。思想家不是说对人性有一定了解就算是思想家,我们每个人都对人性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很多人了解得不系统,但对人性的知识点也很多啊,能算是思想家吗?不能。思想家一定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失去了最初的目的,走上了绝对实用主义的道路,就不算是思想家了。我们姑且称他们是所谓的思想家吧。

53、以前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对孽子、对不肖子孙,他们都有惩戒的家法,“谁犯错了,家法侍候!”我们在电视里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河南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大命归来》,前天播放的内容里就有关家二少爷杀人了,在家里,被主事的老太太鞭责的场面,甚至他当了汉奸不做好事后,还把这个败类逐出了家门。

54、2011年春节期间,面临阿里巴巴B2B业务欺诈门事件时,马云来到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正是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针对红四军中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为加强d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d”和“政治建军”原则。

55、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其事。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和广泛使用既增强了开荒的能力,使可耕地面积增多,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春秋中晚期,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随之而来的是,私田不断增多,土地逐渐可以交换、甚至买卖,井田制渐趋瓦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也开始转变,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耕作代替了犁耕为单位的集体协作,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渐破坏,出现了个体手工业者、商人。

56、 法家思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直到西汉景帝时晁错仍然代表着法家在政治舞台上施展着影响。汉武帝尊儒以后,法家的影响逐渐式微。

57、“政委制度”是阿里巴巴价值观落地的重要抓手。 军队中政委与军事首长是分工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阿里巴巴的“政委制度”与此十分相似。阿里巴巴在集团内设置“组织部”,在各子公司把人力资源部门改造成地方级的“政委体系”。

58、三是儒家的培士思想。儒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士者仕也,对士阶层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王权统治,更关系到黎民苍生,士阶层的品行和修养关系到政治清明和国家的稳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伦理德德对士的约束和培养在封建社会起到了很好效果,至今某些优秀的思想和原则对现代官吏的培养仍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应得到发扬和提倡。在儒家看来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责任就是:一“行己有耻”,二“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两条原则可借鉴性就是对官员的培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要知道礼义廉耻,要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使其符合社会和百姓的需要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清正廉洁,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官吏的培养是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对君的不辱使命可以转化为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下的对民的不辱使命,也就是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培养更多的人民公仆。儒家的培士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大借鉴意义,对儒家培士思想的升华和改造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

59、换一个角度来看,秦始皇实行这个制度,其实就是连他的子孙后代都不信任。这是一种建立在人性极恶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够实行的制度。总结一下,皇权制度,郡县制度,这种统治模式,是建立在人性极恶的理论基础上才实行的统治模式。

60、那么,秦国建国的统治模式恰恰就是采取了韩非子这样的人性论。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秦始皇建国之初讨论过到底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61、第三局限性,刑用于将过。我们今天有一个法律原则叫疑罪从无,就是说如果你没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他有罪,就得判他无罪。而法家的思想就是只要你有这个嫌疑,就得用法律制裁你,这一点可以说是违背了人性的。

62、二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国家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一个不统一的国家很难发展进步,即使在封建社会,统一不仅是君王的的理想,同样也是在小农社会的背景下黎民百姓的共同期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孔子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裂,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才能保证经济上的发展,诸侯争霸,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想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实行政治上的“大一统”,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统”做保障,儒家学说的弘扬在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把“大一统”思想演化成一种民族的心理定势,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而正是这种牢固的心理定势使我们在历史上多次战胜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统一”和“分裂”是一个长期的话题,纵观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这就印证了儒家“大一统”思想虽经历不同王朝的更替,但其国家一统、民泰国安始终是一种共同的追求。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统本质上乃是专制主义的政治统也可能会产生某种消极的影响,但国家一统的观念是没有错的,至今在主权国家中仍旧是一种至高准则。大一统学说对于维护国家之统一以及民族间的团结与融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在当今社会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中国现时期的外交政策都可溯及到儒家思想中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文化的这种思想对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的暂时分裂或分离会实现统和谐与发展的国际社会一定能够实现。民族争端和历史延续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的宝岛台湾也会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63、中华其后二千年的政治表现都可以看到法家所表现的重要作用。

64、我们现在看的央视4台里,鞠萍姐姐主持的“谢谢了,我的家”,凡有成就的,凡有良好家风家传的家庭的传统传承都是相当好的。比如孔子的第七十八代孙谈孔家的家风,个个都是儒家风范的孝子贤孙,还有许多有名的我们熟知的鲁迅、周恩来、钱学森、徐悲鸿、丰子凯等对后世子孙的良好家风的影响都是很好的例子。

65、我们的历史是一部帝王家史,主要记载的也都是权力斗争的问题。为统治者不断地吸取抓紧权力的经验提供了知识。但是老百姓怎么维护自身权利,却没有积攒任何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