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泪下七字祭父诗
1、苦雨凄风春又寒,清明荒冢落花残。心中每忆潸然泪,梦里常寻痛断弦。
2、祭文出现于汉代。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驱除邪魔,祈祷降雨,而多用于哀悼死者。新时代,大兴科学,破除迷信,应该反对,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3、节气知情天洒泪。哭椿树、悲桑梓。奈分隔、哀伤心易碎。失我父、留无计。念我父、思无计。
4、听黄鹂斗歌,旅鸿鸣阙。看仙芳、杏妍如雪。望赤云、樱浪重重叠,醉眸殊景,不忍匆匆别。
5、诗友合辑所得的赞赏归于平台,诗友专辑所得的赞赏超过二十元作者得百分之六十。发放时间为一个星期之后,领取方式以红包发放。
6、 祭奠先人纷扫墓,清明时节引伤悲。燃香茔野思情重,敬飨魂灵状貌痴。细雨绵绵含泪水,轻烟郁郁漾坟碑。光阴逝去民风在,孝义弘承血脉持。
7、天湖山诗苑(21期)庆祝中国共产d百年华诞专刊
8、 旋风猛卷驰兵勇,闪电爆燃烈火浓,临危蹈难啸歌雄。献身使命,勒铭碑颂,祭英灵、泪盈花送。
9、 2017年9月24日,宁夏诗词学会召开了12部作品集研讨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自治区政协主席,宁夏诗词学会总顾问项宗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将军,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沈华维,宁夏诗词学会会长魏康宁等约7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生滨作了《山河壮丽情志美好——漫谈宁夏诗词学会丛书的审美追求》,宁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牛学智作了《在宁夏当代文学史的角度看宁夏古体诗词创作》的综合评论。各位评论家分别对12部作品集进行了评论。大家各抒己见,观点新颖,讨论热烈。
10、 1979年,宁夏走出的部队诗人雷抒雁以一首歌颂张志新烈士的抒情长诗《小草在歌唱》闻名遐迩。而乔良擅长小说、政论写作,但他的诗作也很有特色,《贺兰石》(外二首)等就是其代表作。邓海南的《夜间潜伏》(外四首)也颇受好评。
11、(骂玉郎)山高水阔娘心上,风眼乱雨心慌。季轮转恨难偎傍。珠露团,岁序催,空惆怅。
12、 研讨会上,张铎对《雪舟诗选》、杨森君对洪立《露珠上的太阳》、王武军对孙志强《光阴之穗》、单永珍对瓦楞草《词语的碎片》、牛学智对虎西山《远处的山》、瓦楞草对王怀凌《草木春秋》、王晓静对安奇《野园集》、火东霞对郭静《侧面》进行了专题评论;左宏阁、吕颖、李生滨等针对《宁夏诗歌选》和《宁夏诗歌史》或发表评论或谈撰写感受,认为这两部书的出版是宁夏诗歌界空前的成果,选编全面、考证严密、内容丰富、叙述恰当、资料翔实,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史料性和典藏性。
13、 作者匠心独到,三对句对的工整,且每一句三种颜色,粉、黛、蓝,紫、黄、翠,青、绿、白,三组,各种颜色相呼应,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随后一转夭桃秀面,香铺幽径,桃花映红了脸庞,落红铺满了小路,最后一句;这新村,果然来劲。应是“务头”所处,即点题又婉转其调。曲之佳处,在于词句用得恰好,天成妙语!
14、 红尘同守金婚到,白首相知爱意牢,黄昏共沐夕阳韶。婆婆种菜,爹爹施料,老夫妻,自寻欢闹。
15、穷追往事拳拳忆,难报慈恩愧且羞。扩展资料祭父文:
16、 80年代以来,肖川、罗飞、秦中吟、项宗西、吴淮生、周毓峰、路展、骆英、刘国尧、高深、丁文、马忠骥、杨少青、王庆、屈文焜、马乐群、高琨、李云峰、万里鹏、闻钟、赵福辰、虎西山、导夫、杨云才、刘中等诗人的创作量多质优,影响较大。而从宁夏走出的部队诗人雷抒雁、乔良、邓海南、殷实等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八位诗人是:
17、 由于宁夏属陕甘宁边区之一些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著名诗人如李季、郭小川、王亚凡等先后来宁夏深入生活,并从事诗歌创作,留下了《阿拉善组诗》、长诗《银川曲》(合著)等作品,极大地带动了宁夏新诗的发展。其中以李季在盐池县创作完成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最具代表。1946年夏天,该诗以《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之名首先在《三边报》上连载,引起强烈反响。延安《解放日报》同年9月连载了李季的这首长诗,题目改成了《王贵与李香香》,赢得了一致好评。
18、《西江月·睹物思亲》春雨黄花遍地,北风落叶何移?杜鹃泣血泪湿衣。
19、 心生凌乱不堪风,散在烟波盼水穷。叶老蒹葭花似雪,秋寒正劲迫魂弓。
20、 杨梓的长达13300多行、60万字的《西夏史诗》于2004年列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项目,是新时期史诗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享誉诗坛。该诗沿袭了史诗宏大的框架结构,形式有短诗、长诗、诗剧、组诗、民歌民谣、抒情叙事等,以现代风格展现西夏历史,以抒情方式缅怀英雄时代,热情奔放、大气磅礴、想象瑰丽、凝重深邃,竭力追求历史深层内涵,哲理意蕴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反思,塑造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典型形象,是一种大写的人的壮丽诗篇。
21、清明斜雨,微凉杏陌,尤怜昔日音尘。年少踏歌,樽深斗酒,绝无双泪随身。夸口论王孙。玉山倚花树,故事谁闻。负尽当时,东风辞罢万重门。
22、 春闻李四高楼纵,夏看张三暗室躬,冬悲王二陋门空。人心难测,清廉可控,问何时再无官痛?
23、 秦中吟,1936年出生于宁夏平罗县。曾任宁夏诗词学会会长。1995年9月4日至9日,全国第八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会后由秦中吟编辑出版了《重振边塞诗风》、《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等。这次会议标志着新边塞诗派的崛起,也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秦中吟先生把诗歌创作的重点,从新诗转向了古典诗词,并成为“新边塞诗”的倡导者和代表诗人,被评论家称为中国“新边塞诗”的领军人物。而第一个以个人专集形式证明了新边塞诗创作实绩的则是秦中吟先生的诗词集《朔方吟草》。九叶派著名诗人唐祈先生对秦中吟的诗作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诗如其人,您的诗质朴、诚恳、亲切,仿佛塞上的泥土,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吴淮生说:“黄土不仅粘在他的肌肤和衣襟上,也浸染着他的灵魂。”秦中吟曾在《我与诗歌》中写道:“我全力讴歌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和黄土地一样忠实质朴的黄肤色人民,以及我的祖国母亲。”其实,秦中吟的作品就是“沙枣花一样飘香的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