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四字成语
1、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月晕知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知道要刮风。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描写月亮的四字成语)。
3、明月高悬 一弓钩月 月光皎洁 月圆花好 月光朦胧(描写月亮的四字成语)。
4、月色朦胧 月色迷人 月光万缕 淡淡月光 晓风残月 月色迷蒙 月光如洗
5、月过中秋:指错过时机。中秋节时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6、广寒仙子——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7、释义: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8、出处:唐·温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9、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10、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1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2、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13、月隐星疏月光班驳清辉遍地圆月当空明月高悬明月如镜一轮圆月
14、瓦解星飞:像瓦片那样碎裂,像星星那样飞散。比喻人群离散,各奔东西。
15、井底捞月: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16、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17、释义: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18、梭:织布时牵引纬线与经线交织的工具。太阳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出自宋朝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19、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0、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21、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22、释义: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晴和。
23、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24、峥嵘:山势高峻奇特的样子,引申为不平凡。指不寻常的岁月。出自宋朝廖行之《沁园春•和苏宣教韵》:“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25、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26、星月交辉: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亦作“星月皎洁”。
27、秋月华星: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28、寥若晨星:寥:稀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29、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30、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出自唐朝的《洛神传》:“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31、圆圆的月亮皎洁明亮,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给黑漆漆的夜晚带来了一丝光亮、一丝温暖。月儿缓缓上升,银河隐退了。
32、众星攒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33、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34、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35、淡月疏星月冷星稀半轮月亮月色柔和郎月高照月上柳梢月色恬淡关于月亮的成语及解释:月朗风清
36、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37、清朗宜人的风,皎洁明亮的月。形容自然景色之美。也比喻高人雅士。出自宋朝欧阳修《会高堂致语》:“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相人。”
38、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39、灿若繁星: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40、霁月光风。意思是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也可指政治清明,社会的风气好。
41、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42、坠兔收光:兔:月亮。落月将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43、飞金走玉:金:金乌,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因指太阳;玉: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时光飞逝。
44、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45、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46、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47、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48、争光日月:争:竞争。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49、兔走乌飞: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50、月闭花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51、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52、月落参横:亦作“月没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参,二十八宿之一。《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宋秦观《和黄曹忆建溪梅花》:“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消尽令人老。”
53、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54、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55、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56、星旗电戟: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57、坠兔收光:兔:月亮。落月将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58、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而人事代谢无常。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59、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60、日中必移,月满必亏: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61、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62、一天天一月月不断地积累。形容长时间地积累。出自《宋史•乔行简传》:“日积月累,气势益张。”
63、井底捞月: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64、风清月白。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65、月晕知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知道要刮风。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66、霁风朗月。意思是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67、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68、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69、释义: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7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71、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72、释义:参辰:参宿和心宿,这两星宿不同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不合,作对。
73、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74、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75、花闭月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76、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77、灿如繁星:灿:灿烂;繁:众多。像天上众多的星星一样灿烂耀眼。
78、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79、今晚的年明月,圆圆的挂在天空,就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几朵灰白色的云绕在她身边,宛如仙人在翩翩起舞。
80、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81、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82、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摧残。出自唐朝温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83、大打出手: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84、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85、乌踆兔走: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86、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87、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88、金飞玉走:金:金乌,指太阳;玉:玉兔,指月亮。日月如飞。比喻时光容易流逝。
89、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不同。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出自清朝吴趼人《痛史•原叙》:“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
90、身披星光月色。形容早出晚归,极端辛苦忙碌。出自元朝无名氏《冤家债主》:“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91、婵娟,古时指月亮。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佳时。出自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关于月亮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92、月坠花折: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93、蹉跎:把时光白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让时间白白地浪费。出自晋朝阮籍《咏怀》第四卷:“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94、日月无私:太阳和月亮无私地普照大地。比喻普遍施与恩惠。
95、星星之火: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96、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97、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98、基本释义: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月”字部,主要指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朦胧的月色不清楚,不清晰。
99、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100、乌飞兔走: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101、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102、披星戴月(pīxīngdàiyuè)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103、山高月小:形容夜景的气势:从山下望去,山高高耸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
104、朗月清风。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出处: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105、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106、出处: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07、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108、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109、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110、日月经天,河海带地:经:经过。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