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虎的成语
1、①《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2、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有关虎的成语)。
3、如虎添翼,拼音是rúhǔtiānyì,意思是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曲波《林海雪原》二七: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如虎添翼,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带虎字的成语有什么2生龙活虎: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九五:“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便把捉不得。”
4、舄乌虎帝、笑面虎、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
5、虎落平川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6、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7、因此,老虎一直为人们深深畏惧着,也由此产生了很多有关于虎的成语和关于老虎的谚语。
8、虎穴龙潭解释: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9、(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10、(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11、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12、(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13、(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带有虎的成语3虎斗龙争解释: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14、“虎”,俗称“老虎”。虎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猫科动物,它体量庞大,性情威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之同时也被人誉之为“百兽之王”。
15、画虎不成——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16、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17、虎皮羊质——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18、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19、虎虎生风,读音hǔ hǔ shēng fēng,基本意思为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
20、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
21、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22、(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23、如虎傅翼——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24、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猛虎插翅
25、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26、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27、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28、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29、麟角虎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出自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带虎字的成语有什么337个在第一位:
30、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
31、(狼餐虎噬)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32、◎古同“琥”,琥珀。有关虎字的成语如狼似虎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势成骑虎生龙活虎
33、猛虎插翅: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34、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35、宫邻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36、虎而冠解释: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37、(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