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
1、我们总是害怕挫折,害怕面对痛楚,却不知正是难熬的苦,铸成了向上攀登的路。
2、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尼采
3、立即领取1061套职场必备Excel模板?(活出生命的意义)。
4、最后,面对死亡如我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5、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和环境的限定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6、在狱友们内心麻木,逐渐丧失自我时,他用互相编笑话的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漠视苦难。
7、因为有了广岛,我们知道人正处于什么样的危险之中。
8、我相信,《活出生命的意义》一定能帮到你,因为他真的有帮助到我。从下期节目开始,我们一起来聊维克多·弗兰克的故事。(活出生命的意义)。
9、也有网友说:“报答养育之恩,养育儿女,交给时间,体验人生百态世间冷暖,安然离去。”
10、许多人被他的经历所打动,哈佛、斯坦福等名牌大学,也曾邀请他担任教授。
11、在弗兰克逝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英雄稀有,他静静的出现发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记,当他们逝去之后,作为整体的人性,已变得再不一样了。”
12、正是身体上难忍的痛苦,激发出了他精神上无穷的动力。
13、维克多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去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的意义,好好地活着。于是便有一部部的著作产生了。
14、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15、“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16、我在一次疗程中和咨询师谈到 “Controling (控制)” 和 “Empowering (赋权)” 的区别。
17、在这样的苦难之下,我们仍可以选择继续做一个勇敢、善良、温热的人,在看过生活的阴暗面之后,选择更加珍惜和拥有如今的点滴。
18、如今再回望那一年半的光景,我心里不再有那种浓重的缺失感和遗憾。我珍惜那段痛彻心扉的日子,因为它让我深知,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也仍能选择去爱人和爱己。
19、扛住急风骤雨,闯过刀山火海,再柔弱的身躯也会长成钢筋铁骨。
20、我自己的感觉是,试图去control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向外不断地寻求确定性,期望生活中事事依照计划进行,因而总无法避免失望;
21、”在过去,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的,恰恰相反,每样事情都被珍藏得很好。“
22、“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事业时育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23、看看弗兰克尔与命运搏斗的坚韧,于险境求生的勇敢。
24、但他舍不得抛下痛苦的患者和年迈的父母,决定留下来。
25、他观察了集中营里形形色色的人,发现他们只要心里有所爱之人或者未完成的事业,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26、现在回想当年青涩年少时的感情,就算当初再怎么撕心裂肺,现如今也都能换来会心一笑。同一件事情,境遇不同,着眼的高度不同,赋予的意义不同,那最终给我们的感受也就尽然不同。
27、五一的小长假又要来到了,往外跑的大概率又是人人人,堵堵堵,不如在家刷一本好书吧。这次推荐给大家的是存在主义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通俗易懂,也很适合作为自助型读物噢。
28、往后的旅程,不管惊喜还是挑战,才是值得期待的。
29、平凡如你我,有时无法让生活完全按照理想的轨迹行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距离自己的理想近一点,更近一点,无论愉悦还是哀伤,都是上苍赋予我们的财富。
30、生命可以静若幽潭,生命也可以动如脱兔。生命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生命的柔软可以化解一切。生命美丽如花,生命也脆弱得不堪一击。
31、生活如果像这样日复一日的进行下去的话,那想不焦虑也确实挺难的。于是大多数人把自身的意义体现在追求公司领导的认可、追求周围朋友的认同、追求朋友圈和短视频的点赞数。这样向外寻求自身意义,会自然而然的促使他在社交平台上刷存在感,在不如自己的人那里刷优越感,因为这是他体会自身价值的难得机会。
32、每个人都有觉得心累的时候。当你经历过种种付出而得不到回馈时,会很沮丧;当你已经很努力去工作而得不到肯定时,会很窝心;当你真心真意为家人着想而不被理解时,会很难过;如此种种。但是人生总是有乐有苦的,多想想那些美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对你的关怀和牵挂,亲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朋友给你的温暖和陪伴……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33、当人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勇敢地活下来,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为何还有那么多轻生的人?也许当他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知道比自己痛苦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可他们却仍然坚定不移地活着。为什么自己却不能做到呢?
34、有让你傻笑了几小时但最后完全想不起来自己笑了些啥的短视频;
35、“正是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人才有实现精神升华的机会。”——苦难是对自己内在力量的考验。
36、15岁的他成为阿德勒学派的热烈拥护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精神病专家,负责照顾那些自杀未遂的病人。
37、那么,囚徒们面临的最后一关,就是被解放之后如何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我们试想,这些刚刚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的犯人,会是什么反应,是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然后高兴得发疯吗?其实并不是。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松弛下来后,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已经自由了,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叫“人格解体”,也就是说一切就像是在做梦,反而不真实。看到集中营外面的风景,这些人并不会立马感到快乐,他们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还得把这种感受力一步步重新找回来。
38、再现人类史上极端的一种经历和体验,让我们不但感受到纳粹的恶,也会体会到人类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有保持尊严的自由,哪怕活着只剩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不死,不会饿死或者累死病死。
39、“每天每时你都需要做出决定,这样的决定将使你要么屈从于致命的暴力,要么保持自我内在的自由,同时也将决定你是否成为环境的玩物,是否抛弃自由和尊严而变成标准的囚徒。”
40、对于这些客观上无法避免的磨难,别人并不能够替代你的痛苦。因此,自怜也没有用。
41、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着“人间不值得”的时候,是否真正地想过: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42、而找到生命的意义的方式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努力达成吗?弗兰克尔认为显然不是,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动力,人类存在之本质是负责任。生命的意义没办法用一句话概括,也没有所谓的葵花宝典,它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而不同,就像下棋,你没办法说那一步是好的,在没开始之前可以说没有一步是好的,又像作者那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在毫无人性的条件下,下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将身在何处,是否还会活着,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和目标,可是弗兰克尔还是努力的活了下来,支撑他的就是他的责任:自己的家人和未竟的事业。
43、“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44、一次又一次站在死亡边缘的经历,让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45、苦难本身或许没有明确的意义,可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和选择,却赋予了它意义。
46、“人接受命运和所有苦难、背负起十字架的方式为他提供了赋予其生命更深刻含义的巨大机会,即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是如此。他仍然可以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否则,为了活命,他会忘记自己的尊严,变得无异于禽兽。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困苦环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
47、“你无法控制生命中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弗兰克尔在书中写道。
48、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
49、回到维也纳后,他仅用9天时间就写完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50、按照意义疗法,通过三种途径发现生命之意义:
51、人生好比香料,被坎坷捣得愈碎,被挫折磨得愈细,反而愈发醇厚。
52、什么能够让你生活不疲劳,你就靠近什么。但是请记得,让生活不疲劳的能够拥有持久意义的事物,一定不是纸醉金迷的烟酒娱乐,而是能够给你获得感和充盈感的积极点滴。就如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你在将来应当完成的意义。
53、战争结束,离开集中营之后,他承受着这样巨大的痛苦,用9天的时间就写下了这本书。其实他一生中出版了30多本著作,但是恰恰是这本他原本打算匿名出版的小册子,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成功。
54、这就是我想践行的全部意义和支点!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4该书前面内容讲述了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让我看的心惊胆战,虽然内容没有涉及过于血腥的画面,但是还是让读者感觉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同时我也很佩服作者能在那种环境中存活下来,这不仅仅是机缘,更是有强大的意志力吧!
55、主播:昆明,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56、侥幸之四:解放的前一晚被死神遗忘。被解放的前一天,国际红十字会赶到集中营,囚犯们终于盼到了解放。d卫军一下子变得那么友好,还安排卡车要把他们送往瑞士交换战俘,犯人们开心地坐上了卡车,奔向自由。而作者和其他几个人却被遗忘,没能挤上离开的卡车,绝望的几个人在集中营度过了最后一夜。过后才知道,命运跟犯人们又开了个玩笑,坐上卡车的狱友全部被纳粹焚烧,作者再次侥幸与死神擦肩而过。
57、在苦难中寻找成长和意义,就是一次自我赋权的过程。而从一再失控的绝望到对自己永远拥有选择的觉悟和笃定,从心底给了我源源不竭的力量。
58、谈起这段岁月,她感谢那段艰苦的岁月,感谢那个不肯放弃,一直坚持努力的自己。正因为那时的路,才走到现在,成就了如今的自己。
59、花鸟虫鱼,尚且离不开大自然的磨砺;好的人生,更需要在艰难困苦中淬炼。
60、矛盾意向法的技术基础: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61、其实,翻开我们一路走来的手册,你会发现,我们的成长大多恰恰是在处于困难时。因为挫折,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62、知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甚至连教皇保罗二世都读过他的书,还远道而来拜访他。
63、我总觉得,在任何环境中的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即使严苛如集中营,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意识独立。
64、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65、面对困境,你可以抱怨可以消极,决定权在你手中,决定的不同,也决定了你最终的结果与中不同,就像作者最后不但活着逃出了魔掌,变不利为有利。“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取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精神健康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即已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或者是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它需要的不是不问代价地消除紧张,二是某个有待他去完成的潜在意义的召唤。
66、饥饿、劳累、屈辱、死亡……这些关键词构成了集中营的生活。
67、在当时只有7%的生存希望面前,弗兰克尔却始终惦记着未完成的研究课题。
68、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禁会思考,苦与乐应该只是相对的。苦,是没有下限的。你感觉到的苦,都不是最苦的,因为总有比我们还苦的人,我们自己也总会遇到一次次打破自己极限的苦。书中第一部分快要结束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情景,受尽牢狱之灾的人们终获自由,可当有人问他们是否高兴的时候,回答是否定的。作者说,他们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这是一个痛苦的结束,与另一个痛苦的开始,尽管这个痛苦是在重获自由之后。而苦的对面,是乐。乐应该是有上限的,或者说,乐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平静。就像书中所说:对于回家的犯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们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69、朋友们都强烈反对他去(同行中也没有一个愿意去的),但他执意要去。因为他想,作为医生,为帮助自己的狱友而死,要比作为不中用的劳工消耗掉自己的生命,无疑更有意义。
70、“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7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这样,每个人生命的任务就是特定的,完成这些任务的机会也是特定的。
72、弗兰克尔始终对自己的余生,抱有极大的热情。
73、每一种生命现象,出现在自然界,都有它具备的一种使命,这种使命是自然界的必然产物。
74、他有机会逃跑,却因为一个重病患者悲伤的眼神决定放弃,然后留下来尽可能地予以安慰。
75、还说到:对生命的意义的质疑,没有唯一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76、保持内心澄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沉淀、提升。
77、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时仅仅需要一瞬间的顿悟。明白生命本就拥有缺憾和苦难,不要跟执念较真,只要想通了,万事皆通。此时你会发现,人间万物都有规则,而你,能够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78、生命的意义包含了苦难、剥夺和死亡。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苦难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不包括能避免的苦难。
79、谁知,短短几个月后,纳粹占领维也纳来,他和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都被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