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歇后语下句
1、母亲多是自言自语道:“次次来都是滚水渌脚(急匆匆)咁!”(羊城晚报2009年2月14日B9版)
2、形容人物神态的词语:汗珠滚滚 汗如雨下 若有所思
3、⑧ 又过了5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他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18天的路程。
4、其实,皖北的乡村有一半是被乡下人的梦呓点亮,另一半是被娃娃们手里的灯笼点亮。前者是美好的愿景,可能是粮食丰收,可能是盖一座新房,也可能是生一个大胖小子;后者是手边的光芒,触手可及,切切实实的光亮和温暖,看到它,瞬间有一股喜悦溢满心间。
5、夸父,是远古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民间有夸父追日的美好传说;相父,是指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昀父,是纪晓岚自己的父亲。
6、 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警惕!哈萨克斯坦出现不明肺炎,致死率高于新冠!
8、慈祥 荣幸 拟定 锻炼 眷恋 奔赴 搞特殊
9、(1)少壮不努力, 。(《乐府诗集》)
10、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1、由于定语的节奏要求比较紧凑,所以形式上的停顿往往省略,如上例。
12、塾师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谁云孺子不可教?”
13、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 明明朗朗 飘飘飖飖
14、崔麻子……此番又当了护路队长,死活想狗戴礼帽——装出点大人物的款儿来。(《龙岗战火》81页)
15、塾师是山东兖州人,祖籍在曲阜,为了炫耀家乡的人杰地灵,借以标榜自己的出身和学识,所以出了这个上联。
16、阅读方法:这一章节故事情节跌宕,非常经典。我们阅读时可以默读,和父母、伙伴交流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红孩儿等人物的认识,也可以观看视频,获得更多启发。
17、A项,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使用正确。B项,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用在此处不妥,应改为“设身处地”。C项,独木不成林 ,一花难成春: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只有一朵花开并不是春天来。比喻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使用正确。D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使用正确。故选B。
18、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19、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平乐·村居》 刘禹锡
20、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
21、了( )指( ) 安( )乐( ) ( )( )相照
22、“睡醒”“逛”“说话”等词语将“花”“鸟”“虫子”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
23、(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再仿写一句话)
24、朱元璋本来就没有笑对方武艺练得不好,而且自己是多年没回家乡,这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当然不愿和对方比武,所以就赶紧解释。可不管朱元璋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依不饶的。把朱元璋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同意了和对方比试一下。
25、(2)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3) 青藏 2001 拉萨
26、(2)注的构成。注与引不同的是,它可以由一个单词构成,如“谷糠榨油——难”、“和尚到了家——庙(妙)”,或单词带上助词,如“喇嘛的帽子——黄了”、“蝎子的尾巴——毒啊”,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由短语或句子构成。例如:
27、《梅花魂》第13自然段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考查对梅花品质的理解。
28、阅读方法:这部作品很感人,读起来引人入胜。我们阅读时可以摘抄自己喜欢和令自己感动的片段,仔细品读,感受共产d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