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激烈的诗句
1、○唐·杜甫《后出塞五首》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悲笳:悲切的号角声。
2、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首·其三》
3、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4、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5、这首诗,作为战争题材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自河南经乱》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唐代非著名诗人陈陶,对战争有独特的感受,他写了四首反映战争的《陇西行》,其中第二首写得最好,入选《唐诗三百首》,从而使他有资格与唐代诗坛的巨擘们,留下一张合影。
10、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11、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12、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13、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14、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边草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
15、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7、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18、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1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边马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21、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22、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2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4、作者背景: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5、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2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
27、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28、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9、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