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51句集锦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51句集锦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1、公明仪想,牛怎能欣赏这种高深的乐曲呢?于是,他又重新弹了一支曲子。这支曲子弹得一会儿像蚊子叫,一会儿像牛犊叫。这头牛才摇起尾巴,竖起耳朵,留心地听起来。出自《弘明集》

2、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3、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4、晋代,有个叫许逊的人,曾当过旌阳县令,时常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仙人一般,老百姓称他为”许真君”。(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小学生的我,就应该多读有益的书籍,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新时代的“五好学生”。

6、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7、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8、他问他父亲道﹔”种田的利润大约有多少倍﹕”他父亲说﹔”十倍。”“贩卖珠宝的利息呢﹕”“一百倍。”“拥立一个国王的利润呢﹕”他父亲惊叫道”啊呀﹖那就多得难以计算了﹖”吕不韦笑道﹔”那么子楚这种珍奇的货物囤积起来,可以赚取大利啊﹖”于是,他对子楚百般笼络,并拿出六百两黄金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放子楚逃回秦国。

9、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10、这时,门客毛遂来到平原君面前说﹔”那就让我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回答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好像一把锥子放进布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会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没有人提起您,我看您还是留下吧﹖”毛遂答﹔”您从来就没有像锥子那样把我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放进去了,它就会整个儿挺出来,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得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11、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沈诸梁的封地叶邑。楚国令尹、司马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12、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13、(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肚子上),比喻力量所不能做到的事。例﹔他虽然很替自己的朋友担心﹐可是相隔万里﹐实在是鞭长莫及﹐帮不上忙。)

14、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15、欧阳修,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那年,父亲调任泰州判官,不久便去世了。父亲生前为官清廉,喜欢交结朋友,乐于接济穷人,死后家里没有留下任何财物,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转眼间,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其他同龄孩子都进书馆读书去了,可母亲郑氏却没钱送欧阳修读书,心里非常着急。怎么办呢?郑氏非常清楚,连纸张笔墨都买不起,私塾先生就更加请不起了,所以还是决定自己来教儿子读书写字。没有课本,郑氏就把自己学过的诗文逐一回忆起来,教儿子读,教儿子背。

16、父母陪孩子阅读,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让亲子关系其乐融融。就如松居直所说“书中记录了什么是幸福,但父母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如果你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他就能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陪孩子看书,亲子之间交换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17、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

18、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19、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20、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读书的成语故事篇8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

21、(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例﹔满清末年﹐清政府企图采取”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结果却是开门揖盗。)

2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设圈套的人对于自己的成功无所谓﹐而受骗者却自己送上门。例﹔他摆车库摊头主要是为了消遣﹐至于能作成多少买卖﹐那是太公钓鱼了。)

23、(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24、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25、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26、译文:苦读十年之间没有人听说,科考成功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27、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28、(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29、阅读的时候,我也会做一下标注。当遇到好词好句,好的描写时,我会花时间记一记、背一背,或者思考一下,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他当时创作的背景,以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30、(把别人赶走,自己来代替。例﹔执政d非常腐败﹐若干在野d都想取而代之。) 

31、唐代著名画家张缲,擅长画松树,他能够一双手握住两枝笔同时绘画。一枝笔画苍翠的树枝,一枝笔画弯曲的树干,都画得生动逼真。因此,当时人们称赞他的画是”神品”。出自《图画见闻录》

32、书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33、(杞国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担心。例:对于自己没有能力影响的事情,不要杞人懮天去多担忧。例﹔某些人担心生物工程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不是杞人懮天的担心。)

34、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35、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36、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项羽也心乱如麻,仓促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37、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于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38、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39、(把璧完好地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无损伤地归还本主。例﹔苏军不甘心将东北三省完璧归赵地还给中国政府﹐他们将东北三省的重要工业设备都搬运一空。)

40、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41、(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42、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43、相传寿春城里有个名叫姜七的人,专做接待过路客商的营生。有一年春天,姜七总听到家中后园内有隐隐的哭声,但开门细看,却一无所见。

44、(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45、(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46、折节读书、暗室求物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9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

47、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是不好,就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是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48、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49、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申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50、(越多越好。例﹔维生素C也不是多多益善﹐吃得太多也有副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