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研究小组制作了《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研究调查问卷,在问卷的发布和汇总中,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人们对于《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了解情况》。为研究的完善和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
2、事迹:速歼孟达,大战诸葛亮,葫芦谷天助,讨伐辽东,计诸曹爽。
3、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他最后彻底失败也是难免的下场。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曹操,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小说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
5、事迹: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
6、 《三国演义》是中华文明的艺术大宝库,一个个鲜明的英雄人物、一桩桩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都让我们一步步走近这部巨著,让我们继续探索吧!
7、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
8、《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9、刘禅: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他还只知道放纵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
10、关羽是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身.。
11、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12、曹丕在位期间,废献帝自己当上了皇帝,而且重用司马懿,使魏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其时又遇蜀吴大战,魏国坐收渔利,在其执政后期魏国的军事、经济实力依然成为三国当中的头号强国,为将来的三国归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具有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宽厚仁义的特点。
14、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15、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关羽箭伤未好,仍亲自出阵与徐晃大战八十余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领兵前来相助,便杀出樊城,徐、曹两下夹击,关羽不敌败走。
16、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17、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8、走没多远,遇朱然伏兵四面杀来,关羽在逃往临沮决石那地方时,潘璋引伏兵截路,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被马忠捉了。
1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用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20、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21、周瑜也是个忠心不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22、 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逐渐低迷。
23、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4、重视谋事许攸(第三十回)智人善用,爱才敬才
25、诸葛亮对刘巴说:“张飞虽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先生你虽然天性清高,但也应该放低一些格调吧。”刘巴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刘备听闻后异常愤怒。
26、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27、在对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研究基础上,我们用自己稚嫩的笔触画下了三国人物,让我们的研究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8、甘宁百骑劫魏营讲述甘宁领着一百人,配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最后曹军因不清甘宁人数,还不敢追赶,让其一百人顺利回了帐营。
29、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
30、 关羽(162-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有“美髯公”之称以忠、义、勇、智、信著称。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庙遍及中国,在北京一城就有关帝庙五百多座,民间祭祀众多,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且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拜关公”之说,并被佛道俩家供奉,有加蓝菩萨与武财神之称,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有若天神,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文武双全,描写的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长沙、单刀赴会、举兵北伐围曹仁于樊城、刮骨疗伤、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等,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将,又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31、性格: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32、我们将研究小组命名为“群英会”研究小组,一方面指研究内容《三国演义》书中可谓群英荟萃,无数英雄。另一方面是指我们的研究小组组员也是群英荟萃。
33、单骑救主(第四十一回)义高人胆大,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
34、(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35、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
36、 小组成员通过阅读,整理了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性格、故事汇总表格,充分感受到三国人物的众多以及个性鲜明和独特。
37、《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38、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39、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 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
40、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41、董卓: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4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43、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44、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45、张飞: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46、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47、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此战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之后曹操认为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逼近南方寇贼,想把他们牵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曹操听了他的建议,没有移民。之前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48、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49、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
50、温酒斩华雄(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51、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汉献帝还任命他当偏将军。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在曹操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关羽请战,但曹操并不想用关羽。
52、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53、《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54、 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当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55、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56、(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57、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58、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59、袁绍:总想“因人成事”,拣现成,但优柔寡断,不思进取——各路诸侯基本这个调;
60、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清)章学诚
61、周瑜的性格特征: 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周瑜也是个忠心不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
62、 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63、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徒。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64、曹操:办实事,实干派,而且抓住机会收买人心;
65、《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 )
66、性格特点:谦虚,爱才,识人,明智,后期刚愎。
67、诸葛亮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68、 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
69、 张飞(167-221),字益德,蜀汉三杰之一(《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有“三国第一条枪“之称,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张飞是刘备、关羽的弟弟。曾与吕布大战俩回,不落下风,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曾怒鞭督邮,并一度拔剑欲刺董卓。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吓死夏侯杰。入川时一路凯歌,义释严颜,并将其收降,直捣成都。入川后率精兵击败张郃大军,可见其粗中有细,智勇兼备。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封五虎大将,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为夺回荆州,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同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作范疆,之所以会写错是因为强的繁体字写作彊,强与疆很像)、张达刺杀,时年五十五岁。
70、性格:勇敢坚毅,豪爽开朗,足智多谋、性情意躁,易于激动,
71、白门楼吕布殒命(第十九回)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目光短浅
72、公元208年,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