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全文诵读文字
1、(译文)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
2、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千字文全文诵读文字)。
3、弦歌酒宴,接杯举觞①。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4、(译文)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5、书中还有如何修身养性的内容,如“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善性就会转移改变。“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6、俶载南亩(chùzǎinánmǔ),我艺黍稷(wǒyìshǔjì)。
7、释纷利俗(shìfēnlìsú),并皆佳妙(bìngjiējiāmiào)。
8、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9、(译文)家里有了灾祸,连驴子、骡子,大小牲口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官府诛杀盗贼,捕获叛乱分子和亡命之徒。
10、图写禽兽(túxiěqínshòu),画彩仙灵(huàcǎixiānlíng)。
11、(译文)探求古人古事,读点至理名言,就可以排除杂念,自在逍遥。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12、垂拱平章(chuígǒngpíngzhāng)
13、“仁慈隐恻,造次弗离,结义廉退,颠沛匪亏”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无论在何地何时,即使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正义的气息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对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给他们温暖。
14、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15、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17、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①陶唐②。
18、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19、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
20、肆筵设席(sìyánshèxí),鼓瑟吹笙(gǔsèchuīshēng)。
21、③璿玑(xuán jī):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22、(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23、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24、旷远绵邈(kuàngyuǎnmiánmiǎo)
25、率宾归王(shuàibīnguīwáng)
26、(译文)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27、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28、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他们称之为四章。
29、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30、笺①牒简要,顾答审详。骸②垢想浴,执热愿凉。
31、经过这些天的阅读,现在就让我来讲述一些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三字经》囊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朝代更迭,人际交往,史地天文,伦理道德,理想信仰等,相信很多同学同我一样,最关心的便是人际交往,感触最多的便是追寻理想途中的坎坷。书中说朋友相处应该相互讲信用。父子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如果曾经的我一切顺其自然,那么现在的我学会了以诚相待以及把握机会,进步是相互的,我愿意完善自我,建立大家的信任。《百家姓》不用说,四言韵文,便于诵读,雅俗共赏,其中的形式来历,宗祖溯源,体现着中国人对宗脉及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其他的不多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书中对我的本姓“张”氏的讲解——张姓出自黄帝,相传是皇帝的第五子挥的后代。挥发明了弓箭,因此被皇帝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同时也叫弓长,两个字和在一起,就是“张”字。这就是张姓的最早由来。春秋时期,又有一个晋国贵族,名叫解张。他的后代,用他的名作姓,从此也姓张。汉代道教盛行,道教自称源于黄帝而流行“皇帝赐姓张氏”的说法,于是张姓的人数逐渐增多。曾经只知道我们张家是大姓,不管到哪都有本家的兄弟姐妹,现在了解其由来,也真令人惊奇。中国文化确实精彩,单从《百家姓》也让我长进不少。《千字文》对于它我便不是非常了解了,本书的前言部分对它是这样概括的——其短句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历史,修养内容均涉在内,其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获得了流传千古的称赞。由于假期活动多,我对此文也并没有多做阅读,大致过眼后,我觉得此文更像是中国古文的“十万个为什么?”对天文,地理的解读也是如此的精准,有时间,我也一定继续阅读。
32、(注释)①笺(jiān):文书、书信。②骸(hái):身体。
33、 《千字文》一则内容精、文辞美,二则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一个突出的童蒙读物。
34、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
35、悚惧恐惶(sǒngjùkǒnghu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