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曾国藩开悟的人最可怕78句集锦

曾国藩开悟的人最可怕78句集锦

曾国藩开悟的人最可怕

1、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构造出宏伟的蓝图,行动上却停滞不前。

2、当你能拿到这份礼物的时候,也就是你考验结束,重获新生的时候,这个痛苦才会消失,而且它还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资粮,支撑着你走下去,开创未来。

3、  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激发天良,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精神,以“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投身于挽狂澜的事业中。也正是在“舍身卫道”、“忠义血性”的驱动下,曾国藩的湘军表现出了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曾国藩开悟的人最可怕)。

4、在说天津事件中,因为外国传教士的恶行,天津人民皆气愤不已,进行了激烈的报复。对于此种情况,朝廷派出了曾国潘来处理这一事件中。曾国藩此次的态度,使得他有了“卖国贼”之称。其原因在于,曾国藩鉴于法国和清朝的军事差距,选择了妥协,不仅严厉指责天津人民,而且还将扣押的传教士放走。此次所作所为,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并不好评价。在此次中国都有过错,曾国藩考虑到清朝不敌法国是好,但是他指责天津人民,也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5、曾国藩本身在天赋以及智慧上平平无奇,但是凭借自己多年来的刻苦学习,不仅在后期成为了晚清的一代众神,更是积累了许多关于自我学习和管理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都在他相关的著作书籍当中有所描述。

6、为什么他什么都知道?因为这都是自性本具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完全是靠记忆,是靠阿赖耶里头的那个资料库,开悟的人不靠阿赖耶,他没有起心动念,在阿赖耶里不留印象,阿赖耶是空的,他的智慧,完全是自性的流露。

7、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于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比较,倘若能够进入内在使灵性开花,那么也就不会和外面的事物比较了。诸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他喜悦,他宁静,他满足,他博爱,就是因为他内在的花开放了。

8、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因为精神粮食是生命质量的掌舵手。

9、妻子在一旁很难堪,于是也劝他不要挑柴看书了,耽误时间不说,还沦为了别人的笑柄。

10、东汉史学家班固说:“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1、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12、在京城期间,曾国藩先后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两位前辈为师,请教进德修业之术。

13、左宗棠吓得魂不附体,幸好,他的贵人曾国藩及时出手,救了他一命。

14、咸丰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咸丰帝诏群臣言得失,曾国藩进言“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

15、今天,人们渐渐地把“人心不足蛇吞相”写成“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就像蛇贪心很大最终想吞食大象。

16、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积淀,达到“开悟”的境界,可以通过以下迹象判断。

17、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18、我们都不喜欢受制于人,不喜欢被动处事,不喜欢被人催促,想要摆脱这种现状就要懂得自律、自强。

19、曾国藩能够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那也是老江湖了,任何小聪明都瞒不过人家。曾国藩对声音的辨别,就是看你怎么说话。一般来说,说话支支吾吾半天蹦不出来一个响的老实人,肯定是没出路的。所以,老实人说话一定要不紧不慢,清脆且节奏分明。这一点要把握好,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没什么底蕴的人。

20、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21、  挫折使曾国藩有了一个自我反省并得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近一年的自我反省对曾国藩的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于是曾国藩“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黄老就是道家。道家与法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如果说法家的特点在于一个“刚”字,那么道家的特点便是在一个“柔”字。法家之弊是逞强,是刚愎自用,是自以为是。道家的“柔弱”、“不争”,恰恰是要打破人的自矜、自伐、自是、自彰,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

22、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23、一个“开悟”的人,会落实行动,摒弃口头的大话。

24、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强烈推荐)

25、节俭,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一个国家之气,也应是一个家族之风,更当是每个人的毕生所践。

26、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27、正直,是人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人修身的体现。

28、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29、看书与不看书,完全是不同的人生。读书破万卷,头脑如有神助。

30、《西游降魔篇》里的唐僧是这么说的:“终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痛苦,才知道终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这是一种境界,可我只是一个凡人。”

31、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需要狠下心,不娇纵,不迁就,不纵容,不忍让。

32、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33、用现在流得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浮云。也许在佛教中这样的智慧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事情都置之不理,不会被触动内心,不被感动。其实是很可怕的。

34、  这无异是对曾国藩与湘军成功之道的最好总结。可以说,他的信念、他的抱负、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

35、真正大格局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痛一样。

36、做人常怀谦虚之心,则有益于自我修养的提高,久而久之,学识定会有所精进,别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37、司马迁,二十岁遍游九省,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作品之一《史记》,就是在司马迁的壮游后完成。他从十岁开始读万卷书,父亲司马谈为他延请当时大儒孔安国、董仲舒为师;二十岁那年,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的到广阔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

38、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人要有信用,才能立足于社会;经商有信用,生意才会兴隆;国家不守信,早晚会衰亡。    

39、曾国藩用一生告诉人们慎独对修身的重要性。慎独是修身的根本。

40、理学家朱熹说:“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41、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42、开悟,即是对宇宙和生命本体实相的真实感知,也称为见道、名明心见性。开悟,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证量名词,它既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转折点,也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分界点。修行者一旦开悟,就等于即身证得菩萨的初果,同时在知见上与佛比肩平齐。

43、这个人一开始只求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

44、还有一次,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这个人非常爱才,欲将吕布招致麾下效力,但又怕吕布忠心度不高,反受其乱。

45、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隐”、“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

46、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他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他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他的眼里没有一个众生,个个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会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他证得了无分别智,他不讲信用,她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他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47、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公正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48、一个“开悟”的人,会致力学习,吸收智慧的养分;

49、如果说读书,是在字里行间旅行,江水徐徐行万里。那旅行,则是从山川湖泊读书,天地悠悠读万卷。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50、15岁那年梅兰芳染上了白喉病,无钱医治,只能等死,他主动接济梅家钱财,从来不求回报,梅兰芳对此番恩情终生不忘!

51、本来想周末收拾收拾房间,可看着满屋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从何下手,算了,还是躺会儿比较舒服;

52、曾国藩是个有心人,人家把声音分为“金声”、“水声”、“木声”、“土声”、“火声”等五种声音。曾国藩尤为推崇清声,顾名思义就是清澈明亮。老实人做到开口说话第一步很关键,声音小没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低沉有力,从而做到条理清晰。条理清晰固然重要,喜怒哀乐做到不能轻易流露,最好始终如一的笑靥如花。

53、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54、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大格局会影响你的人生格局。一个有格局的朋友,会在你迷茫时,给你中肯的建议,提高你的人生层次。

5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6、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57、对自己狠下心的人,才能更成功。因为能够看到长远的价值,而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从而更能有效的掌控人生。

58、曾国藩是一个家庭教育家。他崇尚家庭教育。看过他家书的人都知道,曾国藩写过家人的信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都是对子侄的教育。就算是写给领军打仗的弟弟们,在指导他们的时候,字里行间还是让他们进德修业,教他们谦虚谨慎。曾国藩能成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没有秘诀,靠的就是踏实勤劳谨慎诚敬。他是这样做的,他也希望弟弟子侄们这样做。

59、文豪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60、曾国藩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贤。在家风方面曾国藩一直保持严格和节俭的美德。他自己总结说:

61、当年有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为什么舍利弗那么有智慧?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回答,他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佛陀就指着鼓告诉他,你看到鼓了吗?鼓敲起来声音很好听,但鼓里有没有东西?没有,空的。佛陀就说,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样,空空如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就不鸣,你问他什么问题,他都没有回答不了的,这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

62、厚德,语出《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上也说:“故人有厚德,无间其小节”。

63、鸟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用的不过无数颗树的一个树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过喝到满腹为止。

64、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65、人生,应该舍弃贪婪之心,追求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66、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

67、赵楫好不容易等到报仇的机会,他板起脸来,没好气地训斥:“你才被降职,就要请假,是看不起本官吗?你的假,我不准!”曾国藩只得继续带病工作。

68、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69、那什么是自律呢?人的一生中,谁都会遇到许多的考验,而人们面对那种未知的事物,他们有的会后退,有的会选择前进。因为没有谁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你的抉择将会影响到你以后的事业,要知道,对于每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犹豫就是他们最致命的弱点。谁不想成功?虽然机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有的时候我们就是因为犹豫了一下,有可能这个机会就属于别人了。所以,自律就是“回到当下”,“当时不杂“,学会做减法。不去妄想未来,也不无聊地纠结过去,规规矩矩地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70、曾国藩在识人上,堪称伯乐,曾提拔过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一批晚清重臣。

71、古往今来,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人。

72、傲气只会让人止步不前,无法查缺补漏,时间久了,反而退步了。

73、他在《曾国藩诫子书》上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74、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能侵占大明江山夺取天下,基本都是八旗子弟的功劳,八旗其实就是清朝当时最主要的兵制,也就是“世兵制”。

75、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肯定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更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被人信任之人,必是守信之人。

76、狠一点,斩断无意义的社交,压缩泛滥的朋友圈,告别酒肉朋友,留下真情知己。

77、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经典情节都足以证明他有勇有谋,能力非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