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维修简介
1、※老卡尔威特有这样一句简洁的话让我印象深刻: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
2、经过17世纪末以来的各种阐发,中国伦理与政治一体化的模式已为许多法国人熟知,其所取得的成效也被许多法国人认为是有目共睹,所以尽管法国“哲学家”们对中国其他方面褒贬不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却可以说交口称赞,中国的热情赞美者伏尔泰不在话下,一向被认为反对中国文明的卢梭也在此列,对中国甚多苛评的狄德罗亦认同中国政治。
3、 浪漫主义的反抗从拜伦、叔本华和尼采演变到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理性主义的反抗始于大革命时代的法国哲学家,稍有缓和后,传给英国的哲学上的急进派,然后在马克思身上取得更深入的形式,产生苏俄这个结果。
4、以赛亚·伯林(SirIsaiahBerlin,1909—1997)
5、●《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德勒 著,彭莉莉/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推荐指数:★★★★★
6、 虽然有许多人仍旧真心信仰人类平等和理论上的民主,但是现代人的想像力受到了十九世纪时根本不民主的工业体制所促成的社会组织型式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有实业巨头,另一方面有广大的工人。民主制度的这种内在分裂,民主国家里的一般老百姓尚未认识到,但是这一向是从黑格尔以来大部分哲学家的首要问题,而他们在多数人的利害与少数人的利害之间所发现的尖锐对立,已经通过法西斯主义有了实际表现。在哲学家当中,尼采恬不知耻地站在少数人一边,马克思则衷心诚意地站在多数人一边。或许边沁是唯一打算调和利害矛盾的重要人物;因此他招来了双方的忌恨。
7、 十九世纪当中,新教德意志的文化逐渐日益普鲁士化。弗里德里希大王是个自由思想家和法国哲学的崇拜者,他曾殚精竭力把柏林建成为一个文化中心;柏林科学院有一个知名的法国人穆伯杜依①作终身院长,可是他不幸成了伏尔泰死命嘲笑的牺牲品。弗里德里希的种种努力和当时其他开明专制君主的努力一样,不包括经济上或政治上的改革;实际的成绩无非是集合了一帮雇来捧场的知识分子。他死之后,文化人大部分又是在西德意志才找得到了。
8、毛叔,本名孙益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台“达耳闻”新媒体领导小组办公室节目部负责人。多档音视频节目制作人,在多个平台播讲小说及声音作品,拥有较高播放量和关注度,主持经历涉及新闻资讯、文艺娱乐、生活服务等多种类别。播音主持作品多次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参与配音的动画片《黑脸大包公》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9、当人们提出有关自己或他人的问题时——尽管这些问题迥然相异,却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哲学问题便应运而生。这些问题往往是非常一般性的,包括一些原则问题,并且很少或者根本不关心实际功用。但是,使这些问题更具特征的是:似乎没有明显的普遍为人接受的程序以便回答这些问题,也没有任何我们可以自动求助的专家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确,关于这些问题本身,有一些独特的东西;那些反躬自问的人对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答案,甚或对怎样着手去发现这些答案似乎没有任何把握。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问“1955年在冰岛发现了大乌鸦吗?”,我们知道如何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正确的答案必须基于观察,而博物学家正是我们能够求援的专家。但是,当人们问“宇宙中有物质客体吗?(或者,也许相反,它是由种种心灵及其状态构成的吗?)”,我们采取什么步骤解决这个问题呢?表面上,这两个句子仍有一种相似性。再者,如果我问“滑铁卢战役发生在十七世纪吗?”,我们知道怎样去寻求相关的证据。但是,当被问及“宇宙在时间上有开端吗?”,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晓得怎么回答“你敢肯定他认识你吗?”,但是如果有人想知道“我能永远明了另一个人头脑中所发生的一切吗?”,我们怎样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呢?回答“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理论优于牛顿的理论?”比回答“为什么科学家的预言比巫士的预言更为可信(或者相反)?”容易;回答“等式x=2的正数根是多少?”比回答“有无理数吗?”容易;回答“‘蒙昧主义者’一词的精确意义是什么?”比回答“‘如果’一词的精确意义是什么?”容易;回答“我应该怎样修理这台损坏的打字机?”比回答“我(或者一般意义上的人)应该怎样生活?”容易。
10、※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与孩子的交流及对培养他的责任心未能给予重视,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什么都不听你那一套了,或者不等他长大已经满身毛病,年轻的生命浸染得千疮百孔,后悔时,已经太晚了。
11、想经常看到雪莹姐姐的宝贝们,关注官方抖音号:
12、●《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 海姆·G·吉诺特 著,张雪兰译,京华出版社,2004年9月,推荐指数:★★★★★
13、延伸阅读:《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
14、利玛窦介绍,监察官分为科吏(给事中)和道吏(监察御史),他们都是谨慎可靠、忠君爱国的哲学家,是公众良知的捍卫者,负责监察并向皇帝报告各地的违法事件。
15、有些启蒙思想家更进一步指出,教育在变革社会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是实现未来新社会的重要手段。卢梭指出,教育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极端重要的,在所有有关人类事业中教育事业是重要的事业,堪居首位。
16、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特性是——这一点似乎只是在我们的时代才变得更加显著——无论如何,它们都既不是经验的问题,也不是形式的问题。也就是说,哲学问题不能像经验的问题——无论是科学的还是常识性的——那样通过引证观察结果或经验来予以回答。诸如“什么是至善?”或者“我怎么能肯定你的感觉与我的感觉相似?”或者“我怎么能肯定在任何时候都真正地理解你所说的一切,而不只是在我看来是这样?”,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不能由人类知识的两个伟大工具中的任何一个来予以回答的,这两个工具一个是以经验为根据的研究,另一个是用于形式科学的演绎推理——比如说出现在数学或者逻辑或者语法规则中的那类论证。
17、在中国名字的西文拼音和希伯来名字间寻找联系;
18、 达尔文理论的这一部分向来很受人反驳,大多数生物学家认为要附加许多重要的限制条件。然而这和写十九世纪思想史的历史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历史观点看来,有趣的是达尔文把哲学上的急进派特有的那一套经济学推广到了生物全体。根据他讲,进化的原动力就是自由竞争世界中的一种生物学的经济。促使达尔文想到了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为进化根源的,正是推广到动植物界的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
19、 十九世纪的精神生活比以前任何时代的精神生活都要复杂。这是由于几种原因。第有关的地区比已往大了;美国和俄国作出重要贡献,欧洲比以前多注意到了古代和近代的印度哲学。第从十七世纪以来一向是新事物主要源泉的科学,取得新的胜利,特别是在地质学、生物学和有机化学方面。第机器生产深深地改变了社会结构,使人类对自己在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能力,有了一种新概念。第针对思想、政治和经济中的传统体系,在哲学上和政治上出现了深沉的反抗,引起了对向来看成是颠扑不破的许多信念和制度的攻击。这种反抗有两个迥然不同的形式,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是理性主义的。(我是按广义使用这两个词的)。
20、xueyingyuehui(雪莹阅会)٩(๑❛ᴗ❛๑)۶
21、一个“诚”字,可以派生出无数的内涵:真诚、诚心、诚信......而其中最基本的一个却是诚实。它是人的灵魂,决定着人的气质高下。只有诚实,我们才能取信于人,获得真挚的友谊,才能取信于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22、这些问题及用来提供答案的方法的历史,实际上即是哲学史。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们都试图在各种观念的构架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关于这些问题的真理,而这些观念的构架和方法,即这些问题本身得到解答的方式自身,由于众多力量的影响而递嬗变化。这些力量中有年代稍早的哲学家所给的答案,时下流行的道德、宗教和社会信仰,以及科学知识的状态,最主要的还有当时的科学家们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尤其是当他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因而使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自己及后代的想像时。
23、表示惊讶只需一分钟,要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爱尔维修
24、 浪漫主义形式的反抗和理性主义形式的反抗虽然都出于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前不久的哲学家们,但是两者大不相同。浪漫主义形式在拜伦作品里可以见到,那是裹在非哲学的外衣下的,但是在叔本华和尼采的作品中,它学会了哲学用语。这种反抗的倾向是牺牲理智而强调意志,耐不住推理的束缚,颂扬某些类的暴力。在实际政治中,它作为民族主义的盟友是很重要的。它在倾向上对普通所说的理性明确地抱着敌意,即使在实际上也不尽然;而且往往是反科学的。它的一些最极端的形式见于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但是在俄国最后得势的却是理性主义形式的反抗。德国永远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容易感受浪漫主义,也正是德国,为讲赤裸裸意志的反理性哲学提供了政治出路。
25、※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对于孩子的脾气和性格父母应该最清楚,应该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任性行为。在预料到他要做出任性行为之前,父母应该采取一些预措施,避免孩子发脾气。
26、17世纪末以来的欧洲知识分子们大多为耶稣会士刻画的中国理想政治模式着迷,这些描述成为他们反思本国社会与政治状况并探索改革方向的参照系。英国人经常借助中国来指摘时弊。在英国d派矛盾中,也常借用中国来攻击执政d。
27、●《爱的艺术》〔美)弗洛姆 著,萨茹菲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年06月,推荐指数:★★★★
28、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可形成健全的道德,从而改变社会现状,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
29、本书根据1952年伯林在BBC第三套节目所做的系列演讲整理而成,囊括了伯林关于自由与观念史的原创洞见。伯林向我们表明,正是爱尔维修、卢梭、费希特等哲人对自由观念的滥用和误读,妨碍了自由观念的发展,也阻碍了个体自由的实现。要真正理解自由,就必须从这些自由卫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赋予自由过多的王冠和权柄。
30、本书是一部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生动教育方法的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更是一部以“父亲”的名义发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本书作者蔡笑晚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功名赫赫。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父亲,就是一生的事业!为完成本书写作,作者历经六年殚精竭虑,不断增删修改。它使得本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子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贮满诸多教子实践、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拟、可仿照的家庭教育实践读本。本书不艰深,不虚妄。在一个个温暖、细腻的父爱故事中,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成长令人惊讶也令人欣慰,清晰的教育意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则则可以立竿见影的教育细节使得本书成为天下父母的样板。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像蔡笑晚那样,把父母这个“事业”兢兢业业做好。正如蔡笑晚所言: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紧的人生事业,它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在第一位!苦难或清寂在把“父亲”当“事业”做的理念面前变成了力量,变成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永远朝向成功的自信。
31、卜弥格及其描绘的中国南方海域中带十字符号的蟹
32、1500年代大航海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有一个从求同到存异的过程。欧洲人从基督教的普适性理想出发,寻求中国与欧洲间的相似性,无论耶稣会士还是欧洲本土的知识分子,一度沉醉于在中国古代宗教中寻找原始基督教的痕迹,在中国上古史中寻找《创世记》关于人类起源故事的踪影,在汉字中寻找上帝和初民的声音。
33、以赛亚·伯林(SirIsaiahBerlin,1909—1997)
34、“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校歌里的这句歌词,每每成为清寒岁月里最温暖的声音,回响在清华人耳畔。“春风”既是“春风似剪刀”的力量,剪除病毒滋生的余孽;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化作滋润人心的甘霖;还是高挥春秋笔的气度,在历史的语境中体认当下的世界与国族。“春风讲堂”恰是源自清华人对于“春风化雨”“自强不息”的重新阐释。
35、●《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年1月 推荐指数:★★★★
36、杜赫德总结:“拥有最高程度的治国之道,他本人身上汇集了构成一位正人君子和君主的一切品质。他的风度举止,他的体形,他泰然自若的种种特征,某种高贵气息,再加上温和仁慈的性情,使人刚一见到他就不由得产生出爱戴敬重之情,从一开始就向人表明他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帝国之一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