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
1、刘裕不愿再等,直接让琅琊侍中张伟带毒酒去干掉司马。
2、他水浒战力最强,可秒杀林冲,宋江若重用他,可改写梁山覆灭悲剧
3、刘裕的祖籍在彭城县的绥舆里,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第二十二世孙子,他的家族在很早的时候随着晋室南渡,长期居住在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
4、其实刘裕并没有马上杀害晋恭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二自己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只有14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不能掌握政权,被东晋的后裔反攻倒算,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下决心杀死已经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421年,刘裕指使手下人毒杀晋恭帝,这个司马德文不想喝毒药,怕死后不能转世,士兵们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这也够奇葩的了。
5、刘裕呢?虽然据说也能攀上刘邦这门亲戚,但毕竟他本人出身贫寒,是屌丝出身。
6、他刘裕战功卓著,自然能压得住人,他儿子能接得住吗?(刘裕是三国谁的后人)。
7、比如东汉的刘协、蜀汉的刘禅、东吴的孙皓以及曹魏的曹奂,虽然都不幸赶上了亡国厄运,却接着都被胜利者们“好好养起来”。有几位还特别能活,还把同时代的“仇人”都活活熬死。东晋年间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也是个“养亡国之君爱好者”,被他灭掉的“北方诸强”,几乎都被他养了起来。类似的历史段落,放在这段交织着无数残酷景象的乱世历史里,显得相当的阖家欢乐。
8、而刘裕一上来就干掉了所有司马皇族,司马氏的隐患倒是解除了,但他不会想到,萧氏冒了出来。后来的萧道成不仅杀了刘宋皇帝,而且也效仿刘裕,诛杀了所有刘裕后代。
9、刘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县(今徐州沛县)人,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太上皇后李氏,西汉诸侯王。
10、刘裕在时,尚可以其威名震慑内外,稳定形势,但一旦有变故,刘宋江山将非常危险!
11、诸桓宗亲、司马家,在后秦、南燕、北魏等地,等待着“杀回来”的机会。
12、刘裕出身平民,当时东晋是依靠豪门氏族来延续统治的,所以说那时皇帝并没有所谓的实权,而是依靠以王谢家族为首的这一些贵族世家同少数民族抗争,还有来镇压叛乱。刘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掌控了北府兵,之后回到京城直接就以雷霆之势控制了朝廷,并且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13、道在刘裕之前,一般禅位的前朝君主都是能够善终,且得到善待的,比如说汉献帝刘协,刘备的儿子刘禅,还有曹奂等。然而晋恭帝禅位给刘裕之后一年,就被刘裕给杀死了。
14、当时,正是刘裕,以打猎为名,招集了1700个旧部,一举迎回晋帝,恢复了晋室。
15、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没过多久,就陷入了混乱当中,比东汉末年还要混乱。先是八王之乱,接着又是五胡乱中华。西晋皇室给天下带来灾难的同时,他们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在这场战乱当中,很多司马皇族被杀,还有很多宗室子弟被卖为奴隶。
16、梁山好汉中死得最惨的一个英雄,生前难逢敌手,最后却被活刮斩首
17、为何孙权宁愿自毁基业,也非要“干掉”陆逊?只怪陆逊自己作死
18、对方回道:“只是让您到另一处宫殿罢了。您家先祖取代司马氏一家也是这样做的。”
19、刘裕则是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
20、刘裕,小名寄奴,所以有人会叫他刘寄奴。虽然是刘邦同父异母弟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但是他出生的时候,大汉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自然享受不到大汉宗室的待遇。
21、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晋朝的亡国之君丢了皇位就算了,还被刘裕杀死了。要知
22、七子是刘义季,看多了兄弟争夺,不爱权利,只喜欢喝酒,最后喝酒喝死了。刘裕北伐的简介刘裕,东晋朝时期的实际掌权人,在历史中被后人多有赞誉。他著名的两次北伐也是后世人们探讨与借鉴的经典案例。那么为什么刘裕要挥军北上呢?刘裕北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23、还是以魏文帝代汉为例子,当时的曹丕虽然并未称帝,但是从汉献帝到许昌至此已经有二十余年,董承、孔融、伏完,这些曾经依附或者心向献帝的士族大臣,都已经被曹操和曹丕筛了又筛,杀了又杀。
24、刘裕诛杀司马族人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害怕司马家有皇族还活着,害怕没有斩草除根导致留下祸患,二是因为复仇,晋朝也是算得上是篡了汉朝的位,刘裕这也算是报仇了,还能够拉拢刘家后人。不论是东汉皇帝汉献帝、蜀国刘禅、吴国孙皓还是魏国曹奂,投降之后都能得以善终,皇族成员也没被诛杀,甚至还能保留爵位。
25、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等氏族领袖,已经在动乱中遭到削弱;桓氏更是身败名裂。
26、②公元410年,刘裕攻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王公以下3000人以泄愤,并将南燕皇帝慕容超押送到都城建康之后,被斩首示众。
27、刘裕晋在公元363年的4月16日出生,小时候家里非常的贫苦,他的母亲因为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儿子,而他的父亲又因为没有钱给他请乳母打算抛弃刘裕,多亏了刘怀敬母亲的帮助,刘裕才能活下来。
28、③公元413年,刘裕派兵灭亡谯蜀,谯蜀君主谯纵自杀。
29、刘裕在长大以后,长相也是器宇轩昂,度量也是非常大,为人非常豪爽不拘小节,也是非常的喜爱赌博,这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是非常相似。刘裕也是因为家境贫寒的演员,所有读的书并不多,也没有名师指点,但是他却天赋秉异无师自通,生来就是一个战神,从他当兵以后,也是展现了这个天赋,征战沙场所向披靡。
30、传说刘裕他妈生儿子,有神光照亮,当晚还降了神奇的甘露。帝王要出生,总得编些神奇故事,不这样,显摆不出帝王尊贵。
31、但东晋朝并没有慕容超想象中的破败,相反刘裕初掌东晋朝政,通过降低税赋大力发展生产,从而快速稳定了局面。这时的刘裕正需要进一步提高他的名誉,同时也为了稳定强大东晋,所以有了刘裕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非常顺利,南燕的百姓痛恨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并且也以东晋朝为国家正统,所以刘裕收到广大百姓的支持,拥有了最稳固的后勤基础。
32、到了此时,朝中大臣已经基本成为曹家的一言堂。位列三公的贾诩、华歆、王朗,均为寒门或低等士族出身,在士族观念深厚的三国时期,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身居高位,可以说正是曹氏在战争年代破格启用,这些人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33、“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正是刘裕后人的哀叹。
34、历史君:知名新锐历史作家,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新媒十大影响力新媒体人物,新媒榜百大风云自媒体,青年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35、但刘裕所在的东晋南北朝时代,却是大不同。经过多年的战乱,但凡一方皇族势力,再看上去公益无害,其背景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一不留神就是定时炸弹。最生动的教训,就是那位“养亡国之君爱好者”苻坚。这位前秦帝国的一代英主,养了一窝“亡国之君”,强大的时候非常风光,可待到淝水之战惨败,苻坚背后一群“亡国之君”就扯旗造反,叫这曾经雄踞东亚的前秦帝国,分分钟就土崩瓦解。
36、刘秀乃是长沙定王刘发(汉景帝刘启(汉高祖刘邦之孙)之子)之后。
37、堂堂刘裕,杀司马德文时,连个“莫须有”的罪名都没有罗织,而是直接用“买凶杀人”的黑社会手法!
38、众所周知,无论是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还是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当他们禅位之后,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别说被杀,至少表面上都是地位很高的,哪像刘裕一般,直接杀害,因此元人胡三省评道:“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
39、其后,刘裕又以类似的,几乎连罪名都懒得罗织的方法,屠杀了司马家多位宗室!
40、③刘裕祖籍彭城,而彭城在战国时期属于宋国,因此被封为宋公,后来篡位之后,就建立了宋朝。
41、如今,屠龙勇士成了恶龙,刘裕自己篡夺了天下,又怎么能不担心司马家这面大旗呢?
42、另外,当时宋国实际上是商人的后裔。商朝灭亡后,宋人住在这里。作为汉朝的宗室,刘裕无愧于“宋”的称号。此外,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蜀汉被曹魏夺取,最终毁灭了这个国家。因此,为了避免重复那样的命运,这个国家才会命名为“宋”。
43、刘裕虽然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但家境贫寒,尤其是他南下以后,刘裕出生时,母亲死于生产引发的疾病,刘裕的父亲刘交不愿意花钱请乳母,所以他曾经打算把刘裕扔掉,幸运的是,大家庭的叔母愿意抚养他长大,所以刘裕的小名叫“寄奴”,刘裕长大后,为了养家糊口,曾经靠卖草鞋为生。
44、尤其喜欢去赌场扔两把骰子但当时赌场老板一定没想到,这个经常在赌桌上丢裤子的流氓,终于赢回了一件千万元买不到的好东西——江山。刘裕为什么恨司马氏?早在历史上,刘备死后,刘禅成为蜀汉皇帝,司马昭迫使刘禅投降,导致蜀汉灭亡。对歼灭国家的仇恨一直围绕着汉代的后代。
45、北府军后投降桓玄,桓玄的老婆非常有眼力,建议桓玄杀死刘裕,因为桓玄要利用刘裕才作罢。刘裕自己也感到危险,积蓄力量反叛桓玄,并将桓玄击败,北府军成为刘裕的起家部队,在建立刘宋后,北府军成为了刘裕的皇家卫队。
46、尽管晋的门阀关系错综复杂,掌握了主要资源,但他们中间,已经没有公认的,具有领袖力的领袖了!
47、而放在司马家族身上,看看这家“皇室”在刘裕登基后的表现,那更是不杀不行:许多司马氏后人逃到敌国,然后在北魏等国南下侵扰时,各个争着做带路d。如此活剧,也让王夫之等学者们,为刘裕鸣不平,认为司马家族的所作所为,简直是“除恶不可不务尽也”。
48、⑤公元419年,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帝。
49、比如曹魏代汉、司马篡魏,都曾经高举“禅让”大旗。但实际上,无论是曹丕还是司马炎,都只是将这种禅让当做一场政治秀,用来减少心向前朝者的抵抗意志。
50、可刘裕依然不肯罢休,眼看着司马德文每天和妻子褚氏躲在屋里,连每天喝水吃饭都是褚氏亲自试吃,实在是不好杀。但刘裕硬是放出大招,先派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上门引开褚氏,再派人闯进屋里闷死司马德文,彻底把这亡国之君“解决”。
51、毕竟,这是一面曾用了将近200年,经历了数代人的大旗!
52、而此时的刘裕,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当年的桓玄乐观。
53、刘裕早年出身十分贫寒,刘裕最初为北府将领孙无终的司马,在孙恩之乱中初露其军事才能,及后更发起义军击败篡位的桓玄,恢复了东晋政权,并获得了极高名望并在不久之后掌握朝政大权。
54、按道理,刘裕能从一个下品氏族,一步一步走到开国皇帝的位置,他的眼光自然不会短浅,不至于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可是他却偏偏开创了如此一个恶例,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原因呢?
55、刘裕起家于北府军,他的部下大都是寒门出身,被“门阀士族”压迫已久。既然对司马氏已经下手,为了自身以后的安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凡是姓司马的都杀,永绝后患。一时间刘宋的国土上司马氏尸横遍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司马氏纷纷逃跑,脱离刘宋的控制区域。
56、15年前,晋安帝禅让了一次,把天下禅让给了桓玄。
57、刘裕控制政局后,晋安帝(司马德宗)一直给他加官进爵,但是刘裕已经开始谋划取代晋朝而自立。他非常注重魏晋时期的谶语,他看到东晋孝武帝后仍然有二位帝王的谶语,晋安帝是东晋孝武帝的儿子,他年岁已大,这两个帝王可能把他熬死了,于是主动出击,杀掉晋安帝再立一个新帝,用实际行动破掉这个流传已久的谶语。于是,在419年他派人勒死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晋恭帝。420年7月10日,晋恭帝被迫禅让帝位给刘裕,建立“宋”朝。(刘宋疆域图)
58、这样一个国穷民困的破烂摊子,如果不能采取断然更革,那么不用司马家族捣蛋,也得分分钟完蛋。于是为了坐稳皇位,刘裕仅仅“务农重积”“恤其(农民)所苦”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向这些腐朽的门阀开刀。所以他针对的,不仅仅是司马皇族,还有所有门阀大族。
59、幸运的是,他出生在东晋末年,早先有孙恩起义,后来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事,当时从军的刘裕得以立功,进入了高层的眼中。
60、掌握东晋军政大权后,刘裕并没有将这种“好传统”发扬下去的打算。相反,他选择了更加直接和血腥的手段来处理这些前朝的遗留问题。他先是缢杀了自己的老领导晋安帝,几年后,又将已然退位给他的司马德文处死。
61、而在外统兵的大将,如夏侯楙、夏侯尚,从姓氏可以看出,也都与曹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2、②五胡十六国中,匈奴人刘渊陈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建造汉高祖一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建立汉国,其实就是有重建大汉的意思,可是后来北方因此陷入了多年的战乱,刘渊的“汉”国,对此可谓是“功不可没”,所以,此时再建立大汉,不仅名声没有加成,反而还有降低。
63、门阀们跟随刘裕,只是刘裕有实力,但就利益而言,他们显然更支持一直以来“优容士族”的司马家!
64、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篡位,东晋正式灭亡,从此南边政权被刘宋取代。
65、萧道成常在树下与小伙伴们玩,堂兄萧敬宗便跟他开玩笑,说这棵神奇之树就是为你而生长,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
66、所以,在对司马家族痛下杀手的同时,刘裕也对整个刘宋王朝的豪门们,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比如他拿赫赫有名的“京口刁氏”开刀,将这个显赫一时的家族几乎杀绝,其财产“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与之同时推出的,还有严厉的“土断”政策,迫使豪门吐出大片被侵占的土地,百姓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他在位时间不到两年,但曾经危机四伏的刘宋王朝却幡然重振,接下来步入到“元嘉之治”的辉煌里。
67、刘裕杀司马家宗室的举措,短期来看,是达到了效果。
68、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是汉室的后裔。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刘裕已经和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只能仰望祖上的辉煌。刘裕非常孝顺,为了生活他砍柴、种地、打渔,有时甚至去赌博,都是为了生活所迫。
69、赵匡胤是用禅让代周,以周朝“归德军节度使”所在地宋州为国号,只有承认前朝是正统,宋为继承者才有合法性。朱元璋称帝前为吴王,按历史“惯例”,他建立的朝代应该为吴,可他以“诛暴”得到的天下,名号自能改上一改。再聊聊刘邦,为何灭掉项羽后他还继续用项羽给他的汉王?
70、刘裕杀光司马家,最大的原因还是巩固统治。司马家先祖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可是如雷贯耳,刘裕虽然代晋建国,但是谁又能保证司马家的后人会不会出一两个堪比先祖的人物?
71、不过,从此之后,“禅让”撕去了最后一丝遮羞布,变得血腥、残忍。
72、一个朝代的名称,有很多讲究,不能随便乱用,里面的道道很深,涉及到自身朝廷的合法性,换言之是为了证明自己建立的朝代为“天下正朔”。自古以来,各种地方政权层出不穷,称孤道寡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其中绝大多数不被“历史”承认,主要原因就是没法解释自身的合法性。否则,随便个人都可以对外称王了。秦汉二朝多以五行更替来解释自身的合法性。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以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克火故秦能代周统治天下。
73、刘裕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建立的国家也国号为“汉”。但从法统的角度上看,刘裕是没有这个天然的法理继承权利的,当然他本人也对复辟汉室没有兴趣。
74、所以,从刘裕夺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必须刻不容缓地考虑下一代接班的问题了。
75、清人丁耀亢在《天史》中感慨:“刘裕以好杀开国,子孙相承八世而六主被弑,贻厥孙谋,宁无报乎!”
76、刘裕为整顿吏治,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官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
77、五胡十六国基本上相当于西晋被分为两半,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南方是东晋小朝廷。虽然时间上略有差距,因为这16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和被灭亡的时间跟东晋并不完全吻合。
78、更有甚者,北魏大臣崔浩曾写信给太武皇帝说:“救起司马,杀掉刘人”。因此,一旦北朝进攻,这些人肯定会支持前皇帝或司马家族。汉朝末年起,三国争霸近百年,由司马氏统一。如果说每一个朝代都是一次血的洗礼,那么司马家族是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整个家族毁灭的皇室。
79、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前面杀了外国的皇帝,后面杀起自家皇帝来说,也就顺手多了,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才杀了东晋的两个皇帝。
80、自他掌权以来,一直在积极推行“土断”。也就是给门阀控制下的人口上户口、收税!
81、高门子弟依靠门第出身,欺凌压制低阶士族和寒门子弟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连刘裕这位开国之主,在发迹之前都曾经因为自己出身寒微而备受打压。
82、虽然在我们后世看来,司马氏做皇帝都比较“废”,可是在当时注重出身的东晋来说,有着皇族这一身外衣,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83、当初司马家族在曹氏一族手中抢走了江山以后,却没有多大能耐治理江山,所以西晋王朝早早地就灭亡了。刘裕打败司马家族称帝以后,为了防止司马家族重新崛起,于是便杀光了司马家族的人。除此之外,刘裕当时这么做也是担心司马家族的后嗣还在的话,未来会有人拿司马家族的后嗣闹事,毕竟司马家族曾是正统王朝的统治者,所以司马一族的后人是有资格当皇帝的,因此刘裕不能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任何威胁。
84、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天下宏观局势以及刘裕自身来探讨刘裕北伐的举措。首先刘裕掌控东晋朝时期,南燕慕容超听信佞臣的言论,又观东晋朝皇位更迭导致国家动荡,以为有机可趁,遂派将领多次袭击东晋朝边境。
85、安帝弑死后,恭帝所谓的禅让,更是刘裕暗中与中书令傅亮密谋策划,一手操办的。刘裕封为宋王,移镇寿阳后,为了达到尽快去掉恭帝之目的,使出了假招术,伪称要奉还宋王爵位,还老京师。一丘之貉的晋中书令傅亮贼心相照,悉心揣摩,窥透裕意,两人一拍即合,由傅亮在建康自具草诏,托称征刘裕到建康辅佐恭帝,刘裕见机行事,率军突入都中。
86、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晋书·王弥传》称之为烈祖,葬惠陵。
87、刘裕、刘毅能成功上位,就表明:超级大士族已经被陆续扳倒了!
88、相对于前二者来说,南北朝就是一个独立的时期,是从刘裕称帝,东晋灭亡,到隋灭南陈的这一段时期。
89、刘裕的篡位登基,放在门阀大族当道的两晋南北朝时代,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特别是他“寒门”的身份,更不知激励了多少后来人。但另一个残酷事实是,刘裕篡来的大好河山,早已被东晋的一干门阀大族,糟蹋成了一幅烂摊。东晋王朝常年腐败不堪,各级门阀大族享受着优厚特权,把沉重负担转嫁给平民百姓。单是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在位时,农民赋税就已经是西晋年间数倍,民间反抗四起,国力极度孱弱。
90、司马懿后人被刘裕杀害的原因是什么?刘裕对司马氏的仇恨到底有多大?在刘裕之前,退位是和平的。从刘裕开始,退位开始血腥。刘裕派人刺杀晋安帝。他当上皇帝后,就把晋安帝贬为零陵王。后来,刘裕派人杀了他。他几乎杀了司马氏一家,除了一些逃到北朝的人,如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赐等,刘裕为什么要杀前朝皇帝?
91、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比较透明的朝代,虽然总共也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话本演义,很少有人以这个朝代为背景,因此普通人对其所知不多。
92、刘裕自然也想当皇帝,手掌天下权的诱惑有哪个男人能抵抗?但他知道,现在不是代晋而立的时候。刘裕以军功增加自身威望,先灭南燕,又灭后秦,威震天下。这时候,刘裕才有了代晋的资格。建立新朝代,名号可不能乱取,刘裕的新政权称为宋。他本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按说,他与“汉”的关系更近,为何用“宋”为国号呢?
93、现实平定了孙恩和恒玄的战乱,后来又消灭了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又灭了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大破北魏,收复北部大部土地。尤其是其发明的“却月阵”,水军陆军协同作战,以三千兵力克魏军三万骑兵,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94、事实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对前代皇族尤其是男性皇族子弟斩草除根,其实本就是新兴政权最为常见的处理手段,简称“基操勿六”。
95、桓温有代晋之心,却没有等到好的时机,最后只能抱憾而终。桓温之后,东晋更是彻底堕落。内有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外有孙恩卢循作乱,最后使得桓温之子桓玄做大。桓玄以楚为号代东晋建国,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桓玄不是最后胜利的那个人,刘裕才是。刘裕以北府兵为基础,攻灭桓楚,重新迎立晋帝。
96、尽管刘裕长子刘毅符不大靠谱,刘宋朝廷乱了好一阵子,但刘宋江山算是稳住了,渡过了最初的风雨飘摇了,还迎来了“元嘉之治”。(当然,“元嘉草草”有点丢人)
97、但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在这件事儿上,却是个绝对例外。
98、兵士们遂直接把司马德文用被子蒙住,用力扼死!
99、与此同时,北方十六国也走到了尽头,但是北方却没有南方那么太平,战乱一直不断,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100、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庙号高祖,彭城县绥舆里人(江苏省铜山县),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101、刘裕出身寒门,在东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制度下,非常难于走上做官的道路。只有在军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淝水之战中的北府军)
102、① 公元404年,刘裕杀了篡位的桓楚国的皇帝桓玄。
103、刘裕、刘毅以少许兵力起兵,能迅速击败桓玄,不只是因其勇武善战,晋室这面大旗的号召力才是凝聚人心的关键。
104、刘裕仍不罢休,直接派人越墙而入,要逼司马德文自尽。
105、刘宋政权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在它的北面,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长期虎视眈眈,那些并未归顺于他的司马氏也在时刻准备北逃,希望借助北魏的铁骑恢复司马家的“旧日荣光”。
106、刘邦不信五行转换之说,称自己为赤帝之子,仍以汉为水德。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改为土德,土克水,所以汉能代替秦朝。可见,五行之说不过是帝王间的游戏罢了,究竟是什么德,说说而已。五行之说是新朝代替旧朝之后对外的解释,以加强自身的“天意”,而取代的过程有所不同。
107、出身不高的刘裕按说在东晋这个注重门阀世家的朝廷,是没有多大前途的,纵观东晋朝廷,所有能有所成就的无不是出生于江左高级氏族。
108、而我们之所以会对刘裕大肆杀戮司马氏感到介怀,是因为刘裕的几位前任的“反常规操作”。
109、刘裕此举可以说是开了个先例了,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禅位的君主是被杀的,就比如当时离的最近的汉献帝刘协与曹魏末帝曹奂,他们在禅位后都活的好好的。那刘裕为什么要这么做,开这么一个不好的先例呢?
110、421年9月,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带毒酒一瓶去鸩杀司马德文,可是张伟却不忍心谋害故主,不愿意背负弑主的恶名,但是又怕被刘裕怪罪,以拖累全家,就自己在路上将毒酒喝了。
111、公元419年,刘裕派人缢杀晋安帝,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第二年,刘裕称帝,建立刘宋,并封投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彻底灭亡,从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112、晋朝的第一个悲惨之处在于,它灭亡了两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凄惨。虽然汉朝同样是灭亡了两次,但是西汉灭亡之后,后来建立起来的东汉依然强大。但是晋朝就不一样了。西晋灭亡之后,虽然后来又成立了东晋,但是疆土大大减少不说,皇帝们还一个比一个窝囊,并且整个东晋根本没有安生过。只能算是苟且偷生。
113、可以说,在众多末代帝王中,这两人的结局都算得上幸运。但事情的残酷之处在于,这两人能够保留下性命,却只是历史中罕有的特例。
114、在这个时候刘裕开始展现自己的政治才能,其控制了东晋的政权,之后更是自己登上了权力之巅,开创了宋朝,成为了东晋南朝当中的第一个大国。但是,在其登上皇位三年之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传奇的一生。刘裕儿子的结局刘裕长子是刘义符,是他和夫人张阙生的,这里的夫人不是妻子,刘裕的结发妻子叫做臧爱亲,她没有儿子,生的是长公主,叫做刘兴弟。刘义符是刘裕的长子,作为刘裕的第一个儿子是非常受重视和喜爱的,刘裕死后,继承皇位,历史上成为宋少帝,两年后,被废黜皇位,不久被杀,死的时候只有十九岁。
115、刘裕也是杀了很多的皇帝,被后人称为了杀皇帝专业户,光是他杀的皇帝,就多达了六个,分别是桓楚的桓玄、西蜀的谯纵、南燕的慕容超、后秦的姚泓、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和东晋皇帝司马德文。后面这两位是司马家创立的晋朝的皇帝。
116、再次情况下,他在一咬牙,一狠心,痛下杀手,决定要杀死已经被废掉,降格为零陵王的晋恭帝。
117、曹操因听信一小人错杀一武将,勇武比关羽,张辽猛多了!
118、有了这类闹剧后,这个乱世里的诸多枭雄们,也都是警钟长鸣。“前朝皇族留不得”更成了好些人的共识。放在刘裕身上,这位枭雄本身就不是“心大”的人,对身边的嫡系将领都常各种猜疑。他的名将王镇恶就是因为他的猜忌引发内讧,落得窝囊身死。对自己人尚且如此,对待“前朝皇族”,自然是无比狠辣。甚至司马皇族被他追杀的景象,也并非“独家待遇”——刘裕攻灭南燕时,就把南燕皇帝慕容超斩首,其家族三千多人几乎被杀光。
119、正是因为刘宋政权内外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刘裕才会在自己年近花甲时重拾屠刀,杀害前朝故主,屠戮前朝宗室。他的所作所为无疑开了一个恶例,史学家胡三省曾评价说“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
120、因此,从西晋开始,直到隋朝再次统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十六国,其实都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而这个大分裂的罪魁祸首,可以说与晋朝皇族司马氏关系不可谓不大,因此,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透明的朝代,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其感官都不会太好。
121、⑥公元420年,刘裕篡位,司马德文被封为零陵王。第二年,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杀害。
122、傅亮一切安排妥当,立即逼帝禅位,被逼无奈之下,恭帝照稿誉录傅亮伪诏,顾语左右,违心地说道:“桓玄时晋已失国,亏得刘公恢复,又复重延,到今将二十年,今日禅位,也是甘心”说罢,恭帝强颜欢笑,亲手把皇帝玺绶交出,传国玉玺落入刘裕之手,恭帝最终惨遭毙命。中书令傅亮充当了刘裕弑杀恭帝的帮凶。
123、然而,令刘裕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百年之后,自己的后人也遭到了当初司马家族的待遇。南朝宋的最后一位君王,也就是刘裕的后人宋顺帝刘准禅位给齐王萧道成以后,萧道成便派人去抓走了年仅十三岁的刘准,年幼的刘准急忙问自己是不是要被赐死,但是抓刘准的人并没有赐死刘准,所以当时的刘准以为自己只是被软禁而已,毕竟他都已经把皇位让出来了,结果刘准被软禁后没多久,萧道成就派人毒死了刘准。
124、宋武帝刘裕出生在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镇江,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祖上是徐州人。
125、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即使是祖龙重生,汉武再世,也没有丝毫破局的可能。正因如此,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曹丕自然愿意给予汉献帝以“胜利者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