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头呆脑的意思
1、鹅是草食性家禽,饲料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觅食活动强,可以大量的觅食天然的植物性饲料,每天可消耗约2kg的青草。雏鹅在1日龄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放牧,舍内圈养要以优质的牧草进行饲喂,可用精料与草料相结合的方式饲喂,但也要适当放牧,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促进鹅的生长发育及育肥 。(呆头呆脑的意思)。
2、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也形容做事投入。
3、释义:像是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用来比喻人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4、(2)看着他那愣头愣脑的样子,大家都笑了。
5、鹅作为水禽,天性喜水,每天有1/3的时间是在水中,习惯了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因此鹅场应建立在有良好水源、宽阔水域的环境下,尤其以沟、湖、河等流动水域最好。
6、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原来这乐和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品学着便会;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
7、(8)上前开门,见一愣头愣脑的小子抱着玻璃站在门外。
8、如:吕律(我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
9、他是个没头没脑的美丽的生物。冬天我们没花可看的时候,或是夏天想找样东西来冷静一下我们的头脑的时候,都该把他找来。
10、“还是不行,仍然是斗志昂扬,眼神锐利,意气太过强盛了。”
11、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行走时排列整齐,觅食时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扩散,当离群独处会发出高声鸣叫,以求同伴回应后寻声归群,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12、《周易》中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再好的剑,锋芒露得多了,也会随风钝化。
13、吕剧(lǚjù)、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腔调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成。
14、(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15、(6)我问,是她父亲愣头愣脑处理问题的方式让她觉得丢脸吗?
16、藏而后露、蓄而后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乃是人生的大智慧。
17、读音:lèng lèng引证: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那边的喧哗,越显得这边的寂寞,愣愣的倒把彩云看呆了。翻译:另一边的吵嚷反倒对比了这面的孤单冷静,这样的场景把没回过神来的彩云看的不知所措。
18、释义:形容一个人思想、行动迟钝笨拙,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
19、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20、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
21、她呆头呆脑地望着他,他呢,也同样呆头呆脑地注视着她。
22、琼斯并不是那么一个不自量,没头没脑的浪荡哥儿。
23、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
24、“还不行,你看它表面上斗志昂扬,其实内在虚浮不堪,这样的鸡放出去就得打败仗。”
25、待时而动,藏器于身,藏巧于拙,不显山露水,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周旋有术,立身有谋,处事有方。
26、有头无脑:形容长了个脑袋,却不会思考问题。
27、吕县(Lǚcounty)。春秋宋邑。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
28、心定之人,才会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自有一份战略定力。
29、眼睛直盯着不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近]瞠目结舌。
30、氏曰有吕。——《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
31、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七姑奶奶哈哈大笑,弯腰顿足,笑得傻里傻气。”
32、他现在知道从这种恶孽里得不到什么好处,就是对他没头没脑地去协助的那些受苦人也没有好处。
33、她喜欢在木板、地面、碟子、水壶等日常生活中一切物件上画画
34、(3)一看到他走进屋的那种愣头愣脑的样子,就惹人发笑。
35、(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36、示例:赵元常见他的为人,呆头呆脑,说的话,不伦不类,又想到制台刚才待他的情形,恐怕事情不妙
37、周武王在跟姜子牙请教制胜之道时,姜子牙只说了八个字: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38、做人不要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呆头呆脑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39、她滔滔不绝、没头没脑地恳求着,眼泪哗哗地从她那涂脂搽粉的双颊流下。
40、吕牙(lǚyá)、即 吕尚。因其字 子牙 故又称 吕牙。
41、(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42、出处:三月夫《吴三贵》四十七:“此时他却以功臣自诩,真是脸憨皮厚,不要脸之极。 ”
43、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他说宝二爷怎麼好,只会顽儿,全不像大人的样子,已经说亲了,还是这麼呆头呆脑。”
44、心定了,境界就不一样。外界震天动地,我心如如不动,奈我何?!
45、呆(dāi、ái,méi,bǎo),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会意字。本义为头脑迟钝,不灵敏。
46、释义: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
47、(释义):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48、人们行走于世,不妨也学学动物的处世哲学,藏锋不露,身安如磐石;藏器于身,行不动声色;藏巧于拙,运天下之势。
49、(示例):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的提问——“往哪里去?!”
50、(5)班上另外三个从北京来的中国学生也和我一样,学得愣头愣脑的。
5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慧卿抢着道:‘老爷你不要疑心我们怎样。我不过看见他用的都是男底下人,笨手笨脚,伏伺得不称心。’”
52、头脑发热:既可比喻生病发烧,也可比喻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