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做人的名言
1、(注释)不担心财产少,只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2、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关于做人方面的名言名句(2)▲不学礼,无以立。
3、(注释)志士仁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自身来成全仁道。(论语关于做人的名言)。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7、孔子是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大家知道孔子做人方面名言名句有哪些呢?同学们,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孔子做人方面名言名句,一起来阅读学习吧!孔子智慧名言名句(1)朽木不可雕也。
8、选自《语语·阳货》。整天吃饱了,没有什么正经事情做,自己也没有什么上心的事情,这是多么的困难啊。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春秋《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1、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就是说,做为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和责备自己,而对别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12、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13、一部论语治人心,但在《论语》所言及的“仁”、“义”、“礼”、“ 智”、“ 信”、“ 勇”、“孝”等,能够遵从规律,恪守德行融汇贯通。
14、回顾经典,《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如何做人。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8、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19、译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du是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zhi,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dao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以自己的观念去妄论他人,那么人人都不如意。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白话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22、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3、宽容是互赠的礼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也不会难为你;苛求是对刺的尖刀-----你苛求别人,别人也不会饶了你。在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界的可爱和可赞之处,才不辜负我们这难得的一生。
24、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孔子的弟子子贡家境富裕,也喜欢帮助贫苦的人,人人都称他为君子,于是有点小自满。
2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9、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君子有九件事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明察,听的时候要听清,脸色要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忠诚,办事要谨慎,产生疑惑要询问,生气时要避免惹祸,得到利益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便是出自李左车之口。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3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36、(注释)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9、点评:“放”是放纵,任其发展。放纵个人私欲,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私利,这样的行为,必定招致怨恨。自私自利之心,每个人都有,但不能一味只考虑自己,一点不为别人考虑,光想着占别人便宜,让别人讨厌怨恨,是迟早的事。
40、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1、在我们身边,也是那些富有正能量的人更受人欢迎。
42、(注释)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师法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跟着做,了解他们的缺点自己注意不去犯。
4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4、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论语
45、(注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注释)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4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2、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5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54、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5、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6、译文: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7、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58、意气用事,容易冲动;慎思者,往往用平和的方法,解决矛盾。意气锋,易伤人;慎思温,养己身。
5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6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63、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吧!即使这比赛也先是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这样的争,也还是君子之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