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度外
1、终究自己的忧虑,得自己来扛。我考虑了太多人,最后本该回归的地方,成了最想逃避的地方。天生的野性,内敛的拘谨。这句话从老师口里说出来时,我当下心里惊了一秒。山村养育了我,也造就了我根深蒂固的善和谦卑。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都困扰着我,让我试图在挣脱中遗失了真正的自己。
2、他们为了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近义词:置之不理、不顾一切、置若罔闻、束之高阁。
4、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
5、而后,汉光武帝刘秀经历数年的统一战争,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
6、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7、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8、不久,光武帝派使者来歙(xī)去见隗嚣,劝他臣服。隗嚣见光武帝兵势强盛,心中虽不乐意,表面上只得答应。
9、当时,光武帝对天下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指出,隗嚣既然遣子为质,肯定会老实、听话,所以不用顾忌。公孙述在西南边陲,也没有与东汉政权争斗的资本,所以天下大局已定。
10、对这类问题,医疗行业尽量置若罔闻,实在回避不了,就借保守秘密和强调家丑不可外扬掩饰过去。
11、父母每天在外工作非常的辛苦,我们不能把他们的付出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