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韩非子语录41句集锦

韩非子语录41句集锦

韩非子语录

1、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2、“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君主丧失神威,那么奸臣就会步步紧逼;如果主上对此不了解,凶猛的乱臣贼子会伪装成忠实的狗)––––––韩非子要树立君王的绝对的权威,哪怕他是昏君,臣民也不得冒犯他。

3、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4、很难有人在不受别人影响下而活着,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去想,活好自己。就如但丁所言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只有这样心态的人,才能活好自己的一生。

5、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使法,运用法律。择人,举荐人才。自举,凭自己好恶而荐举人才。量功,考评功绩。自度,凭一己之见推断。运用法律,依法为国举才,千万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而荐人;运用法律,依法考评官民的劳绩,应该客观公正,绝对不可凭一己之推断而决定。

6、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结合成夫妻,本身就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成长时期相互扶持的恩德,自然有爱意就亲近,不爱就疏远。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处理各种繁杂的事物,一般都在当地进行。但是决策和命令,一定要从权力中心发出。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越王勾践崇尚武力,越国人民大多视死如归。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女子,楚国女子为了瘦腰而宁愿忍受饥饿。正所谓上行下效。一国的君主喜欢什么,百姓就争相效仿什么,甚至达到极端的程度。

7、出自《韩非子·五蠹》。不追求远古的治国风格,不效法旧有常用的方法。治国安邦要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不可因循守旧,抱着老皇历不放。(韩非子语录)。

8、  故事是这样的,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快驾烦且(拉的)那辆马车,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

9、“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而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韩非子愚蠢地认为,仁义道德、文学文化皆与法制对立。

10、出自《韩非子·有度》。有度:有法度。国家不会一直富强,也不会一直贫弱。执法者一定要坚决,这样国家便会富强。执法者如果软弱,国家就会变得贫弱。

11、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12、感悟:纵观诸子百家,不只儒家讲“诚”,各家都非常重视“诚”。所谓“诚”首先要做到不自欺,其次才是真诚对待别人。

13、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4、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墨子《墨子·小取》

15、  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16、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

17、“奸不容细,私告任坐使然也。”(再细小的奸邪行为都不容发生,这就是私人告密和连坐受刑所起的作用)–––––––明王朝皇帝学习韩非子,大搞特务行经,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之暗探组织。

18、求:找寻;疵:毛病。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这就是成语吹毛求疵的出处。

1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2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21、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22、  火的危险是实实在在,比较明显的;而水比较阴柔,危险不宜察觉。这告诉我们,重视和躲开那些隐藏的、细小的但却是致命的危险。古人说,人生有四戒:酒、色、财、气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下山的虎豹。酒色财气,可以说是人们不宜发现的危险,有些人没死在火灾里,却死在这里,值得我们深思。

23、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24、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5、“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在韩非子的眼里,父子、夫妻、君臣的关系都不可靠,他是彻底的绝情主义者。

26、出自《韩非子·五蠹》。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使是自己的小弟来了,也不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哪怕是疏远的过客也总是要招待吃喝。

27、这些苦味的东西都对养身大有益处,和“良药苦口”一起影响着人们对于苦的观念,提及苦的滋味,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好的东西。

28、“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诛罚)莫如重,使民畏之;毁(叱责)莫如恶(厉害一些),使民耻之”––––––秦始皇、曹操、隋炀帝、武则天、朱元璋、朱棣、万历皇帝、雍正都继承了重刑峻法的传统。

29、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30、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

31、凤凰涅槃,是凤凰经历燃烧的苦难,或许人这一生,必将是面对许多苦难,一生之路,也无非是克服一个个苦难,从苦难中成长,从苦难中获得新生,但最终我们追逐的不是苦难,是克服苦难背后的品质。

32、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33、  春秋时期,管仲为了帮助他所傅的公子纠回国为君,半路上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但箭射在了衣带钩上,没射中,小白装死倒下,骗过了管仲,之后轻车别道先入国,当上了国君。齐桓公当国后不记一箭之仇,为图霸业又重用了管仲,从而显示出为君者在用人上的胸襟。若是齐桓公吹毛求疵,追究管仲的一箭之仇,那么可能就成就不了霸业。

34、· 2011年离开上海,定居苏州,在苏州地区注册孔德之家心理咨询中心。

35、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会越来越多;用鱼来驱赶苍蝇,越赶苍蝇就会越来。说明处理问题要有正确的措施。

36、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7、“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峻法是用来禁止过失、排除私心的,严刑是用来执行命令、惩罚臣下的)

38、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39、“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d用私”(君与臣得利益是相反的,何以见得?答:主上的利益在于尊贤使能,而臣子得利益在于无能而任官;主上的利益在于按功行赏,而臣子的利益在于无功受禄;主上得利益在于使用能人,而臣子的利益在于结d营私)––––––韩非子认定君臣之利异,所以,君主要警惕臣下的一举一动。君臣关系成为虎狼关系。

4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