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1、既然心怀大义,“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其实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当再也无法忍受幻梦沦为庸常,我们学会了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来伸张自己平庸而不平凡的义。我们看到,就算是外来务工,也能借一篇《我是范雨素》,以坚强姿态掠过每一位共鸣者的天空。就算是搬砖砌墙,也能够以分毫必究、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赢得世界技能大赛之冠。我们或许成不了莫言、屠呦呦,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泥人张、刷子李。成为名人大拿不再是毕生追求,但这不代表昏恹和委顿。相反,放下因仰望而酸痛的脖颈,用脚掌重新感知这片平凡的大地。排除冗杂的内心让目标更加清明,方可以更坚定地在平庸之路上奋走,追逐力所能及的远方。而脚踏实地的虔诚才可以让梦想的信徒走向缥缈的圣地,走向不凡。
2、一轮明月;四壁清风。 山以石峻;海为川归。(集石门颂字) 天下有道;国家将兴。(集四书句)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新中国成立后,张聿飞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先后任教于东北农学院(今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森林工业学校(今东北林业大学),1956年11月来到哈尔滨师范学院(今哈尔滨师范大学),讲授《黑格尔哲学》《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等课程。张先生授课很少看稿,生动活泼,富有激情,时而像百战沙场的将军,慷慨激昂;时而像睿智的哲人,耐人回味。讲堂座无虚席,常有外系慕名前来听课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4、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5、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郭沫若) 柳深陶令宅;月静庚公楼。(集唐诗句) 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6、钱穆先生是顺了学生的意思的。而其联更加可贵之处在于“双”与“只”的对举。道义和文章的层次先后一下子鲜明起来:须“双肩”来扛的道义自然是着重,而文章实为道义服务。随着文化教育的逐年普及,能“文章”的人的确越来越多。而若是文章中早已失去了当年杨员外冒死弹劾权官的那般勇气和风骨,留下的不过是徒然一地废纸;甚至将软弱和污浊传扬。首先文章的内容须合乎道义。然而即使篇篇中充斥的都是正义的呼号,却成为“表面文章”,只说不做,也未免落于空洞和贫乏。孔子有云:“有言者不必有德。”如培根这样的哲理大家,对权力名誉、世事万千似是清透,而自己却因深陷荣名泥淖而最终身败名裂。“双肩”和“只手”是对青年人提出的更加具体的要求:承担责任须尽全力,而不可仅仅重于“文章”。文章必在道义之下、在道义之中,合为时而作,合为心而发。(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7、杨继盛行书《谪所寄王世贞诗札》纸本,镇江市博物馆收藏。
8、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9、“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的这一联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0、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11、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诗从肺腑出;心与水月心。
12、李大钊同志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相反,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直至获得伟大的胜利。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钊同志的业绩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追怀和崇敬。
13、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14、“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出自杨联陞的恩师钱穆之手。此联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现代学者对社会个体责任感的体悟。与前三联相比,“双肩只手”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人皆有“双肩只手”,“双肩”可以是坚实有力的“铁肩”,亦可以是柔弱平实的“平肩”;“只手”可以是犀利老道的“辣手”,也可以是精妙超群的“妙手”,当然,亦可是平平无奇的“庸手”。“双肩只手”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不论能力高下、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同时,“双肩”与“只手”対举,“双肩”喻指全力,可以理解为责任之重大;“只手”喻指一人之力、独力,可以理解为独立之精神。
15、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钊的为人谨慎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后人不知,以为这幅楹联系李大钊所撰,误会一直相沿至今。从这一个字也可以看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
16、虚心为竹;清节而秋。(集景君铭字) 移花得蝶;买石饶云。(郑燮) 欲正人心;引为己任。(胡林翼)
17、雅琴飞白雪;逸翰怀青霄。(集古人诗句) 雅量含高远;诗书见古今。 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 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18、多少读书人,为了信仰,为了理想,为了真理,把生命写成了铁骨铮铮,用忠诚穿越了时空。中国文人前赴后继层出不穷的突然“跨界”“力挽山河”“捐躯国难”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的走出了自己别样的人生,走成了中国历史上成了一道壮美的风景。一个个名字,直立着向我们走来:掉书袋的辛弃疾变成了金戈铁马模样,和蔼的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变成了慷慨激昂的前行者,炮火中的西南联大的师生转战茅屋草房、树底山腰,知识传承也是斗争······没有什么比“爱国”的信仰,更能凝聚起中国人的团结——原来,读书人的信仰,让他们都成了一座座丰碑,让人瞻仰!
19、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度被起用的杨继盛耿直未改,痛恨当权者严嵩,竟上疏弹劾严嵩“五奸十大罪”,以他之“微力”,自然一时难以撼动严嵩这座“大山”,他遭诬陷下狱,在狱中惨遭严刑,终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方四十。王夫之说:“直击严嵩,而椒山之死以正”,杨继盛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有其大任在铁肩,辣手著文,直击权贵,哪怕粉身碎骨,又何惜哉!
20、市政协副主席刘净非出席仪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江涛主持座谈会。来自北京、天津、贵州以及金华等地的10余名邵飘萍直系亲属共同缅怀先烈。
21、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22、抗战胜利后,1947年受北平中国大学王正廷之邀担任哲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同时兼任傅作义将军的少将参议、新闻审查处处长,后随傅作义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教于东北农学院、东北森林工业学校,1956年11月来到哈尔滨师范学院,讲授《逻辑学》《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黑格尔哲学》等课程,著有《哲学大纲》《黑格尔哲学讲义》《西洋哲学讲义》《韩非子研究》《教育哲学》等著作或讲稿。
23、就拿《阿房宫赋》与《六国论》来言事,他们的作者为了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以铁肩担起道义,以辣手针砭时弊,不惜触怒帝王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如果没有这份信仰,怎来这份勇气呢?“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联作者杨忠慰公也为了心中道义,愤而上奏弹劾严篙后慷慨赴死,用生命诠释了铁肩辣手,用生命诠释了读书人的信仰!
24、绝命一联,一腔血泪唱就,三番入骨修缮。是时杨员外在狱中提笔成句,念及断送自己官命性命的这耿耿一谏,脸上的神色该是多么傲然!而这喷薄的豪气终于是滞住了,凝结在钱穆先生“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一句中,稳稳地落下来,并仍不失其铮然之声。
25、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 闻说江山好;终嗟风趣频。(集杜甫句) 闻鸡晨舞剑;借萤夜着书。
26、在南拒马河南岸有一个不大的村子——北河照村,村中有一个不大的祠堂——杨氏祠堂。几百年来,这个不大的祠堂声名远播,其供奉的是被称为“容城三贤”之一的杨继盛。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下咱们容城的这位名人。
27、 力扶泰山,笔遣义怀
28、在北京创办《京报》的同时,1918年,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他作为新闻学会的导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包括毛泽东、邓中夏。
29、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30、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31、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木含清色;岩廊挹大犹。(集唐诗句) 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 茗杯暝起味;书卷静中缘。
32、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郑燮) 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集兰亭序字)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33、也激励着那些依然在征途上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哈师大人!
34、张聿飞先生,山西省榆次人,先后做过小学教员、宣传干事、编辑、科员、讲师、日报主笔、副主编。“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作为志愿兵和救护人员参加了宋哲元将军指挥的二十九军喜峰口抗战,此战役取得了“九•一八”以来中国首次抗战大捷。
35、四个版本的对联出自不同人之手,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
36、引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邓拓《题黄胄<赛马>卷》诗:“英雄儿女边疆去,倒转乾坤试铁肩。”
37、感染无数人的投笔从戎:”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情,感慨文天祥千回百转的《指南录后序》,现在才有一点理解杜甫一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踌躇——原来,读书人的信仰早就穿越时空,让人仰望。
38、1936年,毛泽东向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讲述自己成长的历史,说到:“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
39、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浮沉休感慨;方正自栽培。 涧松寒转直;碧海阔逾澄。(集唐诗句)
40、先生曾留下一句话: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可谓是对自己一生的精辟总结。
41、朗抱开晓月;高文激颓波。(集唐诗句) 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 读书难字过;回首白云间。(集杜甫句)
42、曾三颜四;禹寸陶分。(郑燮) 静观世态;细品人生。 澹泊明志;夙夜在公。
43、杨继盛骂死一个仇鸾,可明朝出了一个更大的权奸严嵩。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到兵部上任,他亲见亲闻严嵩祸国殃民的行径,痛心疾首,决心为国除奸。而当时严嵩势力很大,根基很深,弹劾严嵩须有必死决心。杨继盛毅然上书《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十罪五奸”,被史家称为“明史上一大奏牍”。而严嵩向嘉靖帝进谗言,陷害杨继盛,将其投入死囚牢。
44、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45、《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铁肩辣手”取自明朝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以此反映了他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
46、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十。
47、道义:旧谓道德义理,现指道德正义。辣手:老辣之手。谓作文老练而有锋芒。
48、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49、张先生著述很多,解放前著有《哲学大纲》(北平:中国大学出版1947年),后来著有《黑格尔哲学讲义》《西洋哲学史讲义》《韩非子研究》《教育哲学》等著作或讲稿,可惜都已散逸,没能保存下来。但是张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已经成为一代楷模,深受后辈敬仰!
50、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
51、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郑燮) 荷锄修药圃;煮茗就花栏。(集唐诗句)
52、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集唐诗句) 洪词留石逸;华势上流黄。(集石门铭字)
53、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54、明嘉靖年间,杨继盛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