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故事竹节人
1、浩嵩小朋友有着一张可爱的面容,但他的文字却十分锐利。这段文字虽然篇幅不长,但“顺风耳”“凶神恶煞”“得寸进尺”“发怒的狮子”“虎视眈眈”“顺手牵羊”“不知所措”等语句却在这短短几段话中闪着金光。能用简练的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这就是我们汉语发明成语的初衷,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浩嵩小朋友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为他感到骄傲。文章最后一句话相信也是孩子逐渐成长的印记。
2、下面我们来讲同学的乐趣,我们也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打斗的乐趣,声音的乐趣和围观的乐趣。
3、 (5)场地之乐:“课桌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将课桌作为学习工具,想象课桌带来的困扰与将课桌作为竹节人的游戏场地后,它是如何的抢手做对比,感受竹节人另一种不同的魅力。(关于老师的故事竹节人)。
4、第8~19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我们”对此深深着迷。其中第9~1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竹节人搏斗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的情景,第17~19自然段突出表现了“我们”对斗竹节人的入迷,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游戏的乐趣。首先,竹节人会没完没了地对打,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就呆头呆脑地挨揍,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纯的喜爱与纯粹的快乐;其次,“我们”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再次,同学们玩得入迷,忘记上课,侧面烘托出竹节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
5、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6、风吹过小红那湿透的后背。小红一步步走向办公室,她第一次感到,自己离“死亡”是那么近。
7、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8、 仔细阅读
9、统编教材1-6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10、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课文中形容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程度。
11、课文是写竹节人的,还写了围观的小伙伴们,这样写是因为从围观的小伙伴们的动作“攒着”“跺脚拍手”“一哄作鸟兽散”等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竹节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过。
12、“同学们,你们读的是同一篇课文,但是体会乐趣的角度不同,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有品读细节、想象画面、巧妙关联、归类梳理,你们真了不起!”
13、“完了”,小红颤颤巍巍拿起笔,写了几个歪歪斜斜的字……
14、第三部分(20-29段),主要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扩展资料文章中作者之所以要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是因为玩具的稀缺,更因为“新鲜的玩意儿”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而竹节人是“我”印象最深的玩具,在无处可买的现实下就自己动手制作,从而表现出竹节人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15、好啦,好啦,让老师安静地玩吧,不要打扰他了。于是,我们相视一笑,心满意足。仿佛是子期听懂了伯牙的古琴“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
16、 如果要突出有趣,在讲整件事的时候,哪些细节要抓住?发挥想象,说详细。
17、 相互检查,完善信息。看表格信息是否完整。
18、作者写破旧的课桌,一方面是交代玩耍竹节人的主要场地,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竹节人作为玩具带给我们不可或缺的童年乐趣。
19、以前我们的数学老师特别不喜欢按笔的声音,而我的同桌恰恰符合这一点。
20、 梳理文脉。这部分内容是介绍做竹节人,文章还写了哪些内容?
21、 那一段时间, 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22、礼仪: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都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请坐!
23、霖嘉的这个故事应该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虽然她这学期才转过来,我无法求证,但从她的字里行间能体会到真情实感。“脚步轻盈得要飞上天去”“脑子一片空白”“深吸了一口气”“沉重的步伐”等表现,以及老师和家长的反应,都真实得令人忍俊不禁。开头的设计也让人赞赏。明天就是这位“霖嘉女孩”的生日,希望她在这个班的一年快乐成长,多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
24、我也有一个建议,想不想听?同学们,我们在上什么课?(语文课)语文课就要说语文的话,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在表述的时候更绘声绘色一点,我相信效果会更棒,我这个建议大家认为有没有道理?
25、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这篇文章,你对这节课还有什么印象?有什么收获吗?记得你学了什么?(我记得我们上节课亲手制作了竹节人,并且体会了制作竹节人的乐趣)也就说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吗?还有吗?(我们上节课还学了两种阅读方式,分别是浏览和跳读。)快速地阅读课文,是吧?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我们还学到了怎样提炼关键的信息和语句。)收获都是蛮大的,还有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一篇说明书,然后我们先从文中筛选一些信息,然后从这些筛选的信息中提炼了关键词,然后用这些关键词组成了我们自己的话,然后通过同学的补充完善了我们的说明书,还实践自己制作了竹节人。)也就是说这节课收获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26、曹同学: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认识了一个新鲜玩意——竹节人,特别是老师还鼓励我们可以课后自己做一做竹节人,于是我们班立刻刮起了一股“竹节人”风潮。每节课的下课铃就好像是吹响战斗的号角,一个个竹节人就像得到了指示一般,立刻化身为英勇无比的战士,在战场——一块有缝木板上,奋勇杀敌,为自己的主人立下汗马功劳。
27、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28、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扩展资料本文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
29、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30、 快速读19至29自然段,文中和老师有关的事有哪些?要求按起因、经过、结果分别说说讲了什么?学生简要叙述故事内容。
31、 方法:快速读文,定位内容,仔细阅读,提取信息,整理填写。
32、通过细读,明确课文哪些部分是写竹节人怎么玩的?(基本玩法和创新玩法)圈画段落中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关注玩的方法和过程。
33、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那些内容你想听得更清楚呢?
34、组内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还有哪些乐趣。
35、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36、段落结构——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叙事|彭峰
37、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叫《竹节人》。
38、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39、“创意读写”6个教师群+1个家长群:管理员名单
40、 会写“凛、疙”等15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41、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42、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吗?老师给你们时间,六分钟。
43、接着.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要技高一筹,发明了橡皮脑袋和纸盗甲,却弄巧成拙,这样的竹节人中看不中用,反而不敌对手。
44、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45、我们在这三段里关注了所举的事例,像冰棍棒儿、废弃的钩针、铅皮、铁丝和红线,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同学别出心裁的设计,虽然只有后两个明文说到别出心裁,但是我认为那些创意都是我们现在所难以想象的。为什么同学们能设计得这么别出心裁呢?因为他们十分喜爱竹节人,希望把竹节人做得更漂亮更好。
46、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运用快速阅读、仔细阅读、反复阅读、浏览阅读的方法,学习了“做竹节人、斗竹节人、收竹节人、以及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从中感受到孩子们玩竹节人的乐趣以及认识了一位童心未泯的老师。
47、②叱咤风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通过交流讨论,不到五分钟,一张故事内容曲线图完成:课上贪玩、竹节人被收——悄悄转悠、意外发现——两手空空、释然离开。
49、请大家跟我看一下第十七自然段,在这里作者用了三个四字词语: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还有第二十八自然段,作者也同样用了三个四字词语,相视一笑、两手空空和心满意足,然后我们发现还有二十六自然段的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在这当中,作者很喜欢用三个连续的四字词语来进行描述,我认为作者知识很渊博,而且很多文学作品中也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比如《三国演义》中就有诸葛亮三顾茅庐,在《西游记》当中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去搜一下。
50、做好的竹节人怎么样玩呢?想不想看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
51、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玩到入迷的我丝毫没有察觉到,怒气冲冲的老师已经大步流星冲了过来。我看到老师后,赶紧把“宝刀”收了起来。可是老师还站在我面前,没有空手而归的意思。在尴尬地和老师对视了几秒钟后,我红着脸,交出了陪伴我半天的宝贝……
5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53、 会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内容,在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54、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55、落实了阅读策略的训练。通过具体的训练,让学生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不同,运用但阅读方法也不同。
56、课后有三位同学也交流了他们的读法,来看屏幕,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读的?我们该怎么读?
57、刚才老师听到了他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是什么阅读方法?
58、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
59、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