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反问句的例子10个62句集锦

反问句的例子10个62句集锦

反问句的例子10个

1、解决方法就是提炼对方表达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比如:

2、“我们将为您提到的敏感信息保密,请您放心和我们说。”

3、  (3)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意思是“值得歌颂”。)

4、  “捉过”反问句主语没有第一人称的,也极少有第三人称,大多数是第二人称,句末多用语气词“啊”或者“咩”,如果不用语气词的则读成升调。

5、深挖痛点是在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下深挖有哪些痛点的地方,也就是做的不到位、易出错或有挑战的地方。

6、  (6)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

7、后来她拼命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连续升职的机会,二十几岁就晋升为当年世界五百强中排名前10的某企业中国大区总经理的职位。

8、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9、然而,现有研究的问题在于:很多研究只是做了一个推测,并没有给出证明。比如,关于反问对疑问代词系统演变的影响,李宇明(1990)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没有论证。再如,关于反问与感叹的相关性问题,比如,反问跟否定、意外、反预期等范畴之间的关系,学界一直都有争论(张晓涛20诸允孟、洪波20陈振宇、杜克华20李强2021等)。此外,附加问句、语调是非问句等跟反问句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关的研究成果(如闫亚平2019)不多,也不够深入。总之,上述这些问题都有待深究。

10、有时,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宜针锋相对,铿锵有力。强硬有强硬的好处,忍让有忍让的优势。妥协不一定全是软弱,忍让不一定就是无能。

11、相关例子:"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12、而且,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学姐的作文不仅内容扎实,而且卷面也非常干净漂亮,不信你看:

13、  (24)咁多人在伊,你惶惹?(这么多人在这,你怕什么?)

14、(1)谢留文,黄雪贞.客家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2007

15、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反问句的意义确实可以分为字面上的意义和隐含的意义。郭继懋(1997)和胡德明(2010)的研究颇具启发性;但是,他们的研究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郭文的字面意义与胡文的字面意义并不是一个东西,郭文的字面意义类似于胡文的命题意义;二是胡文的“命题意义”似乎与逻辑学上的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meaning)并不指同一个东西,而类似于预设意义。

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17、“看看我们能够在培训方面帮助咱们业务解决哪些问题。”

18、  (48)你系?爸啡系?妈?咁来管我?(你是我爸还是我妈,这样管我?)

19、   根据反问句中疑问词的不同,常见的特指型反问句有“惹”类、“奈”类、“样般”类等。

20、   其实沟通里的攻击太多太多,这种攻击有一个共性,就是带有强烈的评判并阻止对方一步表达的意味。

21、 (29)你开惹玩笑?咁大个细蚊仔使渠自己一只人出去嫽?(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小的小孩子让他自己一个人出去玩?)

22、比如我很想这样,但是你一直很强硬的和我说,你应该那样,你不应该这样。你没有理解到我想这样的感受,你也没有站在我的位置上,考虑我的选择对于我的意义,你只是对我说,应该,而这个应该,其实是你站在你的立场上的思考。那么当你说应该的时候,你是在强加,你的看法和思想给我。而且,当应该反复出现,似乎就是在表达“我说的才是道理,你没有道理”。

23、解决方法:恢复焦点,言归正传。适时地以提问切入,这样既给了对方表达机会,又显得不突兀。比如:

24、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里面就有妻子对于丈夫和别的异性聊天的不满。这表面上看似在沟通,而实际上妻子的内心出现了生气的情绪,通过反问表达了攻击性。

25、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段落,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引人深思。

26、   普通话中的“怎么样”用作反问的相对于“什么”较少,老隆话中的反问句中的“样般”和询问句中一样,主要位于动词前作状语,如:

27、我的美梦,会成真吗?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些年来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些人们环保意识觉醒的瞬间,发现我们的社会的的确确在一天比一天变好。企业里,乙烷高选择性裂解乙烯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上,新能源汽车已经上路,共享单车成为了城市新风尚;家庭中,父母亲也开始倡导少油少盐的烹饪……低碳已融入生活,我也有了答案。

28、  (42)厓一直都系靠自己,食过奈只着过奈只个啊?(我一直都是靠自己,吃过谁的穿过谁的?)

29、  但是,这种做法不容易使读者清楚地看出反问语气,因此最好不采用。

30、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31、大家可能都觉得,学习是指学一些书本上的或者是某些专业的技能,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最重要的技能——沟通能力。

32、改为: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不愿意推广高端产品?

33、有人也会自我反省,因为沟通能力差,结果沟通的目的达不到,所以也希望可以提高自己沟通的技巧。

34、“为了做好(某些工作或目标)...需要(某个岗位)...做什么”

3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36、 (15)你捉过厓会惶?(你以为我会害怕?)

37、   举个例子来说,一位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在和别的异性聊天,她心里不悦。她尝试着与丈夫沟通,说道:“你为什么不能不和这个女人聊天”?(搭配反问的语气和不高兴的表情)

38、-   我们希望能够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您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后期做方案将非常重要,所以先调研下您这边的情况。

39、   “系讲/话”相当于普通话的“难道”“莫非”“岂”“……不成”,是经常用于反问句的语气副词,既可以用于肯定结构,也可以用于否定结构,用于后者的频率更高一些。从词语构成来看,“系讲/话”与“难道”也有相似之处,袁劲(1986)认为,“道”本是动词,“难道”表示“难以料到”或“难以想到”的意思。而老隆话中的“讲”“话”也就是“说”“道”的意思,“系讲/话”表面意思相当于普通话的“是说”,在老隆话中起到加强反诘语气的作用。“系讲”和“系话”语义相同,前者使用频率更高,简洁起见,以下例子中一般只用“系讲”一词。

40、记录下重要信息,可以帮助自己梳理思路,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时必要时要复述对方的重要观点,并进行确认。请注意这里是基于提炼总结的复述,而不是过多演绎。

41、-   我们确实有一些课程,但每个团队的情况不同,我们希望听听咱们这边的具体情况再给出建议。

42、改为陈述句: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43、而允许一个人解释,只是帮助我们去看到,这个伤害发生的过程,可以让关系因此更有建设性的去修复。

44、在本段中,作者单刀直入,抓住了题目《碳中和时代》中的关键词“碳”,并从正反两方面告诉读者“什么是碳”,说明了碳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为下文引出碳中和以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等奠定了基调,提升了呼吁环保的合理性。

45、研究结果显示,反问句的否定含义最强(注:张伯江(1996:16)的研究表明反问形式的否定强度要高于陈述形式。本研究进一步印证了反问句的否定强度问题。),礼貌性最弱。换言之,交际中以反问句来回应他人传递否定意义时是最不礼貌的。其原因前人的研究已有诸多探讨(详见上文第2部分),这种句式本身暗含“反诘”“质疑”“嘲讽”等情感态度,因此用于表达否定含义时是最不礼貌的,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显性否定的强度居中但礼貌性最强,即在交际中被认为是最礼貌的;而隐性否定的强度最弱但礼貌性居中。这一发现与前人研究暗含的假定“越间接越礼貌,越直接越不礼貌”(见Levinson1983;Brown&Levinson1987)相悖。经典礼貌理论认为,对于不赞同他人意见的威胁面子的这类行为,采用间接否定的策略才是礼貌的。显性否定句通常是直言不讳地表达否定,属于典型的威胁面子行为。人们往往认为交际中类似的直接否定或不赞同他人意见是很不礼貌的;而隐性否定作为最间接的否定形式,则是最礼貌的。然而实验结果并非如此。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对基于英语文化的礼貌范式提出质疑。

46、所以访谈者需要追问,需要问清具体的情境。常用的话术有:

47、   “为什么不能”这样的句子,如果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就是在跟对方表达,你不按我想的这样去做就是错的,有问题的,糟糕的,我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

48、摘要:反问句的意义与功能一直是反问句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界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比如,关于反问句的意义类型与层次、反问句否定意义的来源及其识解、反问句的语用功能与语言系统价值等问题,学界或者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或者目前研究得还不够。本文旨在从这些方面回顾反问句的意义与功能研究之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49、  (15)它不过是只普通的鸡,能下这么大的蛋?!

50、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51、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2、  (55)当紧咁多人个面畀渠骂,你话厓阿使见人哪?(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他骂,你说我有没脸见人?)

53、 (16)你捉过你啡细啊?啡爱我摎你睡。(你以为你还小啊?还要我陪你睡!)

54、(5)如何看待反问句的各种语用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没有核心的语用功能?此外,反问句的使用往往表达了使用者的某种情感、态度或认识,即立场。那么,反问句到底表达了说话人什么样的立场?而且反问句的使用是如何表达说话人的立场的?目前相关成果不多,我们见到的有刘娅琼、陶红印(2011)谈到了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负面事理立场功能,朱军(2014)谈到反问格式“X什么X”的负面立场表达功能。那么,其他语体、其他类型的反问句的表现如何呢?这都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55、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56、改为:不让优秀员工来做内训师,是什么原因呢?(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57、情境三:如果你不同意贴吧中“取消汽车,步行安全”这个建议,并想用最不礼貌的话语来表达,你会选择哪句话呢?

5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59、  (53)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这样的苦? (否定前项)

60、“为什么不能”这样的句子,如果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就是在跟对方表达,你不按我想的这样去做就是错的,有问题的,糟糕的,我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

61、解决方法:将封闭式问题改为开放式问题。多问事实和方法。上面的问题可以改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