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的画
1、1984年木心在哈佛大学办展时抚琴,照片中的墙面上挂着这幅画,推算画于此前。
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X8UTUb5wMIFroCm-PUUPA提取码:2uxh书名:木心美术馆特辑
3、丹青先生说,可以想象没到纽约,不能想象没有遇见木心。我说:早就安排好了的,在最好的季节相遇,只是没能握住你温暖的手,却拥抱了你的心。
4、这句诗似乎不可解释,钥匙与锁在爱情中的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5、读到这句,你是不是立马就想起那翘首期盼邮差的日子:从前, 人们过日子的底色都那么美,那么慢。
6、木心先生,本名孙璞。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
7、音乐家、作家、画家轮流使用木心的生命力——饮用酒碗里的琼浆,前途在发光。
8、理想国:所以他作为一个煤矿工人,他的诗可能很多的灵感是在地下工作的时候就有了。他在地下写诗,但是他说他的诗是大风大浪之后的平静。对于当下被疫情所禁锢的我们来讲,其实也有一定的意义。一切都是一场巨大的孕育。
9、(童明)木心美术馆开馆致辞嘉宾,木心近三十年的老朋友,《木心诗选》编选者,木心小说集《空房》(AnEmptyRoom)英译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著有《现代性赋格》、《美国文学史》等。
10、(2)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11、过去三年,我们推出了《木心纪念专号》。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
12、我并不曾看过多少先生的文字,无奈眼疾,还未来得及散步就花掉了,好在网上可以寻见先生的音频、视频,也有幸听到步姿朗读木心,就连《文学回忆录》竟也是从喜马拉雅上一路听下来的。
13、木心,一个流浪的旅人,一个行吟的诗人,与东西方先贤的精神对话。
14、“成名是再要无名已经不可能了”,第二句需要转下弯来理解。
15、首辑,是2015年乌镇木心美术馆建成开馆的大量图文介绍,包括木心美术馆各厅墙面文字,并附有陈丹青先生商借尼采文物的散文《魏玛之行》、首次评述木心绘画的长文《绘画的异端》、记录大型文献纪录片拍摄的《BBC在乌镇》,及青年邱智敏摘选尼采与木心片语的语录体专文《尼采谈木心》。
16、(邱智敏)木心读者,80后青年,2011年冬赶来桐乡参加木心葬礼,之后撰文《哥伦比亚无倒影》发表于《木心纪念专号》,木心美术馆开馆时,也许受到尼采特展的启示,据《朝霞》摘录的段落与木心语并置,撰成《尼采谈木心》。
17、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18、在西洋畫家中,木心獨鐘達·芬奇與塞尚。他特意為這幅塞尚靜物畫黑白圖片配上鏡框。2006年回國定居時,在行李中帶回他收藏的唯一一本畫冊《達芬奇》,也帶回了塞尚圖片的鏡框,他去世後,畫框仍掛在晚晴小築的畫室中。
19、摄于1994年一次文学讲席结束后大都会美术馆的台阶上
20、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用了两讲的时长为学生讲中国戏曲。其中,他讲解了南北曲的起源、古时候的杂剧与传奇,以及京剧、元曲、昆曲等等,内容多为介绍性的普及与启蒙式的教学。
21、下圖:《石版畫系列》 1985-1990年畫於紐約
22、遗憾的是,木心生前未能去过委托自己的学生、著名画家陈丹青出任馆长,并操心打造的“木心美术馆”。
23、活色生香的烟火底色,那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又仿佛远在天边。
24、理想国:全名叫《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个30+的一些姐姐们成团选秀的节目。然后网友其实就说以后可以搞一场叫风平浪静的姐姐比赛,哪个姐姐上班时间短,然后养花、遛狗、沏茶、做瑜伽,可以提名咏梅姐去参加。您觉得如果有这样一档“风平浪静的姐姐”,您要不要去参加?
25、先生说,生命是时时刻刻的不知如何是好。我茫然的人生好像是走到四十岁才在困顿中突然问自己,来到世间是做什么的,年近五十也才好似找到了精神的依托。
26、这本书好像就是你在这条路上,跟着他们后面在看,(看他们)说艺术,谈绘画,谈文学,包括他自己的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他的脾气,他的性格,尤其这本书写到的是木心的死。中国人其实挺忌讳这个话题的。但这本书其实一开始就是写他生病住院,然后直到去世,葬礼。很详细地写了这个过程。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是这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死亡的描写,一部分就是关于艺术的特别纯粹的和彻底的一个艺术和一个艺术家。
27、郵箱:service@yunxuntang.com
28、(青原)木心读者,青年诗人,自称常著文章自娱,以为颇示人志,近专注撰写木心诗论。
29、可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没有陈丹青的木心会火吗?我们先来谈一谈木心。
30、看了他的画作和现场视频后,我由对待读者的一般态度遂转为钦佩。
31、木心美術館位於西柵景區內,走過風雨長廊、烏鎮大劇院、石橋等景點地標,便可遠遠看到一座建在元寶湖水面上的白色建築,這便是木心美術館。美術館由著名建築大師貝津銘的弟子岡本博等人設計,外觀簡潔大方,融匯了東西方設計的特色,場館整體由石質材料構成。
32、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33、甚至,连从前的月光也很慢,流云也很慢,雨水也很慢……一切都慢得有点闲, 有点懒,慢到可以躺在高高地谷堆旁边,消磨整个黄昏,在睡意朦胧中枕着爷爷的胳膊,看星星眨眼……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清早上火车站”,随之勾起的是当时的记忆画面,“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34、“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多少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可遗憾的是,反观现代人的爱情,到最后也只演变成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我安慰。
35、2001年,耶魯大學美術館舉辦專展《木心的藝術》,隨展出版了精印畫集,收入他在文革期間繪制的三十三幅風景畫,六十六頁獄中手稿。這是木心生前的第一本個人畫集。
36、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37、木心也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作家,他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讲稿就是作品,还必须经过认真的构想与价格,才能成为他放心的作品。
38、相反地,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论述却占据了大量篇幅。这是因为古典音乐始终伴随着木心的整个生命活动轨迹,以是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成为了他人生经历和艺术见地中最生动有趣的组成部分。
39、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燒毀,三根手指慘遭折斷。在监禁岁月,木心难以获得纸张。他用飞马牌香烟壳背面,写下被抄没的十余册书名,又在静安区张家宅地段医院特约劳保单背面谱曲。
40、过去的爱情,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的爱情是一把锁配多把钥匙,或者是一把钥匙能开无数个锁。
41、先生的文字,绘画与思想一直游离于主流城外,既东方又西方既古典又前卫,深沉而调皮着的扬起千堆雪与沙粒,深不见人。我不懂文学,听着过瘾,就多抽两口咽下去,戒不掉,干脆成了“瘾君子”。
42、第二辑,是2015年出版《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之后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的座谈会实录,由梁文道主持。木心先生的老朋友、译介者、任职加州大学的文学教授童明先生首次现身,做了长篇讲演。
43、(胡明媛)木心美术馆开馆尼采特展全部文字的英译者,英国利兹大学艺术史讲师。
44、回到故乡,偶遇佛学,才开始反思自己,回归绘画本身,闭门造车地画自己的心性。
45、2017年木心美术馆特展《塔中之塔》现场照片
46、八十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
47、木心先生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48、是座不同凡响的美术馆,于当今文学艺术界商业化庸俗不堪的大环境中,像一颗璀璨明珠屹立于这座小镇,里面处处能看到一位伟大人的形体和思想,一个大写的顶天立地“人”字,躺在一个个书橱壁柜里,挂在一面面阔大的墙壁上,洋溢于整体空间,与时间顽强、并驾齐驱地长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