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麦克阿瑟将军81句集锦

麦克阿瑟将军81句集锦

麦克阿瑟将军

1、美国历史上,没有哪两位领导人比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更加互相嫌恶了。

2、看到没有,这就是低调的奢华。看到没有,美国二战的其他将领,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巴顿、尼米茨……谁被媒体这么疼爱过,将他们的装扮细细道来。(麦克阿瑟将军)。

3、如果对中国发动核打击或发动全面战争,当时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朝鲜作战的其他盟军很可能会撤军,最终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

4、昨天,在翻看给儿子的书信时,看到了孩子高中时我给他转抄的一封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给他儿子的一封信,现在读来还是心情激动,感慨老麦作为父亲的睿智与温柔之情。

5、1937年底,麦克阿瑟从美国陆军退役,开始组建菲律宾陆军。

6、麦克阿瑟要求安葬在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他的母亲在那里出生,也是其父母的结婚地。因此,4月11日,他的葬礼在诺福克的圣保罗圣公会教堂举行,他的遗体最终安葬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纪念堂的圆形大厅(前诺福克市政厅和后来的法院)。(麦克阿瑟将军)。

7、除了军事指挥艺术,麦克阿瑟还是出色的教育家和军人政治家。他在20年代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他担任校长时正是西点军校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他给军校带来的活力和进行的教育改革到现在还有深远影响。日本投降以后,麦克阿瑟作为盟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实际是日本的太上皇。他对日本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制度,从选举权到新宪法。虽然此人反共而且改造的是中国的世仇日本,单就他的工作而言,必须承认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8、他们的军事生命已经如此巧合,更为相似的是他们的政治生命。他们都与当时的行政长官互相看不顺眼。老麦克阿瑟和当时的菲律宾行政委员会主席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小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

9、1951年3月21日,麦克阿瑟又一次致电参联会,申请扩大指挥权限,美国政府未予理会,并着手准备总统声明,隐晦寻求停战谈判的途径和办法。不料三天后麦克阿瑟却抢先发表了自己的声明,以近乎最后通牒的口气宣布将扩大战争范围直到对手求饶,参联会的将军们知道:“这位联合国军司令官简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有效的办法让总统勃然大怒了”,麦克阿瑟的声明让杜鲁门所有周密的停战准备化为枉然。(威克岛会唔)

10、  对于美国陆军而言,长途跋涉飞往东京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麦克阿瑟最想炫耀的飞机是美军数个中队的B-29重型轰炸机,这些飞机在毁灭日本城市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投下了结束战争的两枚原子弹。数以百计的远程“超级堡垒”重型轰炸机在看上去无穷无尽的机队中高高地飞来飞去,这一幕注定会给站在下方的苏联代表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11、这是当年上学带的木箱子和书籍,他毕业时候接近满分的平均成绩创下了西点军校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哦,顺便说下,他之前在一个跟高中差不多的军校毕业成绩也是接近满分的

12、麦克阿瑟将军接受日本投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13、  好几个月以来,美军战斗机几乎每天都在向日本领土上投掷炸弹。战斗行动结束后,他们依旧每天还来,只不过现在是满载着食品和补给品。1945年9月2日这一天,麦克阿瑟将军想要展示出尽可能多的飞机,以证明美军的压倒性力量,这是旨在打消日本人内心任何潜在的抵抗念头。而且,此举还意在向所有其他国家发出警告:美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有核超级大国。

14、麦克阿瑟当西点军校校长的时候就特别重视体育锻炼,昨天一个朋友给他五岁的儿子问有没有主持人培训班,我就建议她想锻炼孩子的领袖气质,还不如练练体育,那种英雄气概会浑然天成的。麦克阿瑟1927年担任了美国奥委会的主席,带队参加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15、一年后,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罗斯福以国家的名义,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马歇尔也曾多次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麦克阿瑟坚决不撤离,在被允诺让其去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他才答应。因为日军太过强大,美军及菲律宾军队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在5月7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虽然此次战役麦克阿瑟失败了,但是他高尚的品质和人格为世人推崇,一战成名。

16、当时,三野为了全歼陆战一师,对其展开了步步紧逼的作战行动,但是,由于装备的劣势以及后勤补给难以跟得上前线军队的进攻,最后功败垂成,没有实现围歼的目标。但是,面对当时拥有最强军力的美军,能打成这样的战果,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17、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的舰队驶入菲律宾莱特岛,菲律宾战役即将打响

18、二战时期,在占领巴丹半岛和柯里矶多岛期间,麦克阿瑟坚持住在地面上的房子里,而不是住在地堡里。这样,他自己和他的家庭就暴露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下了。当形势变得无望的时候,他除了留在岛上用他的手枪尽可能多地打死日本人,直至以身殉国以外,别无其他想法。最后,罗斯福总统下令撤离,他才离开该岛。

19、麦克阿瑟本人亲自乘坐道格拉斯C-54“空中飞人”飞越前线,但看不到中国集结的迹象,因此决定先等一等,然后再下令是前进或是撤退。中国军队的活动是隐蔽的:他们在夜间行进,白天隐藏起来。由于他的侦察工作,麦克阿瑟仍然被授予杰出的飞行十字勋章和荣誉战斗飞行员之翼。

20、其中“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成为了名句,感动了当时和后世的无数人。麦克阿瑟有一个总统梦,打算竞选总统。刚开始时他的竞选演说还颇受欢迎,但是听众越来越少,支持者也越来越少。最后,他连d内提名都没有获得。

21、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却卷入了最后一场复杂的“战役”:日本的公开投降仪式是一个重要的时刻,需要完美地进行,全世界的目光都会注视着这一刻。

22、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干涉。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在美国第24步兵师被歼之后,麦克阿瑟组织指挥仁川登陆获得成功,进而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鸭绿江推进。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

23、  许多B-29提前到达了。好几名飞行员并没有在汇合空域闲逛,而是选择了巡视一下四周。斯特林•皮莱(SterlingN.Pile)上尉驾驶的一架绰号为“射门手”的B-29轰炸机“游览”了东京,机组成员约翰•萨普德(JohnG.Sapuder)告诉《布法罗新闻报》说:“我请皮莱机长给我看看他驾驶这架飞机轰炸过的地方。他在真正的低空飞行,飞越了数个街区后,你看不到任何建筑物,一切都被烧光了。”虽然不是有意的,但这架B-29轰炸机还是飞到了据离“密苏里”号战列舰太近的地方,并被一架担负空中巡逻任务的战斗机严厉地挡在了外面。

24、他接连的胜利加上他亲临战场冲锋的精神,赢得了军界一致赞誉,这让他无比自豪骄傲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战后还获得了银星勋章和服役优异十字勋章等荣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回国的他,回到母校担任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

25、导致麦克阿瑟被解职的直接导火索,是他一意孤行邀请国民d军队加入战局,蒋介石甚至已经准备好了30000多人的参战部队,而这是美国军政高层坚决反对的;同时,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麦克阿瑟在会见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大使时,用“极其尖刻的语言”抨击美国政府,这已经超过了杜鲁门能够容忍的底线,突然宣布解职,实际上是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政府长期积存矛盾的总爆发。

26、  出场的飞机将来自美国陆军和海军的部队,其中海军飞机出动要容易得多:除了“考彭斯”号航空母舰外,美国海军第38特混舰队的战舰虽然不在东京湾内,但仍然在附近航行,他们已经在日本东部海岸线附近漫游了数月,对日本发动了无情的攻击。战斗停止后,美国海军的飞机在已成焦土的日本城市上空执行侦察任务,展开巡逻,而且帮助盟国确定战俘营的位置并向其中空投补给品。

27、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28、或许是他的祷告获得了上帝的垂怜。1944年10月20日黎明时分,麦克阿瑟的舰队顺利地进入莱特湾,虽然遭遇日军的抵抗,但登录作战总体上是顺利的。舵手在离海岸大约50码的地方放下梯子,把它靠在海滩上,然后麦克阿瑟将军率领菲律宾总统奥斯梅纳、巴西里·瓦尔德将军等人从登陆艇上走下梯子,涉水前进。此刻,战斗的声音越来越响。头顶的飞机引擎发出嗡嗡的声音,震耳欲聋。岸上燃烧的棕榈树的烟味扑鼻而来,在熊熊的烈火中传出来噼里啪啦的响声。从登陆艇到岸边,虽然只有几十步,但在麦克阿瑟看来,却仿佛很遥远。是的,这是他有生以来最意味深长的步伐了。

29、主要参考资料:《领袖们》尼克松/著 知识出版社

30、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登录莱特湾,其右侧为菲律宾总统

31、                                 ---箴言20:11

32、和大多数低调的将领不同,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从来都是牛逼闪闪的存在。这其中除了有麦克阿瑟卓越的军事履历,更有麦克阿瑟不遗余力的自我宣传。简单说来,麦克阿瑟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连二战初期在菲律宾战场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也不忘在登船逃跑时喊出那句灰太狼式的“我还会回来”的豪言壮语。

33、后来1944年的菲律宾战役,他真的带着盟军杀回来了。当他在莱特岛登陆,重回阔别3年的土 地时,他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发表了震撼的演说: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 这也让他又一次登上了美国报纸的头版。 由于登上头版的次数实在太多,因此,哪怕平时不怎么关注他的人,也会记住这个造型奇特的 将军。

34、在打扮自己上非常有心得的麦克阿瑟还特别善于制造戏剧冲突。

35、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水兵们的众目睽睽之下,出席的代表正在纠正日文版《投降书》上的一处错误(签字位置出现了差错)。为了让75名摄影师记录下这场盛典的历史性一刻,许多水兵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清理“密苏里”号战列舰并让其作好举办受降仪式的准备

36、现在,既然美军军官都认为仁川登陆不可行,毫无疑问,北朝鲜人也一定会那么想。麦克阿瑟又赢得了美军史上一次罕见的胜利。麦克阿瑟的军事才华集中体现在一个“奇”字,出奇制胜是他成功战例的特点。太平洋战争中,“跳岛作战”是他的拿手好戏,这反映了他在战略概念上的冒险和创新。“跳岛作战”能充分发挥己方的海空机动优势,既减少伤亡,又让大批日军无用武之地,加速战争胜利的进程,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则是麦克阿瑟在战役层次上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除了军事指挥艺术,麦克阿瑟还是出色的教育家和军人政治家。他在20年代是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他担任校长时正是西点军校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他给军校带来的活力和进行的教育改革到现在还有深远影响。

3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担任太平洋西南地区总司令。他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概念是,应该使用由舰队支援的空、地打击力量出其不意地对几个主要目标实施大规模攻击。麦克阿瑟的战略是,应该把灵活与节约兵力结合起来,在他的部队不脱离己方的空中掩护之下,沿着前进的轴心线,向几个重要目标外围作跳跃进攻。从广义上讲,他谋求用突破敌人内部防线的方法来割裂并摧毁所谓的“大东亚——南海日本帝国”。正是由于缺乏同日本正面作战的设施,他建议对日本的坚强据点不做正面攻击。对每一次战斗,他所谋求的是获得时机迂回到敌人后方,打击其侧翼,切断敌人的补给线。麦克阿瑟的整个作战理论是抛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消耗人力的正面攻击,回到拿破仑时代的机动作战。麦克阿瑟采用这一战略,借助海空军力量,运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越过不重要的岛屿,向深远纵深的主要目标实施“蛙跳”攻击,从澳大利亚经菲律宾一直打到日本国土,创造了无数个大步跨跃岛屿的胜利战例。麦克阿瑟的这一战略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之避强击弱的规避战术使美军重创日军,而自己的损失却不大。

38、第二天,1950年11月25日,沃克的第八集团军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联合国部队很快溃退了。麦克阿瑟向参谋长J.劳顿·柯林斯将军提供了连续九条撤离线。12月23日,沃克的吉普车与卡车相撞身亡,由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李奇微指出,麦克阿瑟的“威望在仁川之后获得了非凡的光彩,但现在已经严重受损。在11月进攻的意外结果中,他的信誉受到损害……”

39、也正是因为麦克阿瑟将军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打扮,让他在军队之中尤其的显眼和独特。

40、1962年,西点军校授予日益虚弱的麦克阿瑟“西尔瓦努斯·塞耶奖”,以表彰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这一奖项在一年前颁给了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在接受该奖项时对学员们的演讲以“责任、荣誉、国家”为主题。

41、(内容简介)《敬虔的丈夫》的英文名是ExemplaryHusband,意思是“模范丈夫”。这个书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做丈夫的要致力于效法我们纯全的榜样——耶稣基督,要在生活中不断自我更新,渐渐拥有他那完美的身量。另一方面,当丈夫逐渐拥有基督的样式,也会成为周围人效仿的榜样。正如经上所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成为榜样的唯一方法就是定睛基督,操练自己。这本书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基督徒丈夫该如何效法基督,带领和爱护妻子。

42、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 –1964),美国著名军事家。

43、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家庭。其父老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将军,他可谓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麦克阿瑟晚年曾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给我的。我的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我一生的职业道路。”1912年9月5日,老麦克阿瑟因心肌梗塞去世。为了纪念父亲,麦克阿瑟还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取名为阿瑟,并且把父亲的照片带在身上,半个世纪没离身。

44、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于1932年不惜亲自披挂出马镇压华盛顿的美国退伍军人“退伍金进军”。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

45、而在1945年1月美军重新杀回菲律宾群岛时,麦克阿瑟也没有忘记在抢滩登陆前要求记者朋友们打开闪光灯。讽刺的是,由于潮汐时间计算失误,本想象征性趟水的麦克阿瑟,最终在齐腰的海水中登上了菲律宾群岛。不过相比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惨败,这次失败的装逼只能算是麦克阿瑟军事生涯的小小插曲。

46、登录后的他没有停下脚步,立即与小威廉·哈尔西配合展开莱特湾海战,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并夺取了制空、海权。还指挥盟军部队向北边的马尼拉展开总攻,1945年1月10日盟军就在马尼拉北边的仁牙因湾登陆成功,同月29日在南面的巴丹登陆,将岛上的日军行成南北夹击之势,最后在3月成功收复马尼拉。此时的麦克阿瑟也完成了他在记者发布会上的豪言壮志,菲律宾反击一役让日军死伤高达40余万人。

47、我在想,如果我们在孩子生出来之前就知道《圣经》并明白其中的真理,我们也许会在教育孩子时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48、里面有他的座车,还有很多书籍纪念品,我挑了一样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日本战败战备投降书的复印件!

49、早在1945年6月,杜鲁门就记下了给他自己用的一个备忘录:美国战后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对付普赖马·唐纳先生、布拉斯·哈特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50、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51、  对麦克阿瑟将军手下的参谋人员和水兵们来说,1945年9月2日在排水量5万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不啻是一场后勤噩梦:他们仔细地擦洗了这艘军舰,哪怕戴着白手套摸上去也一尘不染;原先那些在战斗中表现顽强的领导者们此刻纷纷化身为恼怒的校长,为成千上万计划参加受降仪式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和水兵们的仪容仪表、所处位置和行为举止而头疼不已。这次受降仪式涉及数以百计的文件、要人和代表,更不用说对四艘美军驱逐舰的精确协调了——这四艘驱逐舰被作为“水上出租车”使用,以便将贵宾人物运送到“密苏里”号上。最重要的是,美军战斗部队还必须满足225名新闻记者和75名摄影师的需求。

52、在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数周内,麦克阿瑟被迫从朝鲜撤退。首尔1951年1月被中朝联军收复,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完全放弃朝鲜的前景。欧洲国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相信他的判断,担心麦克阿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力重新把美国政策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重大战争,战争可能涉及核武器。自1950年2月以来,苏联和中国签署了一个防御联盟,承诺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将给予援助,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击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当时是很真实的。1950年12月,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特利在访问美国时,表达英国和欧洲其他政府的担忧,“麦克阿瑟将军正在操纵这一切。”

53、解雇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杜鲁门政治生命的提前结束。1952年,杜鲁门放弃了下届总统候选人d内提名。杜鲁门这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整法。

54、有如此好的国力,再打不赢战争的话真的是天理也不容了!

55、 虽然是久经沙场的名将,麦克阿瑟的心情此刻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的舰队在1944年10月19日午夜时分进入莱特湾。麦克阿瑟激动地彻夜难眠,毕竟黎明时分就是与日本驻军的决战时刻了。麦克阿瑟有一个习惯,在重大战役前夕,他总会阅读《圣经》。这既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慰藉,也是为了从中汲取灵感。麦克阿瑟说:“我知道在每一艘船上,人们紧张地列队站立在栏杆前,或者在甲板上踱来踱去,凝视着黑夜,想知道在等待即将到来的黎明时分,究竟是什么?深夜,我回到内舱,再度翻阅几段我经常从中汲取灵感和希望的《圣经》。我向仁慈的上帝祷告,保佑这里的每一个人在早晨都平安无事。”

56、麦克阿瑟获得的各种勋章,但是跟莫斯科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陈列的苏联元帅们比起来还相距甚远《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

57、里面还展示了一些海报,不过那些宣传的内容说实在的没在那个年代生活过,不太好理解,至少不像英国的皇家战争博物馆里那些海报效果直给

58、当然,第一次战役只是敌我双方第一次交手,双方都有一些打得不如人意的地方。此时的麦克阿瑟也并不以为然。到了第二次战役时,麦克阿瑟终于承认,自己所面对的对手的强大。最后,因为自己的一系列作战不利和自己的大嘴巴导致和国内政界的矛盾,被杜鲁门总统解除了军职,从此告别了军旅生涯。

59、第一次战役时,他采用了两路进兵分进合围的战术,计划在西线占领平壤、东线占领元山后,两线部队东西对进,回合之后再向北推进的计划。

60、当他乘坐的飞机在旧金山降落时,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人们为他举行了游行。4月19日,他在国会发表演讲,公开表达他对杜鲁门政府韩战和亚洲政策的不满。演讲过程中,他被喝彩声和鼓掌声打断了50次。

61、麦克阿瑟将军在日本偷袭菲律宾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失败,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对战局的误判和处理错误导致了这场战役的失败,为此他确实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6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经常戴一顶弄皱了的军帽,而不是戴正规的钢盔,穿一件高领汗衫,打一条上好的缎领带,穿一条马裤。有一次,他被误认为是德国人,暂时地被俘了。

63、当然,麦克阿瑟人生最高光时刻也是主持二战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他首先代表盟军签下受降文件,美国人是有这种把签名笔送人的习惯的,后来林登约翰逊签民权法案用了一堆笔《没错,他才是纸牌屋里总统的原型...》,现在老唐也经常把签字笔送人,你看麦克阿瑟送的五支笔也是很讲究

64、他创造了无数个美国军事历史上的第一。他考入西点军校的成绩是全校第一。在校期间他数学第英语第操练条例第综合表现第一。以西点历史最高分毕业。39岁时担任西点军校的校长,是西点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191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成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1937年成为菲律宾的元帅,是美军中唯一被外国任职为元帅的人。

65、基本上实现了控制新几内亚群岛,而下一步他打算反攻菲律宾,找回自己曾经失去的场子,但是与政府一些高官产生了分歧,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就向富兰克林·罗斯福谏言说道“菲律宾是日军从东南亚向前线输送石油、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的枢纽站。

66、这是因为长津湖之战给麦克阿瑟留下的教训极其惨痛,直接导致其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被免。而长津湖之战的胜利者,正是我英勇的三野九兵团!1950年10月中旬,麦克阿瑟率联合国军挟仁川登陆胜利之余威,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一带分兵冒进,其左路为沃克的第八集团军,右路为阿尔蒙德的第10军。10月25日~11月5日,联合国军遭到先期秘密入朝的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左路韩军第6师大部被歼、美骑1师伤亡约2000人,右路第10军被阻于三巨里东西一线。以上战事,史称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67、麦克阿瑟在自我造型方面非常的独特的,据说他戴着一顶自己设计的军帽。要知道大多将士戴的帽子应该是全军统一的。而麦克阿瑟作为将军却戴着独树一帜的帽子,非常的引人注目,而且这个帽子的设计用的都是黄色的金带,在阳光下简直闪瞎眼睛。

68、1951年4月6日,杜鲁门召集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会议,明确表示将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在场诸人都没有异议,麦克阿瑟已经折腾到得不到任何一位美国军政高层的支持了,一度有人怀疑他得了某种病症。4月10日,杜鲁门决定由正在远东视察的美国陆军部长佩斯,将解除职务的命令当面交给麦克阿瑟,然而由于通讯故障,佩斯尚未接到命令时,《芝加哥论坛报》抢先把消息捅了出去。

69、这也是麦克阿瑟的命,离他的远的人都觉得他很牛,离他近的人都觉得他很菜。

70、在军事战略和战术指挥方面,东方的战略家和西方的战略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指挥风格和作战风格。

71、在志愿军大破美韩军的前三次战役之后,麦克阿瑟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政府对他的限制,所有的电文全部是推卸责任,国防部长马歇尔怒不可遏,而国务卿艾奇逊的反应更加激烈:“无需任何证明,我完全相信这位将军的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且对其总统的意图基本上不尊重”。在与杜鲁门总统的威克岛会面中,麦克阿瑟居然比总统晚到了数个小时,让可怜巴巴的杜鲁门等得浑身冒火,甚至有人说,从威克岛见面起,杜鲁门就有撤换这个“老家伙”的念头。

72、1942年到1945年期间,他带着他的军队熟练地横越南太平洋。他的成功使他对来自华盛顿的命令颇不以为然。

73、麦克阿瑟将军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驻扎菲律宾期间,写下了这段题为“塑造我儿子”的祷告词,这段祷告词,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家人公布于世的,从中我们看到这位外人看来如此有能力的将军,在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真神面前,是如此的谦卑,他将儿子的成长交托在主的手中,求主塑造他的儿子。在祷告中,他没有为儿子求高官、求发财,他只求神让他的儿子更深地认识神,求神塑造儿子的品格。

74、打掉菲律宾就等于切断了日军后备补给命脉”,他的这番分析说动了罗斯福总统,授权给他让他带兵反攻菲律宾。

75、终于,他像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一样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卷起他的铺盖回到他阔别十几年的祖国。他在国内受到史无前例的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并在国会山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告别演说“老兵不死”。那以后,他虽然为重现光彩而又折腾了一阵子,但毕竟已是黄昏落日,其余辉在渐渐消逝,最终为黑暗所吞没。

76、                                                                    

77、开始参观环节,迎面就是那张最著名的麦克阿瑟叼着玉米烟斗的照片,话说他的裤子提得好高呀,腰带肯定是系到肚脐以上了吧

78、第二次则是在朝鲜战场上,在麦克阿瑟占领平壤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进入朝鲜进攻“联 合国军。”在中国志愿军面前,麦克阿瑟三战三败,仅仅第四次战役打了个旗鼓相当。由于缺乏有效的办法,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撤职,由李奇微来接替他的职务。 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被撤职的滋味,实际上比败北还要难受。

79、浮夸的性格让战场上他不断给自己加戏。为了拍照片干扰登陆部队卸货这些事成了家常便饭。

80、同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再次对菲律宾发动攻击。因为当时麦克-阿瑟判断的错误加上处置的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分被日军摧毁,空中防御几乎沦陷,加之美军和菲律宾军队兵力有限,菲律宾军队装备差劲而且缺乏严格的训练,无力抵挡日军的步伐。麦克-阿瑟差点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但是这正是麦克-阿瑟崛起的预兆,置死地而后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