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100句集锦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100句集锦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

1、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2、(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3、(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4、dìnggōngwènjūnshǐchénchénshìjūnrúzhīhékǒngzǐduìyuē

5、(注释)(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6、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7、(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临:莅临。(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

8、(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十件事,我听说一件事不过类推出两件事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9、(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10、(大意)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到了一个诸侯国,必然会了解那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得到的。老师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12、(4)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13、木铎(duó):一种有木舌的铜铃,古代用来召集民众宣布政令等。这里比喻孔子能起到引导民众管理国家的作用。

14、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5、(注释)(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5)共:同“拱”。(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1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8、(译文)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19、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20、(注释)(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2)病间:病情减轻。(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21、(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22、(译文)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喜悦。

2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4、zǐyuēfùzàiguānqízhìfùmòguānqíxíngsānniánwúgǎiyú

25、(注释)(1)达巷d人:古代五百家为一d,达巷是d名。这是说达巷d这地方的人。(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26、zǐyuēshìjūnjìnlǐrényǐwéichǎnyě

27、(注释)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定公的儿子。“哀”是死后的谥号。

28、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9、(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30、(注释)十有五:即十又指的是15岁。古人在整数和各位数字之间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31、(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32、(大意)有人问孔子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禘祭的道理。懂得这一道理的人治理天下,会好像把东西放在这儿一样容易吧!”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33、(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34、(解读)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35、(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饿死于首阳山。孔子称他们二人为“古之贤人”(《述而》)。②旧恶:宿怨,旧仇。③是用:是以,因此。希④:通“稀”,少。

36、(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37、(译文)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38、(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39、(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40、(注释)(1)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3)女:同汝,你。(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41、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2、(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3、(大意)孔子说:“参啊!我主张的道贯穿了一个基本概念。”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参说:“那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主张的道不过是忠恕罢了。”

44、(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45、(注释)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509-495)。

46、(注释)韶(sháo):上古虞舜时的乐舞名。尧禅(shàn)让帝位给虞舜,乐舞表现一种和睦的特色,所以说“尽善”。

47、(注释)如礼何:“如……何”句式,指对礼怎么样。

48、(注释)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49、《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50、(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51、(注释)(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52、(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53、(注释)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54、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55、(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什么区别呢?”

56、(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挺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57、④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58、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60、(译文2)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统的异端邪说,异端邪说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61、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62、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63、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64、仁:仁德。《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行本《论语》全文共20篇。《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65、(注释)(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66、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灵枢·天年》1-13全集

67、(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8、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69、(译文)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70、(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71、淫:古人称过分至于失当的地步为“淫”。这里指过于注重形式的快乐美妙,而失掉了正统的意义。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中和,反对过度。

72、(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73、(译文)(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74、(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75、(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正义的、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7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

77、(2)祭肉:自己家祭祀用的肉。当天祭祀用完,不能超过三天食用,以免腐坏。

78、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79、立:能立于世,指知道按理的规定去立身行事,有能力去做官,供养自己。

80、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81、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úzhōnghū

82、zǐyuēzhōujiànyúèrdàiyùyùhūwénzāiwúcóngzhōu

83、  (原文)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84、★因本文很长故分成五部分(每部分四章,为了便于孩子学习使用,全文加拼音,感谢大家关注收藏转发)

85、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

86、(注释)①定公:鲁国国君,名宋,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509-495)。

87、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88、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89、(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0、(译文)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样,祭祀神就好像神在跟前一样。孔子说:“我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如同不曾祭祀一样。”

9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2、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9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4、斋戒时,一定要有沐浴后换穿的干净衣服,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要换寝处(不与妻妾同房)。

95、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96、(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9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8、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99、(大意)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对于自己要说的话,要先做到,再讲出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