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热爱祖国的诗句
1、译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 《 望江南·超然台作 》
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4、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5、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陇头水》
7、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 罗隐 《 西施 》
8、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9、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0、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11、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 李白 《 金陵望汉江 》
12、⑼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13、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1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6、(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17、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 杨炯 《 西陵峡 》
18、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20、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1、 加强语文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继承和发扬诗歌文化。
2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的春望.杜甫.
23、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24、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25、主少国疑身不免,先知已自服田文。 —— 徐钧 《 吴起 》
26、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7、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8、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2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0、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