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活的谚语
1、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2、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农业谚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3、头道草,扯得勤;二道草,不劳神。锄草不除根,来春又发青。
4、解释: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32)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庄稼要紧,开苗要稳,锄不伤根,耥土要匀。庄稼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休。
7、 肥料与农业建设: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8、若要庄稼好,施肥要足还要巧。苗黄灌粪水,苗黑撒草灰。
9、立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过了惊蛰不停牛,是春耕春种开始了。
10、解释:立春是晴天的话,那么来年的雨水会比较均衡。
11、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夏作秋,没得收。五月不热,稻谷不结。六月不热,稻子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人热了跳,稻热了笑。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麦里苦虫,不冻不行。冻断麦根,挑断麻绳。冷收麦,热收秋。
12、1苗生三叶锄三遍,助苗生长又防旱。农业生产的谚语麦子锄七遍,麸子变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