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6字原文
1、读懂曾国藩16字座右铭,一句话教你不再犹豫纠结!
2、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原则。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改变、无法预知,唯一能够用自己能力改变的就是眼前的现状。不要想的太多,坚定做好眼前事,不要犹豫,不要纠结!
3、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4、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
5、曾国藩说:“守笃实,戒机巧。”他认为“一味浑厚,绝不发露”,乃是载福之道;坚决反对投机取巧,算计别人。(曾国藩16字原文)。
6、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曾国藩16字原文)。
7、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少抱怨是因为没有人喜欢听你的抱怨。面对苦难时,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难,苦而不言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8、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深度好文)
9、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10、荣誉可以使身体光荣,但不能使思想光荣。文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写,但不能用自己的话写。
11、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第四代,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教育家;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曾氏五兄弟,香火延续至今已是第八代。近两百年,可谓无一废人。
12、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处于现代我们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我们我们知道需要学习,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曾国藩对于子女的要求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13、“活在当下”是禅宗里一句很知名的禅语,是说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把全副的精神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
14、因为曾国藩从平民通过勤勉逐渐步入仕途,并一直稳步上升,深知勤勉的风气对于自己的发展和家庭的繁荣是极其重要的。所以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里的“勤”既是指勤俭,也指勤勉。
15、诸葛亮那么牛,蜀国却最先灭亡,究竟为什么?(老板必读)
16、曾国藩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自幼好学,14岁便能熟读读《周礼》《史记》文选,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开始仕途之路。
17、主人去世,忠犬随之一夜消失,11年后真相大白:“我愿一生孤独,唯有爱你如初”
18、所有的丢失,都是为了珍爱之物的来临腾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前的热身;所有的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来之不易的圆满。
19、北京传来大消息,中国拼了!巨头彻夜无眠,世界巨变!
20、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1、生活充满了未知,好事发生,我们自然会欣喜,若是运气不好,也无须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即可。既然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那么最好的方式就去主动顺应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22、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3、我为什么宁死也要远离底层社会?(强烈推荐)
24、曾国藩一生多有挫折,也有灰心丧气的时候,因为吃败仗,一时激愤,想一死了事,但是始终没有退缩过。
25、曾国藩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自幼好学,14岁便能熟读读《周礼》《史记》文选,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开始仕途之路。
26、俗话说:“去掉作为谷外壳的糠,谷的精髓依然存在。”这说的是神。“山岳不崩塌,只是因为石作为镇压。”这说的是骨。一人的精与神,全在于双眼;一人的骨骼品相,全在于脸部。其他人(工农商军等)需要把身形与精神一起讨论,读书人要先观察他的神气与骨相,单刀直入,这是最重要的。
27、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28、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29、为什么有的人,你第一眼看上去就喜欢?(深度)
30、守口、守身、守心,慎思、慎言、慎行。言行一致,知行合心底有规矩和准绳,行事有准则和道德,如此做人方能圆满。
31、传给你的好友看看!爱的传递,不要在你的手里终止!
32、弘扬养生、游学、禅修文化。每月定期举办“辟谷”“游学”活动,使中国多一群身心健康,有道德与信仰的人,助力中华复兴!
33、曾国藩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能够成功,一个家族能够延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富有时不能放荡,贫穷的时候不能堕落,始终如一地保持勤俭本色,家族才能兴旺发达,永续流传下去。
34、曾经的辉煌只是一段过去,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垫脚石,曾经的失败也不必过多放在心上,从中吸取经验,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35、古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和与人品,久于性格,终于慈悲
36、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原则。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改变、无法预知,唯一能够用自己能力改变的就是眼前的现状。不要想的太多,坚定做好眼前事,不要犹豫,不要纠结!
37、为什么越是发达国家,越反对无现金社会?(值得深思)
38、好人是来考验我们会不会起贪心,“不好”的人也是在考验我们,他们在考验我们的格局/气量和胸怀够不够大,在考验我们是不是能相对/平衡的看待整个世界。
39、不杨人过,思不语燕,还是班是,成思悔而快改。
40、曾国藩的墓穴在荒凉的无名山上,这是他一生节俭、低调的写照。
41、民企的终结:一个杭州打败整个广东,却输给了这个时代
42、《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43、刚刚,欧洲宣布用人民币替代了美元!全球轰动!!!
44、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45、◆ ◆ ◆ 文|曾国藩· 编辑|德仁心小编 ◆ ◆ ◆
46、在上疏时检讨时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皇上看后觉得他尽管老是打败仗,但仍然坚持消灭发匪,反而觉得忠心,反而还表扬了他。
47、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48、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49、健是天的品格,天运行不歇,云行雨施,四时成序。所以作为一个君子要自强,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劳。
50、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51、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父母必读)
52、中国5000年最完美的男人:坐拥江山、怀抱女人、散财天下、万世敬仰!
53、做事情,见识是首位的,才能还是次要的。曾国藩自己承认“乏才”,别人也评价他只是“中人之资”,但是这中人之资,却成就非凡之功,靠的是他高明的见识。
54、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不必过多担忧,徒增烦恼;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杂念,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它留恋只会拖慢你做事的进度。
55、永远不要从别人嘴里认识另一个人(建议所有人看看)
56、一些懒惰的人,什么准备工作都不做,只知道投机取巧,机会和运气来临的时候,他们只能任其溜走,反而自怨自艾,怨自己运气不好。
57、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58、曾国藩说:“好汉打掉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
59、生命本来就是各就其位、各安其事,各按其时的。
60、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1、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开拓。人的才能、技能都是“用进废退”。越是勤于练习,技能越纯熟。
6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3、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64、如何计划谋划一件事?曾国藩告诉我们应该“大处着眼”。大处着眼,是一个人的眼界,是一个人的心境。“志当存高远”,做一件事,应该有着高远的志向,有着超远的规划,有着开阔的视野。小到一件事,大到整个人生,都要有大局观。
65、有一次,曾国藩和一个幕僚聊天,谈到自己的几个部下气性大,幕僚说:“做事的人总有脾气,不然也做不成。”曾国藩表示赞成这个说法。
66、曾国藩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又说:“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67、见识从哪里来?通过学习,不学习肯定无见识,所谓“人不学,不知‘道’”。
68、为提倡节俭,教育家人,曾国藩于大堂上亲书一联:“惜食惜衣,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
69、意思是:古今成大事者,战略战术缺一不可,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和眼高手低。与人相处时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普通人能做到守心、养心堪比贤人。
70、生活充满了未知,好事发生,我们自然会欣喜,若是运气不好,也无须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即可。既然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那么最好的方式就去主动顺应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71、曾国藩家书告诉饿哦们的道理就是:学会勤俭过日子,富的时候不浮躁,贫的时候不抛弃。勤即是指思维勤奋也只也说身体勤奋。永葆勤和俭,一个家族才会永续地发展下去。第二勤于治学:以俭持家之外,曾国藩另一要求就是“勤”。曾国藩通过书信的方式,给自己的子女批改诗文,一起探讨生活中种遇到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第一启蒙老师,父母是带领我们接触着自己人生中第一接触到事物,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就如自己的父亲,一直告诫自己只要有人在一切都会有的。
72、“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告诉我们做人的人生哲理。
73、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这么累?7大原因,你中了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