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子名言名句100及翻译68句集锦

孟子名言名句100及翻译68句集锦

孟子名言名句100及翻译

1、译文:天久旱无雨,酒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成语“相濡以沫”源出于此。

2、译文: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3、(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4、(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5、(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6、(译文)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孟子看书,并不尽信书,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再做出判断,这种敢于疑书、敢于与“权威”较劲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7、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8、(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0、(译文)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2、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13、(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5、(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6、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8、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19、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20、(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

21、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22、(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23、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2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6、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

27、(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28、(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9、(释义)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应该加以分析,辨证地去看问题。

30、(译文)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31、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3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4、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35、(译文)孔子说:“立志高远追求大道,行为以美德为根据,内心以仁爱为依傍,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之中。”

36、(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7、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38、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39、解释: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40、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41、(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吃饭时不要求饱足,居住时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

4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45、(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46、(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47、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4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4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5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51、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52、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53、(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54、译文: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5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6、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57、(译文)孟子说:“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58、(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59、(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回答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

60、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6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62、(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63、(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6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65、(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66、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67、(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理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