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经典句子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真正成功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爆发,而是“厚积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既然要折腾,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计划,有些事情,需要反反复复去尝试,才能把握其中的要领。(佛经里的经典句子)。
3、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经里的经典句子)。
4、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间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过两样东西,一是因果,二是无常!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静心。静能生慧,智者无忧,计较是疼,比较是痛,淡然是福。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心。尽人事而顺天意,随遇而安即得幸福。正心。心术不正损人害己,意志不坚诸事难成。
6、傲骨虚怀真识量热肠冷眼大慈悲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
7、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凡事都不可太过极端、绝断,你给别人留了空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回旋余地。所以说,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是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可而止方为妙。
13、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4、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1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1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经》
18、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19、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0、最早传到中国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一部平易简明的佛教入门书。
21、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2、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有时候,选择快乐,更需要勇气。早安!
23、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4、你不救我师父,我就不走了!
25、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6、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27、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0、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3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3、有时候一部经典、甚至是一句经文,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改变我们的人生命运。如僧肇大师因读《维摩诘经》而发心出家;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因一部《心经》而克服种种障碍;五祖弘忍直接以《金刚经》印心……
34、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35、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36、人算,一笔糊涂账,公有公理,婆说婆理,今日张明日李四。天算,最精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37、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3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39、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0、 二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41、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坐笑何人出自:北京潭柘寺弥勒殿/江西九江东林寺
42、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3、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44、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5、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46、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47、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8、5对于井中之蛙来说,井口就是天。对于水中之鱼来说,水面,就是天……井口,是蛙之牢笼,水面,是鱼之界限。
49、23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磐。
50、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51、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权的教育,自觉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52、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3、前世五百年的修炼,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前世一千年的煎熬,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碰面。那些和你遇见的人,前世都有扯不清的关系,爱或被爱,欠或被欠。
54、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神仙的,但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
55、《金刚经》中的这一首偈颂,可以说对弘一法师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弘一法师从小读《心经》和《金刚经》,受佛教空灵思想的影响很深,这句偈颂,也深深地扎在他的脑海中。
56、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5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8、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59、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1、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经中可以励志的句子为何不必?刹那便是永恒。
62、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63、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64、 八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65、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
66、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67、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8、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坛经》
70、真看破了,立刻就放下,为什么?事实真相他彻底明了了,决定不会有分别执着妄想;如果还有分别执着妄想,换句话说,他还是没看破。
71、凡有人或非人(见、闻、觉、受)(看见、听到、忆念、触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种下成佛菩萨的因。
72、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73、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