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意思21句集锦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意思21句集锦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意思

1、  据说,那王二麻子去作客。论资格和辈分,他不应该坐在“上岗子”上。可是,他少了些自知之明,偏偏坐在了上席。主家就请他到另一个位置入座。他却说:“就这!蛮好!蛮好!”(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意思)。

2、  在我们那个小镇,就有不少只属于我们那个地方的歇后语。

3、旧时的乡村,很多地方都没有通电,在各家各户清一色煤油灯的光亮里,朴实的乡下人生活、生育、生生不息,连根蜡烛也舍不得点。除非到了除夕,条几上的两根大红蜡烛才会亮起来,把先辈们的灵位摆上去,一拜再拜,这些烛火,似乎可以照亮灵魂回家的路。

4、其中三种必备的灯分别是“大红灯笼”、“莲花灯”和“火葫芦灯”,分别代表红红火火、早生贵子和预示给未来外甥送灯。

5、外甥打阿舅——公事公办(比喻不存私心,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6、歇后语,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象谜面,后半部分象谜底。它大多只说前半部分,但本意却在后半部分。

7、古时候,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吧,人们希望能够人丁兴旺,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正月,娘家人要送灯笼给女儿家,希望女儿能多子多孙。女儿生了孩子后,舅舅要年年给孩子送灯,一直送到12周岁。舅舅给外甥送的灯,有莲花灯、麒麟灯、石榴灯、长命富贵灯,都是祝愿“人丁兴旺”的意思。舅舅送给外甥的灯笼要在当年元宵节烧掉,意味着红红火火,不能留着旧的。等再到来年,舅舅会送新的灯来。

8、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物是人非,很多东西都在变,春节之后的冬夜是不是还有星星点点的灯火,那些穿行巷道里的灯笼是不是还能让一个村子的笑声响起?

9、打灯笼的队伍越来越长,成为村里最靓丽的风景线,连大人们都乐呵呵地在旁边看着,有的孩子蜡烛烧完了,边上的大人赶忙跑过去帮忙换蜡烛,有的孩子不小心,蜡烛打翻了,点燃了灯笼,急得哭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一边帮忙“抢救”,一边嘻嘻哈哈的哄笑着。

10、打断了的胳膊一拄外拐(比喻说话、 办事向着外人。)

11、果蛋灯笼容易被恶搞。比如,大一些的孩子会指着小一些孩子的灯笼说,看,你灯笼下趴个蝎子。其实那是灯笼的倒影投在地上,还真有像蝎子的意思。打灯笼的小孩子赶忙翻过灯笼来看,蜡烛瞬间就点燃了纸糊的灯笼,化作一团火球。搞恶作剧的孩子在笑,烧了灯笼的孩子哭笑不得,这些都鲜活在童年的记忆里。

12、  十多天前,我将官方的疫情的好消息发给中学同学们的时候,立马就有了回应:

13、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14、按照村里的讲究,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所以在正月十五这个算是年要过完的节点上,我们要进行隆重的“碰灯”。

15、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强词夺理当然说不清了)

16、俗话:外甥打灯笼照旧的典故由来传说在元代末年,当时朱元璋没做皇帝之前,他在郭子兴的义军中听令。可是由于这股义军里有好几个主帅,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几个主帅意见不合,甚至后来几个人翻脸发生了冲突,使得朱元璋被迫离开了那里,准备回老家安徽濠州。

17、    绘本围绕着中国传统习俗“打灯笼”展开,插图中嬉戏打闹的孩童,笑容满面的人们,美轮美奂的烟花,甚至活蹦乱跳的小动物,都无时无刻以轻松的方式,为我们传递着中国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同时表达了人们与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向往。

18、打死老鼠喂猫一 恼一个,好一个(比喻得罪了一个,交了一个。)

19、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熟手;手熟;熟能生巧

20、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很苦的,哑巴哑啊,当然说不出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