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名言与名人故事
1、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2、比起书中只是一行小字注释或几句的描述,这套书让这些名人更加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4、他的确做到了。但是由于过度劳累,巴尔扎克只活了五十岁便离开了人世。他留下了很多没有完成的作品,这也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
5、艺术是生活的点缀,是引向生命的一种诱惑。——《托尔斯泰传》
6、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7、少年得志,这正是人生的不幸。从内部来说,它会使他恃才自傲并阻碍他的成材;从外部来说,不信纸干什么事都会引起众人的妒忌。——佐藤春夫(乐观的名言与名人故事)。
8、乐观与悲观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对人生不同的看法。要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观,主要的就是要知道他对人生是抱乐观或是抱悲观的态度。所以我们讨论乐观与悲观,也就是在讨论一般人所最关心的人生观问题。 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这种看法普遍多叫做“直观”或“洞见”。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假如见解正确,则受其指导的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盲目者必冥行,无知者必妄为。真切笃实之知与明觉精察之行,永远是合一而不分的。悲观与乐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看法,直接产生不同的行为,影响不同的生活。
9、专心笃学,三年不窥园。——苏曼殊《焚剑记》
10、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伏契克
11、30)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12、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13、37)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14、当记者采访老人,问他为何能够在一年时刻里反败为胜、东山再起时,老人快乐地大笑起来,久久不语。记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给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记者疑惑地又重复提起这个话题,老人第二次快乐地大笑起来,他只说了短短一句“其实,我已给出答案!”此时,记者才恍然大悟——快乐情绪是老人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法宝。
15、——马克•吐温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马克•吐温天地专为胸襟开豁的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赏心乐事,让他们心情受用,而对于心胸狭窄的人们则加以拒绝。
16、“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疲倦)然自馁也。”
17、随后又通过“司马迁拒收玉璧”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司马迁为人正直的一面,所以才有了后世对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高度评价,可见这也是他能成为一代史学家的原因之一。
18、 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19、市面上的大多数名人故事图书,介绍的无非是托尔斯泰、爱因斯坦、霍金之类的文学、历史、科学名人,而这套书选取的人物非常广博。
20、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21、谁要是想着将来,就有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赫塞
22、立志在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23、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24、34)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25、瓜是长大在养分肥料里的最甜,蠢才是长在恶性泥土中的最好。——培根
26、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勒柏辛斯卡娅
27、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28、他毫不气馁,又往空中一扔,大喊一声:“我是最厉害的打击手。”他再次挥棒,可惜又落空了。
29、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罗曼·罗兰
30、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鲁迅
31、乐与悲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乐观与悲观就是以乐同悲的情绪相伴随相辅助去观察人生和世界,所以又包含有情绪的成分。无论悲观或乐观皆可叫做“情绪观”。与纯理智的抽象的科学的看法不同。抽象的理智的看法对于实际行为比较不容易发生直接迅速的影响。而包有情感作用的看法或见解,为情绪所渲染,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行为,支配实际生活。 悲观与乐观既然都是有情绪伴随辅助的看法,当然都是主观的,随个人的感触、性情、态度、环境而变易的。因此也可以说悲观与乐观皆是不好的看法,我们最好是不悲观不乐观,实事求是,不动感情,受纯理智的指导,勿陷于主观。但在某种意义下,悲观与乐观仍然可以说是客观的,因为悲和乐的情绪也可以有普遍性必然性,因此也有客观性。凡人皆有人情,一个人虽欲不乐观亦不悲观也不可能。而且情感之出于本心发抒得其正者曰正情、真情。基于正情真情而出发的乐观或悲观,于观认外物、调理生活,亦有很大的价值。不过,基于悲乐的情绪来看人生和世界而得的知识,同基于理智来看人生和世界所得的知识,性质上有些两样罢了。
32、“没有一件事既能让你做得很有成就感,又没有风险。”企业平稳上升时他离开,企业急转直下时他回来,这是一个喜欢挑战,喜欢追求成就感的人。
33、④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34、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通过观察,你能培养起乐观的态度,乐观的火种会慢慢地在你内心点燃。
3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36、你跟珠宝商说我要把戒指卖掉,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后你再带戒指回来。”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
37、大概讲来,除非到了颓唐衰乱、人心已死、生机毫无的末世,世界上的人最大多数都是乐观者。不过多数人的乐观,只是天真素朴不知人世艰险的乐观,而不是真正的批评的理想的基于学养的乐观。悲观论可以说是恰好对于天真素朴的乐观论加以否定。悲观论者提出问题,指出困难,揭出艰险,显出人世狰狞面目的真相,使肤浅轻易的乐观论者,遭受严重的打击,因而趋于深刻化。因为肤浅轻易的乐观论者,往往忽视现实,把人世看得太单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每致陷于懒惰懈怠,喜苟安,不紧张,不知盘根错节,艰难困苦,甚至处于覆巢积薪之下,做了釜底游鱼,犹恬然自嬉,不知危惧。对于这种最坏意义的乐观和对于这种素朴的乐观的流弊,悲观论确有补偏救弊的好处。悲观论在这种意义下乃是盛世的危言,能给恬嬉自满者以警惕和忠告。不过我们须知警惕世人,向盛世贡献危言和忠告,乃出于圣贤淑世的苦心,并不能算作悲观主义。如果,警惕和忠告可算作悲观论,那么也只有这种具苦心有深意的悲观论,才是比较健康无弊,可以为我们所承认的悲观论。同时,我们又须知道,肤浅轻易恬嬉苟安的乐观乃是出于愚昧无知,不能说是真正的“观”,更说不上是“乐观”。 真正的乐观,根据上文所说,应是基于真纯的快乐的情绪的看法。人类最高尚、最纯洁、最普遍、且与快乐最不可分的情绪,就是“爱”或“仁爱”,也可以说是同情心或恻隐之心。人生最真纯的快乐,既出于仁爱,则在此意义下,人生真正的乐观应是“仁爱观”或“同情观”。一个人用同情的了解、仁爱的态度,来观察人生、欣赏事物,就是真正的乐观者。谚语常说,“为善最乐”,其实亦可说是仁者最乐,仁爱为快乐之本。因为仁者能够本仁爱的态度来观察宇宙人生,他自然可以发现“堂前春草,生意一般”,并体验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境界。《论语》又说:“仁者不忧不惧。”所谓不忧不惧,就多少含有不悲观的意思。
38、——雨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普希金生活,就应当努力使之美好起来。
39、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40、愿一年比一年快乐,但愿连我们最卑贱的兄弟或姊妹也不会被剥夺他们应得的一份快乐。——《狄更斯评传》
41、不管我到什么地方去,我是去找快乐的。我决不会到什么地方去找痛苦,因为我生来就是个寻欢作乐的人。只有痛苦找到我头上,我才会痛苦。——狄更斯
42、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演着好多小小的戏剧。父母不跟他们太亲近时,他们就会觉得伤心。可是,这些悲伤却像奏乐的豪雨,雨水中欢笑着初升的太阳。——-罗曼·罗兰
43、今天为大家推荐这套《走近课本里的中外名人》,来为孩子们弥补这个缺憾。
44、青春啊,难道你始终囚禁在狭小圈子里?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泰戈尔
45、一个有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抢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雨果
46、如果只是遥望而不走近他们,孩子很难对他们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政治抱负、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有直观的了解。
47、法军曾一度占领过歌德的家乡法兰克福。一些法国剧团经常前来慰问法军,上演了一些世界名剧,歌德的眼界开阔了,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大量接触法国的文学作品,看到儿子的举动,母亲感到很高兴。歌德十三岁那年过圣诞节,母亲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一些小木偶。他如获至宝,马上在全家和邻居的一些孩子面前,亲自导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木偶戏。从那以后,他常常自己编戏和小伙伴们一起演出,并且当真动手写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