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100句及翻译
1、(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论语名句100句及翻译)。
4、(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5、(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译文)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7、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8、(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9、(译文)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
10、(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11、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12、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4、(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5、(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6、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17、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明的人,要向他看齐学习;见到不贤明的人,就要自己要反省自己。‘’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20、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1、(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2、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24、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25、(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26、(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27、(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28、(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29、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3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31、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32、(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3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4、(译文)(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说:“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庄重恭敬
35、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36、(释义)敬爱他人的人,他人也会敬爱他;尊敬他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37、(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8、(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39、(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4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4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5、(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46、(译文)孔子说:“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47、(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4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49、(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放弃自己的
50、(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51、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52、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53、(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54、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55、(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